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我介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個人簡介

1983年生,成長在臺中,生活於臺北 

興致於摸索影像、裝幀與裝置的結合, 嘗試想像組構搭接多元素材。關注視覺的心理經驗,將作品揉合在現實真實虛構的真假之間,探索觀看與互動形式之可能性。


學歷

2024 設計碩士,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就讀中

2006 建築學士,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台中

2002 高級中學,東勢高工,建築製圖科,台中


以下是2021報考師大設計學系在職專班所寫的自傳:

「今年(2021)38歲,第6度申請研究所。」

1.  重新感受自己與設計的連結

  設計與藝術之間的關係為何?經過近期幾次佈展的經驗,重新思考設計與藝術之間是否有著不同層面上的連動。在2020年所入選的台北國際攝影節規劃的台灣之星展區,有些入選者並沒有佈展的經驗,那麼在一個寬三米高兩米五的牆面,該如何來放置與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否需要設計上的思維與概念來輔助?而一個好的展覽規劃設計,是不是可以讓展出的作品添增幾分觀賞的價值,尤其是在這個講求快速效率的數位時代。


2.  回顧自發性的創作起點

  自己在創作的起點是從2011年,看著網路教學而嘗試做出第一本日式線裝的手工書開始,某一天想要試著把手抄紙變成筆記本的封面,便到了南投廣興紙寮買了幾十張不同質地對開大小的手抄紙回家試作,完成裝幀後又想試試看在手抄紙上結合印刷,便又開始上網自學絹印,經歷了好幾次的失敗,才終於把設計好的圖給印在抄紙上,除了絹印在封面上的小圖之外,更發展了把原本炭筆畫的素描作品轉變成網點的肖像畫,並且結合手勢系列的創作套印在肖像上。


當一般傳統的日式線裝滿足不了創作的慾望時,也開啟了學習西式線裝的契機,封面材質也開始嘗試利用一些回收的紙材,例如使用過的各式購物紙袋,廢棄的海報甚至是壞掉的腳踏車內胎,都變成了實驗的素材。原本內頁空白的筆記本,也試著改變書的使用機能變成明信片的收集本或是名片本。手工書發展到一個程度時也搭上了小誌獨立出版的浪潮,2013年開始製作自己第一本手工線裝的小誌。


3.  學習不同領域的設計觀念

  回想起來,從高中開始便踏進了不同設計領域的學習。在東勢高工初入學時的科系是電子科,一年級下學期轉科到建築製圖科,電子科學習的設計是電路圖與電路板,建築製圖科學習的設計是繪圖技巧與空間感的培養。而建築製圖科畢業可以選擇營建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築系,雖然當初統測的分數可以選讀營建或土木系的國立科大,但最後志願卡只填了朝陽建築系,因為知道自己對建築設計是有熱忱的,而這樣的熱忱是來自於沒有受過正統建築教育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4.  設計如何的影響著生活

  即使現在的我已經沒有從事建築空間設計相關的工作,當初在大學所學習的建築設計的精神,也還存在於我的潛意識裡變成構思創作的養分。從小就一直感受到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一名藝術家,那怕是對藝術家這樣的身分是什麼樣的存在都毫無明確的概念,只知道一心嚮往著可以透過創作,來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人生經歷而著迷。也因為建築不只是設計出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結構體而已,在二十世紀的建築師們設計建築時,除了空間機能上的規劃,通常也一併的把室內裝修與家具設計都考量在整體的建築計畫裡。例如勒.柯比意是一名建築師也是精通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更是一名雕塑家和畫家。所以在學習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也間接見識到設計在不同使用機能層面上的美感與創造。


5.  設計與藝術各自扮演的角色

  過去在發展與進行創作階段時,通常還不會意識到可以怎樣透過設計的思維來呈現最後的展示。而一件作品除了發表在網路或社群軟體之外,經歷過這些年的學習與省思,也明白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如何展現在現實的生活空間裡,讓觀者能在作品上感受到更多創作者的繆思與靈光。即便只是一個數位影像,先不論影像內容,光輸出成不同的尺寸大小或不同的介質上,或是使用不同的印刷方式,都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對我而言,這就是一種感性與理性的直覺與分析互助合作的美好。


工作經歷

從2008年退伍後

  2008~2012的4年從事於建築與室內設計相關的工作,2012年至今在水泥手工產品製造擔任廠務一職。在正職工作之外從2011年開始,便利用下班時間與假日來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尤其是在紙本素材的研究,插圖設計與印刷類型的探索,後期則是影像類型的研究實驗與創作。


