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音樂與繪畫中的表現主義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表現主義概述

(圖片之後補) 表現主義的涵義 表現主義是是指藝術中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導致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乃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用以發泄內心的苦悶,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則很少見。認為主觀是唯一真實。 表現主義的簡史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是社會文化危機和精神混亂的反映,在社會動蕩的時代表現尤為突出和強烈.。表現主義運動也是在反傳統的思潮中興起的,在創作方法上它背棄了十九世紀前在歐洲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模仿論”或“反映論”美學,而崇尚“表現論”美學,也就是說,創作不再是描摹客觀世界的過程,而是主觀情感、意象幻想的表達,出於“內在的需要”。 1901年法國畫家朱利安·奧古斯特·埃爾韋為表明自己繪畫有別於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詞。後德國畫家也在章法、技巧、線條、色彩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大膽地「創新」,逐漸形成了派別。後來發展到音樂、電影、建築、詩歌、小說、戲劇等領域。 表現主義者的主張 「不是現實,而是精神」、「是表現,不是再現」     ──康丁斯基(表現主義畫家) 表現主義作家注重對世界主觀感受的表現,極力主張表現內在體驗和心靈激情,反對印象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單純模仿和拍照式的對外部世界的客觀再現。 「一個藝術家除了對外界自然有自己的印象外,更要不斷去積累內心世界的感受.」        ──1906年,慕尼黑新美術家協會的宣言 「創作乃是內心世界向外部的巨大推進。」     ──卡夫卡(表現主義作家) 表現主義的一個特色便是強烈的激情。除了少數“為藝術而藝術”的鼓吹者外,多數表現主義者都把創作當作表達他們個人的反抗情緒的手段,或者說當作傾瀉內心情感的突破口。 「一件藝術作品,只有當他把作者內心中的激蕩的感情傳達給聽眾的時候,它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才能由此引起聽眾內心感情的激蕩。」     ──筍白克(表現主義作曲家) 音樂中的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音樂風格 與傳統的審美相反,表現主義不像古典主義那樣崇尚理性,而是崇尚非理性的潛意識和本能。它無視規則,用誇張、扭曲、變形等手法表達醜惡的現實與內心。拋棄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於音樂表現的簡潔、單純、明快和熱烈,具有的獨特的、刺激性的音響效果。 在美學的觀念上,表現主義者創造了有別於傳統的“美的音樂”而以“醜的藝術”代之(它認為世界本身就是醜惡的)。 表現主義音樂表現手法 1. 捨棄了主屬音的傳統觀念,八度中的十二個音的價值得以相等。 2. 故意避開了音樂的調性問題(如C大調、F小調等)與傳統作曲法。無調性音樂聽起來是零散、跳躍和不連貫的,和聲是刺耳的、不協和音響效果。整體給人一種不穩定性的、不協和的和不可預料的特點。 3.頻繁而突兀的力度變化、不對稱的節奏節拍、不清晰的結構,使音樂聽起來更復雜難懂。 繪畫中的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繪畫風格 一般來說,表現主義僅限於20世紀的作品。但如果就繪畫的表現手法廣義而言,表現主義就可冠於古今中外所有那些不重“再現”而重“表現”,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的畫家。此類繪畫中常見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簡化乃至怪誕的處理。 同是表現主義畫家,其風格也可能是南轅北轍,極盡豐富多彩。雖然同是以繪畫形式表現人的心靈,卻因其表現的心態及形式取向不同,其繪畫形式就完全不同。 表現主義涵蓋面向與重要畫家 不僅後印象派以後的大多數西方現代派畫家可稱為表現主義畫家,甚至還可上溯到尼德蘭的博斯、西班牙的格列柯、戈雅、法國的莫洛、德國的勃克林、英國的詩人畫家布萊克和“拉斐爾前派”畫家等等。 至於中國畫家(包括其書法),相對西方而言,從其整體的表現手法上說,都可謂是表現主義的。其中更以徐渭、朱耷、石濤、“揚州八怪”、齊白石等人為突出。 20世紀初一些重要的表現主義視覺藝術家有:德國的埃米爾·諾爾德、弗蘭茨·馬爾克、馬克斯·佩希斯坦、奧地利的奧斯卡·柯克西卡、俄羅斯的瓦西里·康丁斯基、比利時的康斯坦特·佩爾梅克、詹姆斯·恩索爾、法國的錢姆·蘇蒂恩、挪威的愛德華·孟克等人。 表現主義名家簡介 阿諾·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 人物簡介 筍白克(1874-1951)是20世紀傑出的作曲家、天才的畫家,是20世紀幾位最有影響的音樂大師之一,靠著天才和毅力自學成名。 筍白克與其最重要的兩大弟子魏本和伯格在音樂史上被稱作「第二維也納樂派」,看作是表現主義音樂的代表。使用自己的音階來取代傳統的音階,並使用不諧和音調來表現潛意識、內在的需要和不幸。