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緣心。顛倒想。不迷。不取。不動。

sunnielei-avatar-img
發佈於往內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如果你是安住在真如,生命就沒有好壞,它只是個影像而已。但是你開始仁者心,這個世界就跟著,生死業力、宇宙萬法也就開始,生命就變成了二分法,有好的、有壞的--有些東西你會起貪慾去追求,有些東西你會起瞋心去排斥,這是業力的問題。

raw-image

第二個,你會產生錯誤的想像。

業力給你的種種景象跟感受,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是你會生起顛倒想,認為應該去追求,這個對生命是好的。然後過去的宿業,一旦跟顛倒想結合起來,你就造罪了。怎麼辦呢?《楞嚴經》是怎麼去對治攀緣心

《楞嚴經》是認為:業力所變現的這一部分,我們沒辦法改變;哪些人會對你比較好、哪些人會討厭你,這一部分你沒辦法改變。釋迦牟尼佛身為佛陀,他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他的家族要被滅亡的時候,佛陀也沒辦法改變,他用神通力阻止琉璃王不要去殺害他的家族,也沒有辦法,這是業力。

但是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他不起顛倒想,所以我們的目的不是在消除業力這一塊,而是消除你的顛倒想。《楞嚴經》提出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身,意思是說:當我們今天遇到人事的問題時,是先啟動慧身--不迷

你要先觀照這個景像是本來沒有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雖然這個人跟你講一些不好聽的話,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所以上等人直接從不迷下手,從生死業力中通過去,這個業就消了。 但是,要像上等人不迷,不容易,完全靠智慧化解問題的人不多,那怎麼辦呢?>>不取

你要我不迷惑我做不到,我明明看他罵我是真的,那就不要取--不要住在上面。就算這個影像是真的,但我不住,即便你罵我是如此的真實、你傷害我也是如此的真實,我可以選擇不要把心住在上面,我可以去祈禱、念佛、去想一些未來光明的事情,透過無住啟發定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果你的智慧、禪定都薄弱,智慧的觀照也薄弱、禪定的安住力也薄弱,你又取著了,那麼最後的底線就是戒身了--不動,不要亂動!雖然我現在心裡很氣,但是我先不動,靠持戒的功德來收攝自己的煩惱

所以《楞嚴經》是先啟動慧身--不迷,如果這個防線被破壞了,就用定身--不取,不取又被煩惱破壞了,就用戒身--不動。所以持戒是整個身口意的最低防線,如果連不動也被破壞了,那就失敗了!這是《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如果「無我」,那麼是誰在輪迴?

修行當然就是對『我』的一種反觀,在靜默的觀想中將自己剝離,
剝離成一滴一滴的血液、一根一根的髮絲、一截一截的骨骼、一段一段的記憶,
當一切剝離殆盡,自會發現所謂的『我』不過是空無一物。

某天有個人心血來潮,看準了淡水線上熙來攘往的人群,決定用TNT炸藥讓迷途眾生早日解脫凡塵,往生極樂,於是轟然巨響,把上班族、菜市場大媽、科技新貴、職業軍人、高中生和清道夫一起萬物平等的炸成一灘肉泥,讓他們回到粒子分散聚合的本真狀態,這個人是否有罪?判他死也不過是和那些被炸死的人一樣回到粒子分散聚合的本真狀態...

到了法庭上,我可以和法官說,因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我」不過是基本粒子的聚合與分散,那些我殺的人也不過是基本粒子的聚合與分散,那些粒子組成的「我」,也就是五蘊,不斷的生滅,因此沒有一個時刻有一個完整的「我」存在前一刻的我更不是後一刻的我,因此並沒有一個「我」殺了人。而且,生命有漏皆苦,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不過都是永劫般的輪迴,倒不如就讓我幫助他們物理涅槃,往生淨土,豈不美哉?

