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錐|觀察器物|假詩弄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當在高速公路以時速100公里前進時(大約一秒鐘移動27公尺),一旦看到遠方的交通錐列隊歡迎你時,就得慢慢地從車流中變換車道過去。新手駕駛可能會雙手都是汗,因為隔壁車道的車子兇得猛如虎,一切都很看你當下的反應跟運氣,因此有了這篇詩篇的假想。

Teaser_Shorts
Teaser_Reels


關於你身上的紅

不是有喜氣的那一種

每當他們看見你時

心門總是會漏了一拍


你是這條康莊大道上的王者

從不低聲下氣 也不有所妥協


他們得順著你的姿態而行

控制著巨型怪物的

奔馳方向

設法在一秒之內

二十七公尺之間

捕捉 你的旨意


一旦有人闖進你的國度

你的同伴 你的子民 將傾巢而出


那些怪物可傷不了你


你的斥侯 即便提醒了凡人

他們還是會帶著

難以抹滅的激昂心跳

與你擦肩而過


誰知道你究竟有沒有想給大家對的路?


Outlin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4/04/29
文字版的非常有力量,抖音版的....繼續加油!!( 老鳳對創新的東西都很有嘗試的行動力,這點讓我對您很敬佩!!👍)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9
小步隨安 謝謝~~~
麋鹿林-avatar-img
2024/04/26
「心門總是漏了一拍」,我希望我能寫出這麼可愛的句子。喜歡詩裡的淘氣...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6
麋鹿林 感謝你的稱讚~~~~
這個錐好像挺重的⋯⋯
avatar-img
亂度的總和
13.7K會員
503內容數
母體錯置的空間
亂度的總和的其他內容
2024/07/10
雨通常是大家滿困擾的事情,它能改變某個城市暫時的呼吸,有時變得急躁、變得不安、也有時攜帶著更多故事,有時剛好搭配著道別、離開,更有時代表著安靜、冷靜、思考。因此本期的觀察器物就以「雨」本身落下與循環作為思考出發。 你對於雨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你是多數人選擇寄託的窗口 無論是拿著鋼筆 或者是敲打鍵
Thumbnail
2024/07/10
雨通常是大家滿困擾的事情,它能改變某個城市暫時的呼吸,有時變得急躁、變得不安、也有時攜帶著更多故事,有時剛好搭配著道別、離開,更有時代表著安靜、冷靜、思考。因此本期的觀察器物就以「雨」本身落下與循環作為思考出發。 你對於雨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你是多數人選擇寄託的窗口 無論是拿著鋼筆 或者是敲打鍵
Thumbnail
2024/06/12
之前在買童書時,有一本書相當有趣,叫做《壽命圖鑑》。除了列出我們認為的有機物、生物壽命以外,這本書更列出了我們日常用品的所有壽命,引發了我對這首詩的想像。我假想那些被關進神秘箱子的物品都會有生命時,自動販賣機大概就像是劊子手吧?而這樣的他,除了要接受那些物品的怨念之外,應該也想早點結束掉自己的工作?
Thumbnail
2024/06/12
之前在買童書時,有一本書相當有趣,叫做《壽命圖鑑》。除了列出我們認為的有機物、生物壽命以外,這本書更列出了我們日常用品的所有壽命,引發了我對這首詩的想像。我假想那些被關進神秘箱子的物品都會有生命時,自動販賣機大概就像是劊子手吧?而這樣的他,除了要接受那些物品的怨念之外,應該也想早點結束掉自己的工作?
Thumbnail
2024/05/08
某天坐在停車場準備回家的我就想出了這個奇妙產物。那個從小就看過的「斜坡」,出現在課堂中最常放置木塊,拿來做物理講解的斜坡;往斜坡往上走會感到疲憊的斜坡;離開停車場,老車總是希望有「上坡輔助」功能的斜坡;那個站在斜坡中而感到自己非上也非下的斜坡。
Thumbnail
2024/05/08