經歷

  • 2008~2012 建築與室內設計相關工作
  • 2011~ 迄今 手工書、絹印與小誌創作
  • 2012~ 迄今 水泥手工產品製造廠務
  • 2015~ 迄今 影像實驗與創作
  • 2021~ 迄今 開始學習財商觀念與實踐


展覽與獲獎

個人

2021桃源美展

 2021「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扭轉漩渦流流」聯展

  • 2020 「台北國際攝影節」,台灣攝影之星大賽首獎,台灣攝影之星獎,台北
  • 2020 「意識探險_自由之路的路上」個展,Zuko Gallery,台南
  • 2019 「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藝術平權徵件入選,台北
  • 2019 「總統府100/100不一樣的攝影比賽」一般組-優選獎,總統府,台北
  • 2018 「Tainan Photo Go 吳孟真評審獎」,台南國際攝影節,台南
  • 2017 「GR-09022017」-作品出版節錄,Silja Leifsdottir,Fotogalleriet,Oslo.


2025繼續挑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NYCU的博士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潛光書房 Inner Light Library
11會員
39內容數
這個專欄,是我許給自己的慢行修行: 每日一則對話 × 一封靈魂詩信 × 一次聽見自己的練習。 我不確定這趟路的終點, 但我想陪自己走完這 365 天。
2024/05/04
人們喜歡算命的原因多樣,包括尋找方向和答案、探索自我、娛樂興趣、信仰需求、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支持。算命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讓人感覺有一個方向或答案可以依循,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和內在需求。無論是出於娛樂還是信仰,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和開放的態度。 .MBTI My
Thumbnail
2024/05/04
人們喜歡算命的原因多樣,包括尋找方向和答案、探索自我、娛樂興趣、信仰需求、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支持。算命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讓人感覺有一個方向或答案可以依循,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和內在需求。無論是出於娛樂還是信仰,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和開放的態度。 .MBTI My
Thumbnail
2024/04/28
瞭解自己並不僅僅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更是一種尋找自我定位和生活方向的探索。此外,瞭解自己與財富自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首先,瞭解自己意味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興趣、才能和價值觀,這可以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或事業方向。其次,瞭解自己還意味著知道自己的財務目標和價值觀。
Thumbnail
2024/04/28
瞭解自己並不僅僅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更是一種尋找自我定位和生活方向的探索。此外,瞭解自己與財富自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首先,瞭解自己意味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興趣、才能和價值觀,這可以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或事業方向。其次,瞭解自己還意味著知道自己的財務目標和價值觀。
Thumbnail
2024/04/14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理財中的關鍵主題,包括收入管理、存錢原則以及認識慾望的重要性。讀者將得到有關理財智慧的實用建議,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財務規劃,實現更美好的財務未來。
Thumbnail
2024/04/14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理財中的關鍵主題,包括收入管理、存錢原則以及認識慾望的重要性。讀者將得到有關理財智慧的實用建議,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財務規劃,實現更美好的財務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不是誰的誰 我不是誰 我也不是我 誰的妄念叢生
Thumbnail
我不是誰的誰 我不是誰 我也不是我 誰的妄念叢生
Thumbnail
個人簡介 1983年生,成長在臺中,生活於臺北  興致於摸索影像、裝幀與裝置的結合, 嘗試想像組構搭接多元素材。關注視覺的心理經驗,將作品揉合在現實真實虛構的真假之間,探索觀看與互動形式之可能性。 學歷 2024 設計碩士,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就讀中 2006 建築學士
Thumbnail
個人簡介 1983年生,成長在臺中,生活於臺北  興致於摸索影像、裝幀與裝置的結合, 嘗試想像組構搭接多元素材。關注視覺的心理經驗,將作品揉合在現實真實虛構的真假之間,探索觀看與互動形式之可能性。 學歷 2024 設計碩士,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就讀中 2006 建築學士
Thumbnail
簡單的自我介紹,提及我的背景、興趣以及名字的由來
Thumbnail
簡單的自我介紹,提及我的背景、興趣以及名字的由來
Thumbnail
希望在我的文章裡,有任何一篇或是任何一句話,能夠幫上你的職涯或生涯。讓我輕輕地介紹一下自己吧!
Thumbnail
希望在我的文章裡,有任何一篇或是任何一句話,能夠幫上你的職涯或生涯。讓我輕輕地介紹一下自己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