好險方丈不能當法官。佛教,做為一個哲學流派,自然有它無法自圓其說的部分。這些矛盾,很讓歷代佛教內部優秀的思想家們感到苦惱。如果「無我」,那麼是誰在輪迴?到底是一個一個基本粒子往生極樂了呢,還是一團完整的「人」往生極樂?

raw-image

尤其佛家講放下。真不知道當歹徒侵門踏戶,舉著槍,把自己多年奮鬥的積蓄洗劫一空的時候,有多少人可以像洪應明一樣在《菜根譚》裡笑瞇瞇的說:「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窗外雲捲雲舒」。反正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薩波達王割肉餵鷹,慈悲喜捨,連命都可以不要,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點損失又算什麼呢。

然而最要命的問題是,如果錢可以不要,為了維持佛法的邏輯一致性,老婆被玷污了是不是也要放下?小孩被殘殺了是不是也要放下?房子被一把大火燒了是不是也要放下?《大般涅槃經》認為佛自在心中,但一個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一動也不動的無情之人,說是成佛,和成為一粒石頭有什麼不同?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4/05/22
真理會被普世追求的思想共同看見。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4/05/22
謝謝 sunnie 的分享,是我至今接觸到最易懂的「戒定慧」詮釋。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93會員
782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你的靈魂作為人類 【序幕:被觀察的自我】 你正在咖啡館角落敲打筆電,指尖懸在觸控板上的瞬間,忽然意識到—— 隔壁桌的陌生人正盯著你挖鼻孔的手指。身體彷彿突然變成展覽品,而「你」退到了某個更深的維度。 科學唯物論說「他人能看見你」,但此刻你明白: 真正被看見的只是意識投射的軀殼,就像電影院銀幕上
Thumbnail
2025/04/19
你的靈魂作為人類 【序幕:被觀察的自我】 你正在咖啡館角落敲打筆電,指尖懸在觸控板上的瞬間,忽然意識到—— 隔壁桌的陌生人正盯著你挖鼻孔的手指。身體彷彿突然變成展覽品,而「你」退到了某個更深的維度。 科學唯物論說「他人能看見你」,但此刻你明白: 真正被看見的只是意識投射的軀殼,就像電影院銀幕上
Thumbnail
2025/04/10
這世界早就病了,病在安穩的表象、病在過度包裝的溫和與和平、病在習慣了「看似民主卻空洞無力」的假惺惺。病在「得了便宜還賣乖」。他不是總統,他是一台業力彰顯機,把人類的恐懼、自私自利、矯揉造作、傲慢…放大再放大。 從靈魂深處被這個人震出裂縫的那一面說起。川普之亂,背後是帶有靈性意義的。他的靈性意義是一
Thumbnail
2025/04/10
這世界早就病了,病在安穩的表象、病在過度包裝的溫和與和平、病在習慣了「看似民主卻空洞無力」的假惺惺。病在「得了便宜還賣乖」。他不是總統,他是一台業力彰顯機,把人類的恐懼、自私自利、矯揉造作、傲慢…放大再放大。 從靈魂深處被這個人震出裂縫的那一面說起。川普之亂,背後是帶有靈性意義的。他的靈性意義是一
Thumbnail
2025/04/04
離火運 離火運釐清與術語定義 1. 核心概念 **離火運**是中國傳統曆法與玄學體系「三元九運」理論中的第九運(2024-2043年),以《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為核心象徵,其五行屬火,主導未來20年的氣運週期。 2. 技術術語解析 | 術語 | 定義 | 關聯延伸 |
Thumbnail
2025/04/04
離火運 離火運釐清與術語定義 1. 核心概念 **離火運**是中國傳統曆法與玄學體系「三元九運」理論中的第九運(2024-2043年),以《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為核心象徵,其五行屬火,主導未來20年的氣運週期。 2. 技術術語解析 | 術語 | 定義 | 關聯延伸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楞嚴經》開篇就講如何找心,因為找到「心」,也就等於在成佛的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認真學習《楞嚴經》的人,不會在學佛的路上走偏,更不會落入邪道,能夠穩妥地依循佛陀教示,穩步前進,直至成佛。所以,魔才會視《楞嚴經》為「眼中釘」,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滅《楞嚴經》。
Thumbnail
《楞嚴經》開篇就講如何找心,因為找到「心」,也就等於在成佛的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認真學習《楞嚴經》的人,不會在學佛的路上走偏,更不會落入邪道,能夠穩妥地依循佛陀教示,穩步前進,直至成佛。所以,魔才會視《楞嚴經》為「眼中釘」,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滅《楞嚴經》。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Thumbnail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