【過度思考日記】人生要過得像是剛接觸攝影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上大學的我,還帶著對攝影龐大的熱忱,加入了攝影社,也在社團裡認識了一些朋友。學長姐時不時會從學校那邊接到一些打工的機會,工作內容大多是幫忙活動紀錄。這種工作對技術要求不算太高,如果剛好有缺人、時間也允許的話,我通常會去幫忙。

一開始,當我發現能用攝影賺錢時,是很開心的。攝影一直以來是我的興趣,但我從沒想過能拿它來賺錢。同樣在做喜歡的事情,現在竟然還能拿到錢,真的很幸運。

工作時,不管是在當下找到好的取景角度,或是事後在電腦上後製,我都盡可能做到最好。因為是在做喜歡的事情,其實不會特別覺得辛苦,甚至覺得自豪、驕傲。攝影這項技能,純粹是因為興趣才發展起來的,從現場拍照到影像後製,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流程。而現在的我,竟然用上了這些自學的東西,甚至是拿來賺錢,實在是想都沒想過。

不過這種狀態的保鮮期,並沒有想像中的長。

聽學長姐聊天,才發現他們認為學校給的錢不夠多。他們說,這種活動照片拍個重點就好、後製也不用太認真,學校竟然給這些錢就想請我們拍照,也未免太誇張。

我原本沒想那麼多,沒特別在意自己領到多少薪水,但基於好奇與同理他們的立場,我也漸漸地在意這些事情,開始和他們一樣不滿,在意自己的付出有沒有匹配上應有的酬勞,或既然薪水不多,就不要那麼用心的整理照片。

他們說的到底對不對,外面的價格究竟是如何,我沒特別去了解,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被這種想法入侵以後,我好像就變得沒那麼喜歡攝影。

明明原本已經很滿足、很開心,只因為聽進了「你可以得到的更多」,原本喜歡做的事,好像就沒那麼喜歡了。



我曾經在 Instagram 上開了一個帳號分享攝影的作品。一開始都很單純,就是想分享自己喜歡的照片,期待會有人來按讚、留言、互動。

但同樣時間一久,那份最初的熱忱,就慢慢的變調。

拿起相機拍照的時候,思考的不再是「我喜歡怎樣的照片」或是「怎麼拍出喜歡的照片」,而是「當我拍下這張照片以後,在 Instagram 上大家會怎麼看待」,或是「這張照片沒拿到夠多的讚數,是哪裡出了問題」。

拍照當下,我不再那麼專注於「喜歡拍照的自己」,而是不斷想著,做了這件事以後能拿到怎樣的回饋。

最後,似乎因為看不見追蹤數的上升,對攝影的熱忱也逐漸消散。



我曾經看過有文章在說,要毀掉一個人對某件事的熱忱其實很簡單,只要在他做那件事之後給他錢,不斷讓他嘗到賺錢的甜頭,等到他習慣以後,再把這個外在獎勵抽掉,他就不會想做那件事了。

我完全能夠體會,因為人性就是如此。



我並不是在說,不要爭取自己的權益,或不要為了錢而工作。

我是說,別那麼輕易地弄丟了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我想讓人生剩下的日子,過得像是剛接觸攝影的自己。



