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熹宗實錄》看天啟帝前期的治國方式和性格-以聖旨和上諭為中心-5.遼東戰事-熊廷弼的起廢(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人不為用,其所用者,率敗遼者也。」熹宗顯然也又些厭煩熊廷弼和朝臣們的口水戰,不在於批示中明確支持經略,而是都交給相關部門和廷議定奪。同時間前後,遼東巡撫王化貞為表達自己作戰的決心,主動以六萬部隊請戰,直搗後金根據地。熊廷弼因為自身的三方布置策以成廢紙,便順水推舟,請求朝廷認可此次攻勢並罷免自己,以免事權不一。

廷議的結果仍然分歧,兵部尚書張鶴鳴呈上的報告便有十三種意見,大多數參與者仍支持維持現狀,令兵部也不敢主張己說,還是把球作給皇帝。熹宗仍然把球踢回去,下旨道:「著吏、兵二部會奏,國家大事當虛心酌處,一力主持,不必過為顧慮,反致疑惑。」經撫之爭仍陷入僵局,女真不再給予明廷更多爭論的時間,正月下旬便發起了攻勢……

2.名存實亡的遼東:

正月初一,後金便在海州集結兵力,準備向南攻取明軍在關外的重鎮廣寧,一月十九日開始包圍邊境要塞西平,西平堡困守兩天後陷落。巡撫王化貞派遣兩位總兵祁秉忠和劉渠前去援救,與後金在沙嶺決戰,由於參將孫得功等人甫接戰擊潰逃,明軍主力被殲滅。

當時聽聞前線軍情緊急,天啟皇帝於二十一日、二十二日連下兩道上諭給兵部,指示加強防禦部署和軍事高層文官調動,並強調降對於有功人員給予重賞,可見其對遼東之重視,可惜於事無補。

後方的廣寧人心惶惶,參將孫得功眼看堅守無望,便計劃生擒王化貞,以廣寧城迎翔女真人。王化貞僥倖逃出廣寧城,路上碰到前來救援的熊廷弼,廷弼眼看大勢已去,便沿路焚燬可得軍事物資,護送遼東軍民退回山海關。至此離薩爾滸之戰短短四年,明朝經營二百餘年的遼東已全數淪陷。

3.熊王二人的下獄和會審:

為了收拾殘局和穩定軍心,除了兵部尚書張鶴鳴自請視師至山海關外,同時亦下旨命熊廷弼:「封疆失守,熊廷弼罪將何辭?姑准戴罪守関,立功自贖。」但此旨似為首輔葉向高所擬,他在同時寫給熊廷弼的信中寫道:

…鄙意欲即即以守關委門下,而人言不同,又因方直指(御史方震孺)有關外當守之說,故復以出關為言。…門下若蚤出一疏,毅然擔承,而不徒爭于口舌之間,則諸左袒者猶可已有辭… -《後綸扉尺牘》卷二

葉向高稍早於致書順天巡撫李瑾的信中道出熊廷弼的處境不樂觀:「…揆之國法,總無生路,惟聞逆酋以渡河而歸,則乘此機會誓死出關,亦可贖罪,是明旨開以一生路也。如其不能,則言者益多,誰能庇之?」指出熊廷弼唯有出關收復失土,否則難逃一死的下場。

然而至二月十三日,熹宗便改變心意,下令逮捕王化貞,熊廷弼解職回鄉,等待勘問結果發落,但他亦選擇留在北京等待結果。四月一日,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會審熊、王二人功罪,《兩朝從信錄》有簡短記載審問內容,但也是熊王兩人互相推託罪則而已。四月十七日,三法司長官們聯名上報會審結果:

…王化貞受命於敗軍之際,廣寧危若纍卵,隻乎撐持八閱月,人誰不憐之?…聲聲立戰,賊尚在百里之外而棄廣寧如敝屣…化貞有憂國之心而無謀國之智;有吞胡之志而無㓕胡之才…若熊廷弼才識氣魄睥睨一世,往年鎮遼而遼存,去遼而遼亡,關係匪輕…虜騎一來,錯愕不知所出,飛檄催戰,盖曰勝可以成吾之名,敗亦可以驗吾之言也…廷弼試捫心一思,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廷弼少及於寬政,不惟無以服天下萬世之心,恐無以服楊鎬、袁應泰之心矣… -《明熹宗實錄》卷二十一

