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

含有「表現主義」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不是原著漫畫粉,也非動畫迷,只因聽見米津玄師x宇多田光的Jane Doe,這首由米津玄師特別為鏈鋸人打造的片尾曲。物哀中帶點甜蜜深邃,彷彿在黑暗中漫舞,漫舞過後會是墜入深淵還是??實在太想知道最後的結局,所以進了戲院。雖然沒有看過藤本樹的漫畫但完全不妨礙觀影經驗。甚至被這部劇場版『鏈鋸人蕾潔篇』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10/03
「意想不到的純愛,有多心醉,就多心碎」 ** 純愛讓人心醉,因為無雜質,但都以心碎收場,就如初戀,成功的極少。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3
李英華 如英華所說無誤,比預期中更讓我驚艷萬分。謝謝英華喜歡我的分享💕
《極樂迪斯可 Disco Elysium: The Final Cut》:一場在瑞瓦肖展開的命案調查,更是一場與 24 人格對話的存在主義試煉。遊戲以龐大意識流文本,交織政治主義、哲思與個人內心審問,在廢墟中追尋真相與自我。小眾卻獨特,宛如一部可互動的現代文學作品。
Thumbnail
現代藝術(Modern Art)通常指的是在 1860 年代至 1970 年代之間創作的藝術品,包括了多樣風格和運動,這些代表了對傳統藝術的一種摒棄。現代主義和現代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這個時期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每個層面。
Thumbnail
謝謝分享,很清晰解釋不同藝術派別!我喜歡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風景畫,每次看畫都令我很嚮往畫內的世界。近期我也很喜歡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感覺又舊又新很有趣!
國中,讀《梵谷傳》,厚厚的一大本,讀了很久,才看完。 當時,比較吸引我的是梵谷堅持關懷社會底層的人,以這些人的艱苦生活為主題,也是他對宗教理想的追求,對成為牧師的另一種傳道的方式。
Thumbnail
表現主義的涵義 表現主義是是指藝術中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導致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乃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用以發泄內心的苦悶,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則很少見。認為主觀是唯一真實。 表現主義的簡史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是
在網海裡撈了一些席勒的資料彙整與大家分享。 席勒(Egon Schiele)生於1890年的奧地利,師承克林姆,是20世紀初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
Thumbnail
你一定常常聽到我或其他作曲家說,配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讀影片,你能對電影有更深入的認識,當然就更容易去了解電影這門藝術,所以我們今天不講太多音樂,要來簡單介紹的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這種風格的電影演化到今天都還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呢!
Thumbnail
對於印象派之後我亂成一團,尤其是二戰後那團。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大家都知道女博士現在是被妖魔化的。但是人們普遍沒有注意到,女博士被妖魔化是建立在博士本身就被妖魔化的基礎之上的,並不是所有頭銜前面加上個“女”字之後,都會讓這個頭銜和這種性別同時陷入尷尬。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