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非同步概念(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認識 async/await基本概念:

async 的本質是 promise 的語法糖 ,只要 function 標記為 async,就表示裡頭可以撰寫 await 的同步語法,而 await 顧名思義就是「等待」,它會確保一個 promise 物件都解決 ( resolve ) 或出錯 ( reject ) 後才會進行下一步,當 async function 的內容全都結束後,會返回一個 promise

Async/Await 語法結構:

raw-image

使用時要把握三個原則:

  1. 要先確認有 Promise 物件實例,也就是已經定義好 resolve/reject,才能使用 async/await
  2. 在流程中正確設定關鍵字:
  • 把後續流程用一個 async function 包裝起來
  • 設定好 async function 之後,在要運用非同步處理的地方加上 await 關鍵字
  1. 注意 async/await 和 then 不可以混搭使用

錯誤處理:需要進行錯誤處理時,會採用 try...catch ,在更外層包一層 try {}

raw-image


什麼時候可以用 async/await?

在使用 async/await 前,需要先確認有 Promise 物件。意思就是說,如果原本是用 callback function,還是要先封裝成 Promise。

async/await範例(一)

function getFirstInfo()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first data')
}, 1000)
})
}
function getSecondInfo()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ject('second error')
}, 2000)
})
}

async function getGroupInfo() {
//接到reject處理錯誤
try {
//接到resolve處理成功
//代表等到第一筆資料回傳後,才印出結果和請求第二筆資料
const firstInfo = await getFirstInfo()
console.log(firstInfo)
//代表等到第二筆資料回傳後,才印出結果
const secondInfo = await getSecondInfo()
console.log(secondInfo)
}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err)
}

}
getGroupInfo()//印出"first data", "err", "second error"

範例(二)

Promise.all寫法

function getFirstInfo()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1秒後回傳結果
resolve('first data')
}, 1000)
})
}
function getSecondInfo()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2秒後回傳結果
resolve('second data')
}, 2000)
})
}
Promise.all([ getFirstInfo(), getSecondInfo()])
.then(([firstInfo, secondInfo]) => {
console.log(firstInfo)
console.log(secondInfo)
}) //印出"first data", "second error"

