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淚之女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雖然最後幾集邁向收尾時可以看到編劇是一桶接著一桶的倒狗血,但看著最後創下的收視率紀錄,再對比近年來韓國有線電視劇收視率的排行榜,雖然好像很多人都會嗆韓劇整天只會灑狗血,但事實證明就是更多人愛看XD


【以下涉及劇情】


這部劇還是擺脫不了大多數韓劇的通病-虎頭蛇尾,常常不懂,題材比較沉重的類型就算了,但是愛情喜劇明明一開始都很好笑有趣,為什麼到了收尾時卻總是好像笑點都用光了一樣?就算結局都要溫馨圓滿的收場,但這跟填充一些有趣的橋段完全不衝突吧?結果《淚之女王》到最後大概就只能靠姑姑的感情線撐一下笑點,總覺得很可惜。

不過演員仍舊是一時之選,白賢祐跟洪海仁這兩個主角非金秀賢跟金智媛不可。金秀賢堪稱「淚之女婿」,我還真想不到有哪個男演員可以把哭戲演的這麼楚楚可憐、入木三分又動人,雖然從《擁抱太陽的月亮》我就知道他很會哭,但是這部他完全哭出一個新境界,很多片段真的會忍不住也跟他一起流淚,不過人物設定太完美是個缺點,甚至影響了整部劇一開始塑造的特殊氣氛,導致後續走偏了。只是金秀賢的暱稱大概除了都教授之外,以後會多個白女婿吧。

如果淚之女婿白賢祐是眼淚的化身,那洪海仁的確是眼淚的女王沒錯,也許金智媛相對比較嬌小,但她出場時的氣勢卻完全扛得起女王之名,足以扮演一個縱橫商場的領導者了,雖然比起與金秀賢合作過的全智賢來說在氣場上略遜一籌,但《淚之女王》中所需要的傲嬌以及看似柔弱卻剛強的氣質卻是全智賢演不來的,再加上金智媛在劇中有非常多細微的表情變化,這些小動作帶來的化學反應讓以往韓劇裡令人出戲的定格畫面變得不再枯燥乏味。尤其是看過她三四部劇,再對比她私下訪談的樣子,很驚訝她可以展現這麼多不同的角色性格,相當佩服。

此外特別想講朴成焄跟郭東延,朴成焄接連演了《黑暗榮耀》的全宰寯跟《淚之女王》的尹殷盛,雖說能演到讓觀眾恨之入骨也是一種演技的展現,可是也相當令人好奇他之後要怎麼轉換這個形象?畢竟他感覺也是可以演主角的。再加上之前看過一段訪談,他提到《淚之女王》中大家都成雙成對,只有他沒有伴,希望下部劇能有個伴,感覺就超心酸,害我最後幾集看到他的遭遇就一直想起這點。而郭東延令人讚嘆之處在於,怎麼有人可以把白癡演得這麼好?這是稱讚意味。他飾演的富三代公子哥是劇中的搞笑角之一,他把那種涉世未深的溫室花朵演得超棒,演到會讓人發自內心的同情他。

《淚之女王》有著相當有趣的開場設定,它將洪海仁塑造成傳統家庭、夫妻關係中刻板印象裡的男性,白賢祐塑造成女性,於是可以看到洪海仁乘著直升機颯爽登場,對著哭哭啼啼的白賢祐說:「我來迎接你了,進來我家以後我不會再讓你哭泣。」逢年過節時在洪家家族廚房內忙進忙出的都是女婿,白爸爸六十大壽白賢祐卻不能回家慶生,要在岳家幫忙打點,以高姿態降臨鄉下親家幫忙造勢打點鄉親的是洪海仁,這一切能成為反差的笑點,都奠基在韓國本身根深蒂固的男女差異上,心理醫生在聽完白賢祐訴苦後打給老婆的橋段讓人會心一笑。可惜的是這一切反差只在初期曇花一現,到了中後段劇情還是要靠著開了無限主角光環的白賢祐拯救大家,拯救世界。

整部劇圍繞著婚姻生活在打轉,我一直在想,還真的沒印象有什麼作品在呈現婚姻生活好的那一面,愛情故事多半都以步入禮堂邁向婚姻做結尾,一開始描寫婚姻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與生活中的各種摩擦、激烈爭吵,吵小孩吵負債吵外遇吵離婚,稍微以平淡美好視角看待婚姻生活的作品,暫時想得到的有《愛.慕》、《一個人的逃亡》,但其中的主角夫妻都已是垂暮之年的老夫老妻,甚至《愛.慕》骨子裡其實是超級悲傷的電影。也許為了戲劇性,為了作品張力,平淡的故事很難搬上檯面說給大家聽。但相較於動作類、勵志類、公路類,還真的很難看到婚姻類作品有什麼「好」的一面,想想覺得現代人越來越排斥婚姻,除了聽多身邊朋友夫妻的鬼故事之外,老是看到呈現婚姻各種黑暗面的作品是不是也推了一把。

而且看到主角們表露的痛苦也在想,他們曾經這麼相愛,但婚後生活的壓力卻讓兩人相隔的這麼遠,不禁想著生離與死別到底哪個比較痛苦?在前半段我覺得生離比較痛苦,畢竟會成為伴侶一定曾經相知相惜過,會讓兩人分離的一定是非常嚴重的衝突與歧異,就像那句經典結婚誓詞,每個人都期望著「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開」,死別或許至少保留的多半會是過往的美好回憶;但後半段的劇情發展,雖然狗血,卻也扭轉了我的想法,生離痛苦,但如果仍有情,至少還能保有一絲希望,死別就真的是完全沒有機會了。就算希望往往看起來很薄弱,要實現的過程也許很痛苦,但能保有希望總是好的。

不過《淚之女王》後段真的是處在一種大概都知道劇情會怎樣發展結果感覺很拖戲的處境,反倒是這樣出戲的狀態讓我好奇起「記憶」是怎麼一回事?記憶是很抽象的事物,感覺上有,但也說不出它的實體是甚麼,洪海仁動手術會傷害腦導致失憶,但為什麼忘了過往事件、身邊人物,卻不會忘記價值觀、道德觀這些事情?或許這只是編劇為了推動劇情而編寫的內容,但洪海仁的台詞也很有趣,正是這些過往的記憶形成了今天的自己,如果沒有了這些記憶,那這個人是誰?也許劇中洪海仁還能藉由周遭人的互動與記憶來重建自己的形象,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那從旁人印象中重建的自己,還是原本的自己嗎?活著的是我們所認為的自己,還是其實我們都活在旁人所建構出的「我」中?而如果腦部損傷導致失憶,那後來又是怎樣恢復記憶的?也許記憶從來沒有「被忘掉」而是大腦失去了連接它的管道?那記憶真的會消失嗎?一連串的問題其實我也沒有真的答案,要找到答案或許也還早,可是想這些亂七八糟問題的確幫助我度過這部劇最後的那幾集。

只是不得不說,韓劇的製作水準真的是越來越高了,跑到德國出外景,還有劇中各種或富麗堂皇或樸實平淡的場景,還有數不清隨便截都可以當桌布的構圖,真虧他們這麼敢砸錢拍戲。也難怪劇中有數不清的業配,看韓劇的另一種樂趣就是看他們用各種充滿創意的方式塞業配進劇情。

內容總結
淚之女王
4
/5
16會員
315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