(注:這裡的「樂派」(School)和「主義」是不同的,指的通常是由明確的「人」組成) 音樂創作分期 筍白克的音樂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1908年以前為第一個時期。這段時期主要受布拉姆斯和華格納的影響,作品充滿德國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氣息。第二個時期是1908-1920年間,特點是無調性手法的運用,具有表現主義音樂的特徵,他的許多重要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寫出的。代表作品有聲樂作品《期待》、《月迷的皮埃羅》等。這些作品表現了絕望、恐懼、痛苦等病態的心理或情緒,音樂語言誇張、變形、怪誕。第三個時期是1920年之後,為十二音序列音樂時期,開創了新的無調性十二音序列作曲法。 音樂賞析【月迷皮埃羅(Pierrot Lunaire)】 《月迷皮埃羅》(Pierrot Lunaire,又譯月光小丑)是勛伯格在1912年根據比利時詩人基羅的詩創作的半歌唱半朗誦的聲樂套曲。整個作品由27首歌曲組成,作品中充滿了精神恍惚的氣氛,許多情節充滿了奇特的幻想,但同時也是人們內心潛意識的寫照。皮埃羅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原本是義大利喜劇中的丑角,經常是失戀者和被人取笑的對象。在這首作品中表現了他迷茫、恐懼、思維斷裂、情緒扭曲的心理特徵。 這部作品在觀念上、形式上都是表現主義音樂真實表現。整個作品中,臆想般地描繪了許多離奇而怪誕的景象,音樂中充滿了怪誕、刺激的音樂效果,表現了人物內心最深處的痛苦、孤獨、絕望和恐懼。 康丁斯基 人物簡介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是俄國表現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同時又是一位精通音樂的人,他與表現主義音樂的代表作曲家筍白克交好,並特別喜愛聽筍白克的作品,在聽其管弦樂時常會感到“眼前有如乱發一樣的無數的線條在狂舞”。由於康斯基本人也可說是音樂家,故而其繪畫作品接近音乐的性格,他以暴風一樣的激情的情感、火焰般的強烈色彩、表現内心的感動,並賦予色彩、畫面以音樂性。 康丁斯基也主張「色彩是琴鍵,眼睛是錘子,而心靈則是鋼琴的琴弦」。 康丁斯基也指出音樂與色彩之間的聯系,如黃色具有不斷向上的“超越”,藍色則具有“超越”相反的力量,綠色非常接近大提琴纖弱的中音區的音色:而紅色在使用得當時,它給人以強有力的擊鼓的印象。 作品賞析 (浪漫的風景) 他的《浪漫的風景》,描繪了幾匹從山坡奔驰而下的馬,騎者被彈的很高,那激烈運動的色點、具有動感的大色塊、以及橫穿畫面的斜線,如同被演奏著的一首奔放的交響曲;在其《連鎖》中,二十多個相似而又獨立的生命體,色彩鮮艷、整齊規律地排列在一齊,有如音樂作品的結構,其整個作品體現出被凝固著的又仿佛流淌著的動人旋律。 其他印象派畫作欣賞

我的心得 觀賞過《月迷皮埃羅》後,我的第一印象是:挺紓壓的,曲子輕飄飄又迷茫,搭配畫面的神秘氛圍,不知主角下一步會何處去,漸漸覺得何去何從都不再重要。我聽到的其他曲子則經常音調與大小聲都忽高忽低,像是「有鬼出現」似的。幾乎不會找到相似的音樂段落,卻不影響曲子的完整性。 至於對表現主義繪畫的感想,我以前非常困惑「表現主義」繪畫到底想表現些什麼,觀看此類繪畫作品時,我找到了非常多樣化的畫作,它們有抽象、也有具象,有鮮艷、也有黯淡,有歡快、也有憂鬱,有油畫、也有水墨。因此我很難找到這些畫作的共通點,在被要求「畫一幅表現主義的畫」時完全不知從何處下手。 然而在查了資料之後,我也理解到:它想要表現的就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與內在的情感與思維。與其說在畫面中加入幾何造形、鮮豔色彩等元素者會稱為表現主義的畫作,我認為「表現主義」更像是一種繪畫的一種觀點,心之所向就是創作的唯一準則。也因此它並不是一種容易被教導的繪畫風格,因為你心中的風景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資料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67922.htm#reference-[1]-67922-wrap http://www.xzbu.com/5/view-1314732.htm http://zuoye.baidu.com/question/3c9bc4221cdbaa3751f35d058eb23474.htm l?fr=iks&word=%B1%ED%ACF%D6%F7%C1x&ie=gb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A8%E7%8E%B0%E4%B8%BB%E4%B9%89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_ylt=A8tUwYQvizhVhX IAnEhr1gt.;_ylu=X3oDMTEzZjBiOWlmBHNlYwNzcgRwb3MDOQRjb2xvA3R3MQR2dGlk A1RXQzA4MV8x?qid=1306012600837 http://big.hi138.com/wenxueyishu/yishulilun/200909/89432.asp#.VTiZbNKqqk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lxLSam5e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459790100087o.html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48722/248722.htm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8-04/15/content_7978912_1.htm http://www.zhengxxg.cn/qc/1094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60ffec01013svx.html http://www.wincheer.com.tw/D-738.htm http://image.baidu.com/i? http://collection.sina.com.cn/zt/bxzyy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雞蛋布丁的沙龍
