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特展現正展出中!一個油畫初學者臨摹17世紀荷蘭靜物畫,畫家楊‧彼特‧布魯赫爾的作品。作畫步驟分享

奇美特展現正展出中!一個油畫初學者臨摹17世紀荷蘭靜物畫,畫家楊‧彼特‧布魯赫爾的作品。作畫步驟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我的臨摹版本

這是我的臨摹版本

奇美博物館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特展正在展出中,為了要來臨摹靜物畫,我也去好好看了這檔展覽(整體而言覺得是值得的!展示的原作豐富)。並且最後挑選了Still Life with Flowers這幅作品來臨摹。(現場不能用油畫臨摹喔!只能鉛筆)。看了現場作品後,我買了一個印有這幅畫資料夾,回到工作室慢慢畫。

臨摹過程,好克難的在宿舍畫。

臨摹過程,好克難的在宿舍畫。


以下提供這幅作品的基本資訊。

作品中文名稱Chinese Title

花卉靜物

作品英文名稱English Title

Still Life with Flowers

作者中文姓名Artist (Chinese Name)

楊‧彼特‧布魯赫爾

作者原文姓名Artist

Jan Pieter BRUEGHEL

國籍Nationality

法蘭德斯 (Flemish)

生卒年Artist Dates

1628-1664/1684

年代Date Made

年代不詳 (undated)

材質Medium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尺寸Dimensions

59.5 x 43.4 公分 (cm)

典藏編號Accession Number

0012415

資料來源:奇美博物館數位典藏系統

第一步驟:底色打稿。

第一步驟:底色打稿。

第二步驟

第二步驟

第二步驟開始有點不太精細,難的地方在於這張油畫底色比較深(17世紀作品底色許多都是褐色調)上底色後就開始看不到草稿啦,崩潰QQ

第三步驟,也是信心開始崩壞的步驟哈哈,有學姊安慰我,看起來很當代。我才鼓起勇氣繼續畫下去。

第三步驟,也是信心開始崩壞的步驟哈哈,有學姊安慰我,看起來很當代。我才鼓起勇氣繼續畫下去。

第四步驟,老師建議我花瓶可以再多加琢磨一下。

第四步驟,老師建議我花瓶可以再多加琢磨一下。

階段性完成,畫完的時候我好感動喔><

階段性完成,畫完的時候我好感動喔><

油畫真的是很有魅力的媒材,想好好繼續學下去。

為什麼這麼多幅作品,我會選擇了它呢?因為我很喜歡那種盛開和枯萎並存的美感。據說這樣的靜物畫主題,畫入枯萎的花朵,是為了提醒人們時間的寶貴,還有時間流逝的必然。這個概念我很喜歡呢。

中間還有帶去學校請教老師好多次。感覺很像我的孩子!可愛的孩子

中間還有帶去學校請教老師好多次。感覺很像我的孩子!可愛的孩子



avatar-img
Deer Fine Art:看得到海的房間
7會員
19內容數
踏上成為藝術家的。「努力」也能是種才能的吧。師大美術系研究所努力學習中。藝術家能夠創作出一朵花、一片海、一個內心寧靜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介紹Hiroshi Senju千住博的畫作《Waterfall on Colors》,描述畫作的色彩、構圖、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以及畫作背後的創作背景與心境。
2023年,去年了我一共去了澎湖兩次。一次是在夏天,2023年的六月,前面幾天和朋友一起旅遊,後面留下來自己看了人去第一次的澎湖花火節,好燦爛啊。沒想到2023年12月剛好有一個數位發展部的計劃,我又去出差旅遊了。想說時隔一年還是印象深刻,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第一次見識到澎湖的冬天,真的名不虛傳的風大
2015年9月21日下午6:21分,我站在天橋上拍下這張照片。 從台南上台北念書的我,因為不擅交際,也不太擅長講出心裡的話,女一舍灰灰的、空間很小、六個女生睡一間房。我下課後很快就找到一個方式,就是從師大散步到大安森林公園,總會經過這座天橋。 事隔多年,今天上研究所後,才知道這座天橋的名子。
介紹Hiroshi Senju千住博的畫作《Waterfall on Colors》,描述畫作的色彩、構圖、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以及畫作背後的創作背景與心境。
2023年,去年了我一共去了澎湖兩次。一次是在夏天,2023年的六月,前面幾天和朋友一起旅遊,後面留下來自己看了人去第一次的澎湖花火節,好燦爛啊。沒想到2023年12月剛好有一個數位發展部的計劃,我又去出差旅遊了。想說時隔一年還是印象深刻,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第一次見識到澎湖的冬天,真的名不虛傳的風大
2015年9月21日下午6:21分,我站在天橋上拍下這張照片。 從台南上台北念書的我,因為不擅交際,也不太擅長講出心裡的話,女一舍灰灰的、空間很小、六個女生睡一間房。我下課後很快就找到一個方式,就是從師大散步到大安森林公園,總會經過這座天橋。 事隔多年,今天上研究所後,才知道這座天橋的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