async/await寫法

function getFirstInfo()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1秒後回傳結果
resolve('first data')
}, 1000)
})
}
function getSecondInfo()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2秒後回傳結果
resolve('second data')
}, 2000)
})
}
async function getGroupInfo() {
try {
const firstInfo = getFirstInfo()
const secondInfo = getSecondInfo()
//同步發出非同步請求,並等到兩秒後(非三秒)成功獲得兩筆回傳後,才印出結果
const [firstData, secondData] = await Promise.all([firstInfo, secondInfo])
console.log(firstData, secondData)
} catch(err) {
//處理錯誤回傳
console.log( error)
}
}
getGroupInfo()//印出"first data", "second erro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奧莉薇走在成為後端工程師之路上
18會員
138內容數
全端網頁開發專業知識分享
2025/04/26
※ 場景: 即時聊天應用: 設計一個支持多房間功能的即時聊天平台,像 WhatsApp、LINE或Facebook Messenger,提供文字、語音、視訊聊天功能,方便管理群組聊天。 功能亮點:加入特別功能,例如可加入多房間功能、使用者名單、表情符號支持、文件分享或訊息已讀未讀狀態。 展示
2025/04/26
※ 場景: 即時聊天應用: 設計一個支持多房間功能的即時聊天平台,像 WhatsApp、LINE或Facebook Messenger,提供文字、語音、視訊聊天功能,方便管理群組聊天。 功能亮點:加入特別功能,例如可加入多房間功能、使用者名單、表情符號支持、文件分享或訊息已讀未讀狀態。 展示
2025/04/26
※ 先建立基本的express後端服務: 1.建立新資料夾:Socket mkdir socket 2.進入資料夾:Socket cd ​bsocket 3. 安裝 Experss 到專案中 npm init -y //初始化專案,建立 package.json 檔 npm insta
Thumbnail
2025/04/26
※ 先建立基本的express後端服務: 1.建立新資料夾:Socket mkdir socket 2.進入資料夾:Socket cd ​bsocket 3. 安裝 Experss 到專案中 npm init -y //初始化專案,建立 package.json 檔 npm insta
Thumbnail
2025/04/10
※ 什麼是 Socket.io:一個基於傳統 WebSocket API 之上的框架。 ※ Socket.io常用功能: Custom Events:在 Socket.io 中,開發者可以創建自己的事件來處理特定的功能或需求。 Rooms:分組的功能。每個連接的用戶(或稱為 socket)可
Thumbnail
2025/04/10
※ 什麼是 Socket.io:一個基於傳統 WebSocket API 之上的框架。 ※ Socket.io常用功能: Custom Events:在 Socket.io 中,開發者可以創建自己的事件來處理特定的功能或需求。 Rooms:分組的功能。每個連接的用戶(或稱為 socket)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sync rst 和 async rst reg 在rtl上只有差在always block的condition不同,但是在合成上卻是兩種不同type的register,有著不同的優缺 sync reset reg : always @ (postedge clk) begin if (!rs
Thumbnail
sync rst 和 async rst reg 在rtl上只有差在always block的condition不同,但是在合成上卻是兩種不同type的register,有著不同的優缺 sync reset reg : always @ (postedge clk) begin if (!rs
Thumbnail
在網路速度有限的情況下,依序記錄不斷產生的資訊,能統計使用者在頁面上操作了哪些功能。
Thumbnail
在網路速度有限的情況下,依序記錄不斷產生的資訊,能統計使用者在頁面上操作了哪些功能。
Thumbnail
分享一個有趣的套件,名為 await-to-js。 可以讓 Promise 與 await 的寫法更簡潔。
Thumbnail
分享一個有趣的套件,名為 await-to-js。 可以讓 Promise 與 await 的寫法更簡潔。
Thumbnail
更快、更短、更即時是串流傳輸必要的元素, 而我們常常在使用Python請求API時都是等待式回應, 也就是一個請求過去之後, 待對方處理完畢後再行回應, 但假設需要下載的檔案、內容非常大時, 是不是使用者只能傻傻的等待整個傳輸結束後才能顯示? 這樣的使用者體驗也實在太糟糕了, 對於使用者來說除了完全
Thumbnail
更快、更短、更即時是串流傳輸必要的元素, 而我們常常在使用Python請求API時都是等待式回應, 也就是一個請求過去之後, 待對方處理完畢後再行回應, 但假設需要下載的檔案、內容非常大時, 是不是使用者只能傻傻的等待整個傳輸結束後才能顯示? 這樣的使用者體驗也實在太糟糕了, 對於使用者來說除了完全
Thumbnail
簡要說明 JavaScript 的 Event Loop JavaScript 是單執行緒 (single-threaded) 語言,這意味著它一次只能執行一件事,因此所有函式都需要排隊等待執行,這被稱為同步 (synchronous)。在同步操作中,若函式過多或過於複雜,會導致程式阻塞 (blo
Thumbnail
簡要說明 JavaScript 的 Event Loop JavaScript 是單執行緒 (single-threaded) 語言,這意味著它一次只能執行一件事,因此所有函式都需要排隊等待執行,這被稱為同步 (synchronous)。在同步操作中,若函式過多或過於複雜,會導致程式阻塞 (blo
Thumbnail
非同步程式設計(Asynchronous programming) 或是簡單的稱之為 async,它是一種並發程式模型(concurrent programming model),其目的就是讓多個任務能同時在作業系統的執行緒上執行,並透過 async/.await 保留同步。
Thumbnail
非同步程式設計(Asynchronous programming) 或是簡單的稱之為 async,它是一種並發程式模型(concurrent programming model),其目的就是讓多個任務能同時在作業系統的執行緒上執行,並透過 async/.await 保留同步。
Thumbnail
為什麼需要非同步? 我們在「【Web微知識系列】 Web Workers」有介紹到在瀏覽器可執行腳本Javascript環境底下如何完成非同步的操作, 主要是為了讓任務更有效率的進行, 不會因為一個非常耗時的工作堵塞住整個服務, 導致無法服務他人的窘境。 大家應該經常在餐廳裡會看到服務員協
Thumbnail
為什麼需要非同步? 我們在「【Web微知識系列】 Web Workers」有介紹到在瀏覽器可執行腳本Javascript環境底下如何完成非同步的操作, 主要是為了讓任務更有效率的進行, 不會因為一個非常耗時的工作堵塞住整個服務, 導致無法服務他人的窘境。 大家應該經常在餐廳裡會看到服務員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