都花那麼多時間思考了,就順便寫下來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看了這個... 這個系列主要是和大家分享我在網路上看過的雜七雜八的創作,和看完以後我的個人想法。我平常花很多時間在上網,不管是看 YouTube 影片、Spotify 的音樂、Instagram 廢文、或朋友在 Telegram 分享的迷因,這些全都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這篇想來分享一些創作過程的想法,比較接近 behind the scene 的感覺。 我玩攝影有一段時間,已經發展出一套比較固定的流程。 每次出門旅遊,一天大概會累積100至200張的照片,如果是五天以上就可能會到700至1000多張。回到家,我通常會用編輯軟體先把所有照
最近看了這個... 這個系列是分享我看完網路上的作品後的個人想法。不管是YouTube影片、Spotify的音樂作品、IG廢文、Telegram群分享的迷因,都是我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也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不用親自到世界的另一頭,就能看見另一種文化、思想、生活的可能性。 CFABC 鵝肉麵(前
當初經歷過這段故事的自己,還沒有能力解釋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擁有什麼感覺,只不過是隨著內心的感覺走。多年後的現在,擁有更好的說故事能力,再回頭看看自己當初走過的那些路,其實滿有趣的。 八年前的自己,還是個急切尋找自我認同的青少年,想和別人不一樣,想變得更酷,想贏過別人。 他覺得在台灣生活的
這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爸媽前一天說想要賞花,隔天就一大早從高雄開車北上來到南投。沒有住宿,當天來回。 我們的目的地是瑰蜜甜心玫瑰園。
我們營區下午四點到五點是自主運動時間,一開始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好,看到同梯的都在跑步,就跟著一起去跑步。但我其實沒那麼喜歡跑步,比較想打羽球。 下部隊的生活比較習慣了以後,發現在連兵舍旁有固定的一群人在打羽球,也發現裡面有新訓時期認識的人。某次我拿出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上前裝熟,問能不能一起打球,他們不
最近看了這個... 這個系列主要是和大家分享我在網路上看過的雜七雜八的創作,和看完以後我的個人想法。我平常花很多時間在上網,不管是看 YouTube 影片、Spotify 的音樂、Instagram 廢文、或朋友在 Telegram 分享的迷因,這些全都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這篇想來分享一些創作過程的想法,比較接近 behind the scene 的感覺。 我玩攝影有一段時間,已經發展出一套比較固定的流程。 每次出門旅遊,一天大概會累積100至200張的照片,如果是五天以上就可能會到700至1000多張。回到家,我通常會用編輯軟體先把所有照
最近看了這個... 這個系列是分享我看完網路上的作品後的個人想法。不管是YouTube影片、Spotify的音樂作品、IG廢文、Telegram群分享的迷因,都是我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也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不用親自到世界的另一頭,就能看見另一種文化、思想、生活的可能性。 CFABC 鵝肉麵(前
當初經歷過這段故事的自己,還沒有能力解釋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擁有什麼感覺,只不過是隨著內心的感覺走。多年後的現在,擁有更好的說故事能力,再回頭看看自己當初走過的那些路,其實滿有趣的。 八年前的自己,還是個急切尋找自我認同的青少年,想和別人不一樣,想變得更酷,想贏過別人。 他覺得在台灣生活的
這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爸媽前一天說想要賞花,隔天就一大早從高雄開車北上來到南投。沒有住宿,當天來回。 我們的目的地是瑰蜜甜心玫瑰園。
我們營區下午四點到五點是自主運動時間,一開始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好,看到同梯的都在跑步,就跟著一起去跑步。但我其實沒那麼喜歡跑步,比較想打羽球。 下部隊的生活比較習慣了以後,發現在連兵舍旁有固定的一群人在打羽球,也發現裡面有新訓時期認識的人。某次我拿出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上前裝熟,問能不能一起打球,他們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要準備畢業製作,而我選擇了攝影這個媒材,當初定下的主題是派對、酒吧以及廢墟,而在寒假準備初審的時候我選擇了工地攝影作為我畢業製作的主題。 就開始我一段時間的工地攝影之路。
Thumbnail
攝影,是紀錄、是表達,也是抒發 這些天文章寫得頻繁,是想讓自己找回攝影的初心,回到20年前,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時光。 那是blog剛興起的年代,無時無刻的拍照,將照片洗了出來後,便心急的想趕快放上blog,也隨手寫下拍攝時的種種感受。 每隔幾年,每一個時期,拍的照片都有了些不同變化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分享進研究所前的一次飯局,對攝影的理解與創作的尋找。
Thumbnail
早期沒有手機的年代, 一個人一生中"照片最少的時候", 是不是就是「高中時期」? 小時候家長可以拍啊拍, 長大後跟著家庭活動可以拍啊拍, 上了高中,也不跟家裡出門了,許多時間不在家,就算家長想拍也拍不到了? 變成大學生,又能自己拍自己了! 有一天我突然想成為一名「高中生攝影師」,
今年學了短影音,嘗試著在拍片。 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要拍什麼,但還是勉強擠出一些跟「催眠」比較有關聯的文案去拍。拍一拍,覺得好破碎、不連貫,好像為了拍而拍。索性我就不拍了(好任性!)。不是,應該是說,先不急著帶著目的去拍,先拍自己喜歡的。 於是我發了一些探店的紀錄,因為那是我生活上很自然就會做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分享攝影愛好者面臨的就業困難和找尋合作夥伴的經歷,強調風格的重要性,並鼓勵大家放下焦慮,尋找合作對象時,專注於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
Thumbnail
敘光室邀請攝影愛好者參加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只限專欄付費會員。講座內容涵蓋畢業後於國外求職的經驗,並討論攝影藝術和時尚攝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要準備畢業製作,而我選擇了攝影這個媒材,當初定下的主題是派對、酒吧以及廢墟,而在寒假準備初審的時候我選擇了工地攝影作為我畢業製作的主題。 就開始我一段時間的工地攝影之路。
Thumbnail
攝影,是紀錄、是表達,也是抒發 這些天文章寫得頻繁,是想讓自己找回攝影的初心,回到20年前,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時光。 那是blog剛興起的年代,無時無刻的拍照,將照片洗了出來後,便心急的想趕快放上blog,也隨手寫下拍攝時的種種感受。 每隔幾年,每一個時期,拍的照片都有了些不同變化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分享進研究所前的一次飯局,對攝影的理解與創作的尋找。
Thumbnail
早期沒有手機的年代, 一個人一生中"照片最少的時候", 是不是就是「高中時期」? 小時候家長可以拍啊拍, 長大後跟著家庭活動可以拍啊拍, 上了高中,也不跟家裡出門了,許多時間不在家,就算家長想拍也拍不到了? 變成大學生,又能自己拍自己了! 有一天我突然想成為一名「高中生攝影師」,
今年學了短影音,嘗試著在拍片。 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要拍什麼,但還是勉強擠出一些跟「催眠」比較有關聯的文案去拍。拍一拍,覺得好破碎、不連貫,好像為了拍而拍。索性我就不拍了(好任性!)。不是,應該是說,先不急著帶著目的去拍,先拍自己喜歡的。 於是我發了一些探店的紀錄,因為那是我生活上很自然就會做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分享攝影愛好者面臨的就業困難和找尋合作夥伴的經歷,強調風格的重要性,並鼓勵大家放下焦慮,尋找合作對象時,專注於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
Thumbnail
敘光室邀請攝影愛好者參加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只限專欄付費會員。講座內容涵蓋畢業後於國外求職的經驗,並討論攝影藝術和時尚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