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
含有「Z世代」共 22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李嘉賓的沙龍
2025/11/24
中國的認知作戰三個視角(台灣/日本/全球)
三個視角(台灣/日本/全球) 的: 🟥 第一視角:台灣篇 🌕《白居易版》——台灣視角 中國治臺,多用心術。 或以假消息亂民心, 或以網路挑人怒, 或以經濟作威脅, 或以戰機示張揚。 其意不在戰, 在使臺人自亂。 使其疑美、疑日、疑政府, 終至疑己。 然臺人歷百年風浪, 見多、習多、心
#
人類
#
傷害
#
結構
1
留言
Zeseri 捷思艾瑞
2025/11/24
為何現代人越來越愛吵架?別讓無法同理,成為你與世界為敵的原因
現代社會的極化現象日益嚴重,無論是左右派系、世代差異、勞資對立,還是貧富差距,各種立場之間的隔閡似乎越來越深。在我理想的狀態下,這些對立面之間應該存在著連結兩端的橋樑。 我常想,如果有一個溝通師的角色,能夠調解雙方在理解與思想上的差異,會不會好一點?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理想主義,因為要將雙方立場完
#
社會觀察
#
世代溝通
#
極化
7
留言
單身交友愛情導航
2025/11/19
談戀愛需要前任推薦?上海女推薦前男友給閨蜜順利結婚
近年來,「內推前任」在Z世代群體中引發熱議,甚至真的有成功案例。我們一起來解析,這股潮流為何興起,又隱藏了哪些值得反思的點。 什麼是「內推前任」?
含 AI 應用內容
#
單身
#
Z世代
#
感情
16
留言
那些關於人際關係 心理學 科技的觀點
2025/11/18
The Best Apps for Dating in 2026 Outcome-First Offline-Smart
An AI social app that seats tables of six for a weekly brunch meetup, offering a modern offline dating alternative and a simpler way to meet people
#
交友軟體
#
週末
#
軟體開發
1
留言
李建勳Jaysen
2025/11/12
雇主品牌不是人資的事,是CEO的「產品策略」
你是不是也面臨一樣的問題:人越來越難找,尤其是Z世代,根本看不懂他們在想什麼。你開的薪水不比別人低,福利品項也逐年增加,但履歷表就是少得可憐,好不容易找來的人,待不久又走了。
#
李建勳
#
行銷策略
#
大管仲
喜歡
留言
李建勳Jaysen
2025/11/12
【雇主品牌】餐飲零售業CEO:Z世代留不住?因為你的「晉升地圖」比手遊還無聊
你是不是正盯著POS機的後台報表? 你關心來客數、客單價、毛利率。但你最頭痛的,恐怕是另一個數字——「離職率」。 你的人資部門每天都在104上撈履歷,店長每天都在喊缺人。你好不容易把一個新人教會了SOP,他三個月就跑了,甚至跑去對面當外送員。 你抱怨Z世代是草莓族、沒有責任感、吃不了苦。 我
#
李建勳
#
行銷策略
#
大管仲
喜歡
留言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2025/11/11
當忙碌變成表演,Z世代在演誰的人生?
職場修練日誌|#168篇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談到 Z 世代在辦公室「裝忙」的現象。 開始我笑了,因為那畫面太熟悉: 螢幕上開著報表,耳機裡其實是 Spotify;滑鼠不斷點,但思緒早已飛到別的地方。 但仔細一想,這件事其實一點也不滑稽。 Z 世代是疫情中長大的職場世代,他們的「入行」經驗,
#
Spotify
#
職場
#
Z世代
2
留言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2025/11/10
當只有努力還不夠時,補能量也許是另一種修煉
職場修練日記|#166篇 <> 當我們面對那些無法掌控、不確定的事情時,會選擇用什麼方式讓自己安定下來呢? 有人去廟裡拜拜、求神問卜,希望神明給個方向;也有人喜歡配戴能量石、水晶或天珠,期待透過這些物品補足自己的能量。 這些做法其實流傳已久,至今仍被許多人使用。或許正因為「有用」,但那個「用
#
職場
#
自由
#
籌碼
喜歡
留言
Baozilla, Let's go!
2025/11/10
🐳 寶寶吉拉科技日報 🐳 | 2025年11月10日
📊 半導體產業 台積電 10 月營收再創單月新高,累計前十個月營收超越 2024 全年 關鍵字: 台積電、營收新高、先進製程、海外擴張、毛利率稀釋 內容摘要: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交出亮眼成績單,10月份營收達新台幣3,674.73億元,較9月增加11.0%,年增16.9%,創下單月歷史新
#
方格新手
#
內耗
#
創作自由
3
留言
J個觀點-聊職場、談生活、說科技
2025/11/09
品牌的溫度:為什麼人會愛上一個品牌,而不只是產品
一、引言:顧客,其實愛的是感覺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品牌讓人一看到就覺得親切?你不一定每天都買它的東西,但只要看見那個Logo、聽見那句熟悉的廣告詞或音樂節奏,心裡就會冒出一種溫柔的熟悉感。這就是所謂的「品牌溫度」。顧客其實不是只在買產品,而是在買「感覺」──那種被理解、被陪伴、被共鳴的感覺。 當
#
品牌
#
消費者
#
顧客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