2會員
89內容數
雞蛋布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3
前陣子關於性別議題的事情一直在我腦海中打轉,甚至跟ChatGpt 討論許久,最後得到一些結論。以下分女性與男性討論,另外重點是,我並非主張女性比男性弱勢的觀點,原因為何,需要看完本文。 1.女生被社會加諸的過度期待 [受到限制的女性活動自由] 女生自幼就被加諸「不要跑跳、不要過度活動、小心裙子
2025/03/03
前陣子關於性別議題的事情一直在我腦海中打轉,甚至跟ChatGpt 討論許久,最後得到一些結論。以下分女性與男性討論,另外重點是,我並非主張女性比男性弱勢的觀點,原因為何,需要看完本文。 1.女生被社會加諸的過度期待 [受到限制的女性活動自由] 女生自幼就被加諸「不要跑跳、不要過度活動、小心裙子
2025/02/19
我最近都沒怎麼寫某系列的文章,但是由於一些作品動向終究把我炸出來了。首先警示雖然我喜歡這個系列很多年,並不是全部都是稱讚的! 「科學超電磁砲第四季+暗部少女共棲」 雙外傳動畫化 慶祝: 其實某系列動畫已經過去幾乎五年的現在,我其實原本是不認為它還有機會再被動畫化的,但是它最終還是得到了這個機會,
2025/02/19
我最近都沒怎麼寫某系列的文章,但是由於一些作品動向終究把我炸出來了。首先警示雖然我喜歡這個系列很多年,並不是全部都是稱讚的! 「科學超電磁砲第四季+暗部少女共棲」 雙外傳動畫化 慶祝: 其實某系列動畫已經過去幾乎五年的現在,我其實原本是不認為它還有機會再被動畫化的,但是它最終還是得到了這個機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當你走進美術館,看到一件作品展示了一把實際的椅子、一張椅子的照片,以及一段解釋「椅子」一詞定義的文字時,你會認為這是一件藝術品嗎?還是你會感到困惑,為什麼這樣的展示能被稱為藝術呢?
Thumbnail
當你走進美術館,看到一件作品展示了一把實際的椅子、一張椅子的照片,以及一段解釋「椅子」一詞定義的文字時,你會認為這是一件藝術品嗎?還是你會感到困惑,為什麼這樣的展示能被稱為藝術呢?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學習對象能提供啟發,幫助尋找創作方向和風格。臨摹他人作品並不等同於複製,而是吸收精華後融入自我特色。抖音等社群平台的影響在於使用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會限制發展。適應變化和及時調整策略非常重要,新事物可能難以習慣,但積極行動、制定計畫並養成良好習慣是突破的關鍵。希望與大家共勉,共同努力達成新目標。
Thumbnail
學習對象能提供啟發,幫助尋找創作方向和風格。臨摹他人作品並不等同於複製,而是吸收精華後融入自我特色。抖音等社群平台的影響在於使用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會限制發展。適應變化和及時調整策略非常重要,新事物可能難以習慣,但積極行動、制定計畫並養成良好習慣是突破的關鍵。希望與大家共勉,共同努力達成新目標。
Thumbnail
受關注創作者一定有有獨特風格?!未被關注創作者一定沒有獨特風格嗎?!風格到底是人還是創作呢?!還是帶有某種吸引力而產生風格! 風格不該受限 如果把創作當職業或斜槓,那麼MBTI的16型人格,似乎侷限了創作者風格,若風格就16種,如何在眾多創作者中脫穎而出,這顯然也低估看倌們的需求思維。
Thumbnail
受關注創作者一定有有獨特風格?!未被關注創作者一定沒有獨特風格嗎?!風格到底是人還是創作呢?!還是帶有某種吸引力而產生風格! 風格不該受限 如果把創作當職業或斜槓,那麼MBTI的16型人格,似乎侷限了創作者風格,若風格就16種,如何在眾多創作者中脫穎而出,這顯然也低估看倌們的需求思維。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通常是指在特定空間中創作出的三維藝術作品, 其目的是與觀眾互動,引起他們的思考和感觸。 這些作品可以採用各種材料和媒介, 包括金屬、木材、塑料、布料、玻璃、聲音、影像等, 通常是為了創造一種具有獨特氛圍和情感的體驗。 裝置藝術與傳統的雕塑或平面藝術有所不同,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通常是指在特定空間中創作出的三維藝術作品, 其目的是與觀眾互動,引起他們的思考和感觸。 這些作品可以採用各種材料和媒介, 包括金屬、木材、塑料、布料、玻璃、聲音、影像等, 通常是為了創造一種具有獨特氛圍和情感的體驗。 裝置藝術與傳統的雕塑或平面藝術有所不同,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
Thumbnail
在創作這件事情上,由於自己是絕對存在....
Thumbnail
在創作這件事情上,由於自己是絕對存在....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