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該怎麼選購手機,買什麼規格才不是智商稅?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個最大的區隔線,手機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是最直接跟我們接觸的,如果你是蘋果用戶,而且你的耳機,平板,手錶,電腦等。都是蘋果的,那你可能已經被蘋果綁架了,那就直接選蘋果,其他人的選擇就比較大,但是可能會有選擇困難症!

手機容量大(ROM),是不是智商稅?

沒錯,這可能是最大的智商稅,其實相對於手機容量,不論是蘋果陣營的iCloud雲端或是Google的雲端硬碟,都很划算,你可以不用買這麼大的手機容量,又可以享用雲端硬碟的好處。

  1. iCloud雲端費用:200GB:NT$ 90,2TB:NT$ 300
    如果你200GB的容量,一年只要1080元,而就算你是5年才換一隻手機的人,也才花費5400而Iphone 256GB升級到512GB,這一跳要NT$7000,所以並不划算!
  2. Google雲端費用:100GB:NT$ 65,2TB:NT$ 330
    這個方案,跟安卓(Android)手機就比較不利,一來安著手機,用最貴的三星S24來看,256GM升級到512GB,是NT$4000,便宜Iphone不少,而Google雲端只有100GB,雖然一年只要780,用5年是3900,但是確實少了一半以上的容量,所以我覺得安卓(Android),投資容量,相對蘋果划算!

結論是,蘋果的手機,完全沒有必要花錢去升級容量,個人認為,你的手機本身有256GB就很夠用了(但再低就不適合用三到四年),除非你是重度的影片工作者,不然買更大的容量就是智商稅!

而安卓手機,買容量先對划算,但是我也不建議買超過256GB,因為他沒有蘋果耐用,而雲端可以跟這換手機走,手機本身的容量,當你換手機時,經濟價值就沒有了!

每次買手機,該不該直上頂規?(Pro又Max ,Plus 又 Ultra)

這裡我要用兩種手機使用習慣,來好好的分析

  1. 正常2~3年淘汰型的:
    除非你要拍超遠的照片或影片,你完全可以不用買最頂規,因為3年完全夠用,買到最頂規格只是信仰費!
  2. 釘子戶沒壞不換的:
    那你就可以考慮買頂規,畢竟頂規,除了規格以外,常常很多如保護殼的配件(尤其安卓),不是頂規2~3年就沒賣了,而且通常較好的規格,也能讓你撐得比較久!

最划算又兼具耐用性的買法!

我建議"明年再買,用上3年",比方說,現在是Iphone 15 最新的發表年,你可以去買新的Iphone 14,免去第一年最貴的折價,然後再用3年,等Iphone 18時,再去買Iphone 17,這是我認為最經濟,然後手機用起來,又完全不會不夠力的選擇!

最後該選大銀幕,小銀幕,摺疊螢幕,這些都回到你個人使用,像我喜歡小螢幕,對我來說手機應急而已,處理工作跟寫作還是回電腦,如果格友都用手機寫文章,那大螢幕更適合你!

最後記得,手機買太便宜導致常常要換,或買貴在容量上,都是智商稅你們還有什麼心得嗎?歡迎跟我分享!希望你們喜歡,我一改風格,這篇輕鬆的文章。

149會員
202內容數
這專欄主要是學習成長的專題,內容有我諸多的學習與思考。主要啟發我的素材有科技業的工作經驗,台灣與美國兩個商學院的學習心得分享,以前看過的好書與得到App,最後是我財經講師的一點投資淺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