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非常現實,雖然還有伸縮的空間,但幅度基本上不大。
所以,如果,真的,沒辦法,一定要,用到條件的話,對於這件事就要有進一步的認知。
》條件要用條件來補齊
比如說「年薪百萬」,如果達不到這個條件,就可以用房產或名車這類物質條件來彌補,當然最相近的就是存款跟投資金額。
金錢與可估價之項目,兩者相似度較高。
和錢有關的條件,說白話就是物質生活上的保障。
如果對於婚姻有極高的憧憬,就很難不將生活條件列入,畢竟婚姻將面臨的問題幾乎都跟錢有關。
》衡量的標準仍是條件
延續「百萬年薪」,就算差距甚遠還是有機會,此時就要看衡量的標準。
例如年齡20、30、40歲與百萬年薪之間的關係就不同,所學、專長、職業等等未來發展也不同。
這些仍舊屬於條件的範圍,所以各個條件中都有著微妙連結,將其做最佳連結,就能有效放大自身條件。反之別被虛假的條件誤導,既然都有關聯,不實資料必然無法合理連接。
》講條件,對等就更重要
這個對等關係不一定是相同條件,會比較類似交換,更主觀的判斷價值,衡量利弊得失,這些事情都在所難免。所以開頭就提到「條件」非常現實,要說實際、主觀也可以,但絕對不客觀。
很多時候條件取捨並不委屈,因為捨棄一個條件的同時,會取其他更多的來彌補,才能達到主觀平衡的狀態。當雙方都如此時,更急切、更動心的一方才會捨大於取。
那如何才是合理的條件?
我們設嚴格一點好了,不要太委屈自己。
大約遇到十個對象內(條件相近),至少有一個能談看看,畢竟感情是需要談的。
設一個高牆而不准人越界,就僅是困住自己而已。
當提出的條件越明確、越堅定,就越容易找到心累。
如果又超過本身條件,找對象自然就像大海撈針!
這些都是條件很現實的地方,也是不建議追求的理由之一。
當然對於本身條件不錯的人來說,現實層面的考量有其必要性,只是當建起高牆的同時,記得開一扇門給有緣人。
如果單論條件,凱爺「配不上」的對象就多了!
這樣的我排斥追求與條件也合理,畢竟並非單純「酸葡萄心理」,吃不到就說不好。
而且「凡存在必合理」,無論如何都只是個人選擇。
只是很多事雖然合理,卻也不是值得推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