可見兩人喪城辱國,又無寸功可贖,自然皆依照死罪論,《兩朝從信錄》記載熹宗批示:「熊廷弼控制無方,王化貞棄城不守,以致河西失陷,內地震驚。且當封疆多事,正中外觀望之日,情罪即殊,法難懸異,會同覆審既明,俱依擬。」同意三法司的判決,判處死罪,先囚禁等待行刑。接下來數月,當時抨擊熊廷弼而受貶謫降調之馮三元等人,熹宗下令他們官復原職。

4.傳首久邊和平反:

之後的政爭中熊、王二人屢次收到牽連,但真正影響二人命運的當屬閹黨和東林黨的政爭,隨著天啟四年年中後逐漸變得白熱化,東林黨人楊漣等人開始大力攻擊魏忠賢,閹黨便羅織熊廷弼交接東林,甚至貪汙受賄,熊廷弼終究於天啟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在北京西市處死,首級被傳首九邊,並且追討贓銀十七萬兩。直到崇禎繼位,魏忠賢倒台,熊廷弼終被平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淵閣
8會員
44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文淵閣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晚明重臣楊嗣昌的戶部生涯和考成法討論。
2025/02/22
晚明重臣楊嗣昌的戶部生涯和考成法討論。
2025/01/20
明代思想家楊東明的社會慈善事業。
2025/01/20
明代思想家楊東明的社會慈善事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4453 這是國共三大決戰徐蚌會戰國民黨軍最高指揮官劉峙的戰時日記   (1)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國軍的黃百韜軍團因接應西撤友軍而成為共軍首先分割包圍對象,會如此是因為當時59軍與77軍
Thumbnail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4453 這是國共三大決戰徐蚌會戰國民黨軍最高指揮官劉峙的戰時日記   (1)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國軍的黃百韜軍團因接應西撤友軍而成為共軍首先分割包圍對象,會如此是因為當時59軍與77軍
Thumbnail
大唐粉飾太平之際,突厥人發起了奇襲。 有志於太子之位的李世民,安排了謀略以爭功,卻不料掉入敵人的陷阱……這場山西大敗,對於李世民的將來,是危機?還是轉機?
Thumbnail
大唐粉飾太平之際,突厥人發起了奇襲。 有志於太子之位的李世民,安排了謀略以爭功,卻不料掉入敵人的陷阱……這場山西大敗,對於李世民的將來,是危機?還是轉機?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武德六年,八月。 東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據丹陽反,僭稱宋王。 李淵將要安排一場「真正」的內部平定戰役。
Thumbnail
武德六年,八月。 東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據丹陽反,僭稱宋王。 李淵將要安排一場「真正」的內部平定戰役。
Thumbnail
駐守太原的尉遲恭,收到突厥將要入侵的消息。同時,也查知城裡來了個面生、操江淮口音的大漢,正在挑撥百姓。 先安內,再攘外。尉遲恭帶兵抓拿奸細,卻不料對方竟是勇猛無雙之輩。 既如此,手底下見真章!
Thumbnail
駐守太原的尉遲恭,收到突厥將要入侵的消息。同時,也查知城裡來了個面生、操江淮口音的大漢,正在挑撥百姓。 先安內,再攘外。尉遲恭帶兵抓拿奸細,卻不料對方竟是勇猛無雙之輩。 既如此,手底下見真章!
Thumbnail
每一個「非禪讓」的王朝末年,崩盤基本體現在哪上呢? 基本體現在財政上。 能征上來的稅越來越少,花出去的開銷越來越大,消耗你的勢力越來越多。 最終,王朝破產了。 東漢的最終覆滅,也是如此。 前面我們說了東漢的軍事開國、冰期和外交、官僚仕途組織、外戚、士族與宦官,基本上將這個普通人學歷史時非常
Thumbnail
每一個「非禪讓」的王朝末年,崩盤基本體現在哪上呢? 基本體現在財政上。 能征上來的稅越來越少,花出去的開銷越來越大,消耗你的勢力越來越多。 最終,王朝破產了。 東漢的最終覆滅,也是如此。 前面我們說了東漢的軍事開國、冰期和外交、官僚仕途組織、外戚、士族與宦官,基本上將這個普通人學歷史時非常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