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立博物館、延平郡王祠:和臺南這座城市一起呼吸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南市立博物館,記得那裡以前是鄭成功文物館,就在延平郡王祠的園區裡面;臺南女中的旁邊,附近還有一間Eva伊娃冰淇淋泡芙,只能外帶,不能內用,非常好吃,外皮酥酥脆脆裡面的冰淇淋餡料入口即化,買了後可以坐在延平郡王祠的公園吃。

臺南市立博物館外觀。20240604作者拍攝。

臺南市立博物館外觀。20240604作者拍攝。

臺南市立博物館外觀。20240604作者拍攝。

臺南市立博物館外觀。20240604作者拍攝。

進臺南市立博物館裡頭小小的,卻能感覺到展覽用心的、慢慢的講述臺南這座城市的故事,臺南市立博物館常設展為「自造臺南:我們的歷史Creating Tainan : Our History 」。

臺南市立博物館常設展「自造臺南:我們的歷史Creating Tainan : Our History 」入口。

臺南市立博物館常設展「自造臺南:我們的歷史Creating Tainan : Our History 」入口。


走到展廳的最後一個單元,開闊的空間擺了兩張沙發椅,落地窗外就是老榕樹,空間有種通透感,給人很舒服、自在的感覺,就和臺南散發著氣息一樣。輪播著歌手謝銘祐〈行〉,靜靜聽著真的會感動。謝銘祐〈行〉也是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在閉館時會播放的歌。


窗戶上還印著謝銘祐〈行〉的部分歌詞。

窗戶上還印著謝銘祐〈行〉的部分歌詞。

轉彎遶角 攏嘛家己跟家己輸贏
夢一大片 拖著半路阮長長的影
好額散赤 好命還歹命
路還真遠 阮憨憨阿行

也是因為這個展覽,我認識到另外一首歌,播放的是阿雞GLOJ〈臺南的歌是啥〉。

raw-image

走吧。來去和老樹一起呼吸,走到博物館外認識臺南的歷史。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來到延平郡王祠,發現還隱約找得到日本神社的痕跡。

讓我想到教我歷史的一位老師,說過一句我認為在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時,很重要的話「空間是永遠不變的實體」

清領時期沈葆楨奏准建祠為開山王廟,經日治時期改建為開山神社,至民國52年時重建為延平郡王祠(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

不管如何因統治政權的改變而修建建築,都是在同樣的這個空間。

空間是永遠不變的實體。

「不同的統治者希望人們所景仰著的對象也許不同,這裡確實是屬於神的場域。」

我在延平郡王祠忽然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鳥居之笠木與鳥木、散落在園區的石燈籠,這裡有一種時代的拼湊感。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園區裡有一棵據說樹齡約八十年的樟樹,周圍鋪著小石頭,坐在樹下吹風涼涼的好舒服呀(可能是臺南的陽光燦爛到讓人流汗,常常都熱得很爽快!)。

非常有活力的樟樹爺爺,真的很有精神呢,來到延平郡王祠也請記得來看看他。

樟樹爺爺大概也是見證了延平郡王祠的改變吧,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看著來這邊參拜的人們。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樟樹爺爺真的很有活力呢。2024/5/6作者拍攝

樟樹爺爺真的很有活力呢。2024/5/6作者拍攝

牌子上寫著樟樹爺爺約八十歲了。2024/5/6作者拍攝。

牌子上寫著樟樹爺爺約八十歲了。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2024/5/6作者拍攝

關於延平郡王祠的歷史介紹,現場的介紹或網路上都有很多資訊了。我只是想好好把在這個空間當下的感受,好好地紀錄下來,然後把這些美好分享給你。

3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