某天坐在停車場準備回家的我就想出了這個奇妙產物。那個從小就看過的「斜坡」,出現在課堂中最常放置木塊,拿來做物理講解的斜坡;往斜坡往上走會感到疲憊的斜坡;離開停車場,老車總是希望有「上坡輔助」功能的斜坡;那個站在斜坡中而感到自己非上也非下的斜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眼前大面車窗一覽無遺的風景,在陽光照耀和車速競逐下模糊了起來,成了一條條燦爛的純樸色帶。
Thumbnail
眼前大面車窗一覽無遺的風景,在陽光照耀和車速競逐下模糊了起來,成了一條條燦爛的純樸色帶。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前幾天心血來潮去北宜公路騎車看看風景,因為本身不是飆車咖,所以都秉持著安全駕駛的態度慢慢騎。 騎到一半時,對向的騎士突然犁田,他們的機車也往我這邊快速滑行過來。當下我真的傻眼,心裡冒出「怎麼會有人在我面前雷殘」、「我會不會被撞到?」這些想法。 不過隨後我也恢復冷靜,快速預判對向機車的可能滑行
Thumbnail
前幾天心血來潮去北宜公路騎車看看風景,因為本身不是飆車咖,所以都秉持著安全駕駛的態度慢慢騎。 騎到一半時,對向的騎士突然犁田,他們的機車也往我這邊快速滑行過來。當下我真的傻眼,心裡冒出「怎麼會有人在我面前雷殘」、「我會不會被撞到?」這些想法。 不過隨後我也恢復冷靜,快速預判對向機車的可能滑行
Thumbnail
2018/11/19 19:32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2018/11/19 19:32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倚著驕傲的紅斑馬 捕捉妳疾馳而過的倩影 啊!怎麼這麼不小心 讓我簽發的紅單悸動妳的心   學庸94.09.14
Thumbnail
倚著驕傲的紅斑馬 捕捉妳疾馳而過的倩影 啊!怎麼這麼不小心 讓我簽發的紅單悸動妳的心   學庸94.09.14
Thumbnail
2018/09/06 02:03 拍圖 雜記日誌 卡拉邦
Thumbnail
2018/09/06 02:03 拍圖 雜記日誌 卡拉邦
Thumbnail
馬力催到一百,長途開下去,遲早沒油,人生不像交通,會有速限,違規拍照,但有潛規則、世俗眼光、社會文化,那就像速限標誌,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避免出事,真正的高手並非飆仔;換言之,分好輕重緩急,依序處理,提升效率,不用當路隊長被時間追著跑。
Thumbnail
馬力催到一百,長途開下去,遲早沒油,人生不像交通,會有速限,違規拍照,但有潛規則、世俗眼光、社會文化,那就像速限標誌,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避免出事,真正的高手並非飆仔;換言之,分好輕重緩急,依序處理,提升效率,不用當路隊長被時間追著跑。
Thumbnail
我們的車塞在往零件裝配廠的路上。這裡有很多貨車,前面似乎發生事故。 嗆伯狂躁的一直拍喇叭,我把手護到方向盤上,好說歹說才制止他發出噪音。 「媽的,真想下車把這些車都推開。」 他一邊抖腳一邊大口吸菸,忍耐度就像燃燒的香菸一樣快要見底。
Thumbnail
我們的車塞在往零件裝配廠的路上。這裡有很多貨車,前面似乎發生事故。 嗆伯狂躁的一直拍喇叭,我把手護到方向盤上,好說歹說才制止他發出噪音。 「媽的,真想下車把這些車都推開。」 他一邊抖腳一邊大口吸菸,忍耐度就像燃燒的香菸一樣快要見底。
Thumbnail
纵使它的美丽令人移不开眼/诡谲的构词令人好奇,但/它和她和他都会在该下车的地方下车
Thumbnail
纵使它的美丽令人移不开眼/诡谲的构词令人好奇,但/它和她和他都会在该下车的地方下车
Thumbnail
隨時更新面對現況,一直走在快速有效的捷徑上,讓你的對手,只能看到你的車尾燈吧!
Thumbnail
隨時更新面對現況,一直走在快速有效的捷徑上,讓你的對手,只能看到你的車尾燈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