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生,成長在臺中,生活於臺北
興致於摸索影像、裝幀與裝置的結合, 嘗試想像組構搭接多元素材。關注視覺的心理經驗,將作品揉合在現實真實虛構的真假之間,探索觀看與互動形式之可能性。
學歷
2024 設計碩士,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就讀中
2006 建築學士,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台中
2002 高級中學,東勢高工,建築製圖科,台中
以下是2021報考師大設計學系在職專班所寫的自傳:
「今年(2021)38歲,第6度申請研究所。」
1. 重新感受自己與設計的連結
設計與藝術之間的關係為何?經過近期幾次佈展的經驗,重新思考設計與藝術之間是否有著不同層面上的連動。在2020年所入選的台北國際攝影節規劃的台灣之星展區,有些入選者並沒有佈展的經驗,那麼在一個寬三米高兩米五的牆面,該如何來放置與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否需要設計上的思維與概念來輔助?而一個好的展覽規劃設計,是不是可以讓展出的作品添增幾分觀賞的價值,尤其是在這個講求快速效率的數位時代。
2. 回顧自發性的創作起點
自己在創作的起點是從2011年,看著網路教學而嘗試做出第一本日式線裝的手工書開始,某一天想要試著把手抄紙變成筆記本的封面,便到了南投廣興紙寮買了幾十張不同質地對開大小的手抄紙回家試作,完成裝幀後又想試試看在手抄紙上結合印刷,便又開始上網自學絹印,經歷了好幾次的失敗,才終於把設計好的圖給印在抄紙上,除了絹印在封面上的小圖之外,更發展了把原本炭筆畫的素描作品轉變成網點的肖像畫,並且結合手勢系列的創作套印在肖像上。
當一般傳統的日式線裝滿足不了創作的慾望時,也開啟了學習西式線裝的契機,封面材質也開始嘗試利用一些回收的紙材,例如使用過的各式購物紙袋,廢棄的海報甚至是壞掉的腳踏車內胎,都變成了實驗的素材。原本內頁空白的筆記本,也試著改變書的使用機能變成明信片的收集本或是名片本。手工書發展到一個程度時也搭上了小誌獨立出版的浪潮,2013年開始製作自己第一本手工線裝的小誌。
3. 學習不同領域的設計觀念
回想起來,從高中開始便踏進了不同設計領域的學習。在東勢高工初入學時的科系是電子科,一年級下學期轉科到建築製圖科,電子科學習的設計是電路圖與電路板,建築製圖科學習的設計是繪圖技巧與空間感的培養。而建築製圖科畢業可以選擇營建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築系,雖然當初統測的分數可以選讀營建或土木系的國立科大,但最後志願卡只填了朝陽建築系,因為知道自己對建築設計是有熱忱的,而這樣的熱忱是來自於沒有受過正統建築教育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4. 設計如何的影響著生活
即使現在的我已經沒有從事建築空間設計相關的工作,當初在大學所學習的建築設計的精神,也還存在於我的潛意識裡變成構思創作的養分。從小就一直感受到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一名藝術家,那怕是對藝術家這樣的身分是什麼樣的存在都毫無明確的概念,只知道一心嚮往著可以透過創作,來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人生經歷而著迷。也因為建築不只是設計出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結構體而已,在二十世紀的建築師們設計建築時,除了空間機能上的規劃,通常也一併的把室內裝修與家具設計都考量在整體的建築計畫裡。例如勒.柯比意是一名建築師也是精通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更是一名雕塑家和畫家。所以在學習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也間接見識到設計在不同使用機能層面上的美感與創造。
5. 設計與藝術各自扮演的角色
過去在發展與進行創作階段時,通常還不會意識到可以怎樣透過設計的思維來呈現最後的展示。而一件作品除了發表在網路或社群軟體之外,經歷過這些年的學習與省思,也明白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如何展現在現實的生活空間裡,讓觀者能在作品上感受到更多創作者的繆思與靈光。即便只是一個數位影像,先不論影像內容,光輸出成不同的尺寸大小或不同的介質上,或是使用不同的印刷方式,都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對我而言,這就是一種感性與理性的直覺與分析互助合作的美好。
從2008年退伍後
2008~2012的4年從事於建築與室內設計相關的工作,2012年至今在水泥手工產品製造擔任廠務一職。在正職工作之外從2011年開始,便利用下班時間與假日來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尤其是在紙本素材的研究,插圖設計與印刷類型的探索,後期則是影像類型的研究實驗與創作。
經歷
展覽與獲獎
個人
2021桃源美展
2021「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扭轉漩渦流流」聯展
2025繼續挑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的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