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緣心。顛倒想。不迷。不取。不動。

sunnielei
發佈於往內的旅程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如果你是安住在真如,生命就沒有好壞,它只是個影像而已。但是你開始仁者心,這個世界就跟著,生死業力、宇宙萬法也就開始,生命就變成了二分法,有好的、有壞的--有些東西你會起貪慾去追求,有些東西你會起瞋心去排斥,這是業力的問題。

raw-image

第二個,你會產生錯誤的想像。

業力給你的種種景象跟感受,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是你會生起顛倒想,認為應該去追求,這個對生命是好的。然後過去的宿業,一旦跟顛倒想結合起來,你就造罪了。怎麼辦呢?《楞嚴經》是怎麼去對治攀緣心

《楞嚴經》是認為:業力所變現的這一部分,我們沒辦法改變;哪些人會對你比較好、哪些人會討厭你,這一部分你沒辦法改變。釋迦牟尼佛身為佛陀,他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他的家族要被滅亡的時候,佛陀也沒辦法改變,他用神通力阻止琉璃王不要去殺害他的家族,也沒有辦法,這是業力。

但是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他不起顛倒想,所以我們的目的不是在消除業力這一塊,而是消除你的顛倒想。《楞嚴經》提出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身,意思是說:當我們今天遇到人事的問題時,是先啟動慧身--不迷

你要先觀照這個景像是本來沒有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雖然這個人跟你講一些不好聽的話,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所以上等人直接從不迷下手,從生死業力中通過去,這個業就消了。 但是,要像上等人不迷,不容易,完全靠智慧化解問題的人不多,那怎麼辦呢?>>不取

你要我不迷惑我做不到,我明明看他罵我是真的,那就不要取--不要住在上面。就算這個影像是真的,但我不住,即便你罵我是如此的真實、你傷害我也是如此的真實,我可以選擇不要把心住在上面,我可以去祈禱、念佛、去想一些未來光明的事情,透過無住啟發定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果你的智慧、禪定都薄弱,智慧的觀照也薄弱、禪定的安住力也薄弱,你又取著了,那麼最後的底線就是戒身了--不動,不要亂動!雖然我現在心裡很氣,但是我先不動,靠持戒的功德來收攝自己的煩惱

所以《楞嚴經》是先啟動慧身--不迷,如果這個防線被破壞了,就用定身--不取,不取又被煩惱破壞了,就用戒身--不動。所以持戒是整個身口意的最低防線,如果連不動也被破壞了,那就失敗了!這是《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如果「無我」,那麼是誰在輪迴?

修行當然就是對『我』的一種反觀,在靜默的觀想中將自己剝離,
剝離成一滴一滴的血液、一根一根的髮絲、一截一截的骨骼、一段一段的記憶,
當一切剝離殆盡,自會發現所謂的『我』不過是空無一物。

某天有個人心血來潮,看準了淡水線上熙來攘往的人群,決定用TNT炸藥讓迷途眾生早日解脫凡塵,往生極樂,於是轟然巨響,把上班族、菜市場大媽、科技新貴、職業軍人、高中生和清道夫一起萬物平等的炸成一灘肉泥,讓他們回到粒子分散聚合的本真狀態,這個人是否有罪?判他死也不過是和那些被炸死的人一樣回到粒子分散聚合的本真狀態...

到了法庭上,我可以和法官說,因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我」不過是基本粒子的聚合與分散,那些我殺的人也不過是基本粒子的聚合與分散,那些粒子組成的「我」,也就是五蘊,不斷的生滅,因此沒有一個時刻有一個完整的「我」存在前一刻的我更不是後一刻的我,因此並沒有一個「我」殺了人。而且,生命有漏皆苦,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不過都是永劫般的輪迴,倒不如就讓我幫助他們物理涅槃,往生淨土,豈不美哉?

好險方丈不能當法官。佛教,做為一個哲學流派,自然有它無法自圓其說的部分。這些矛盾,很讓歷代佛教內部優秀的思想家們感到苦惱。如果「無我」,那麼是誰在輪迴?到底是一個一個基本粒子往生極樂了呢,還是一團完整的「人」往生極樂?

raw-image

尤其佛家講放下。真不知道當歹徒侵門踏戶,舉著槍,把自己多年奮鬥的積蓄洗劫一空的時候,有多少人可以像洪應明一樣在《菜根譚》裡笑瞇瞇的說:「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窗外雲捲雲舒」。反正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薩波達王割肉餵鷹,慈悲喜捨,連命都可以不要,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點損失又算什麼呢。

然而最要命的問題是,如果錢可以不要,為了維持佛法的邏輯一致性,老婆被玷污了是不是也要放下?小孩被殘殺了是不是也要放下?房子被一把大火燒了是不是也要放下?《大般涅槃經》認為佛自在心中,但一個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一動也不動的無情之人,說是成佛,和成為一粒石頭有什麼不同?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raw-image


65會員
549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開始享受獨處,培養獨處的能力,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將事物轉化為正面經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與走進你的心裡的信息共鳴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只有時間能訴說未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70姥姥。AI 動漫夢🎧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隨緣不要攀緣心有所求就會苦,就會患得患失,無欲無求就會清淨自在,得與不得皆不上心。 有一些人為了得到利益、得到友情、得到財富,明明沒有緣份、沒有共業、沒有宿世糾結,卻故意去創造緣份、攀求緣份,為自己創造利益的同時也變出新的共業來。比如,攀緣得來的投資皮草機會,賺到大筆的利潤,也賺到大筆的殺業,好壞都要一起
Thumbnail
avatar
吳柳蓓
2023-12-10
凡夫該如何降伏攀緣心?《楞嚴經》提供了三個法門我們的五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詐騙集團和邪魔妖眾,如同電腦駭客,才能借著這些漏洞和缺陷,修改參數,進而在我們的靈識植入病毒,讓我們生起攀緣心,成為癮奴或傀物,墜入「結界型地獄」。 而且,不管善業惡業,一旦我們有了攀緣心,就一定會喚起生死業力。 因此,想要脫離無止盡的生
Thumbnail
avatar
吳九箴
2023-09-10
佛說,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什麼是攀緣心呢?《楞嚴經》中說,即使阿難是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的重要弟子,因沒有滅盡攀緣心,也會被摩登伽女色誘,差點破戒。 佛又說,攀緣心愈重者,生死業力就愈重。 到底什麼是攀緣心呢?
Thumbnail
avatar
吳九箴
2023-09-03
#063,和美國小,1938|新北貢寮|海洋專題校本課程|潛水攀岩能力|伊帕內瑪的姑娘伊帕內瑪的姑娘#063 和美國小 1938 .. 車子奔馳在台2濱海公路上,我們要往宜蘭奔去。 我喜歡北濱的風景,一面永遠都有海洋的風景,每次開到這邊總把車窗打開聞聞海洋的氣息,不管外頭的氣溫如何。 這天,天氣晴,炎熱。 .. 奇特的,我轉進了龍洞街,豔夏的季節這邊一路是潛水商家,突然我很想去泡泡海水,我把想
Thumbnail
avatar
Claralk C.
2023-08-02
20230118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來炫耀自己~井底之蛙與切老的鈊象情緣~兼談智崴為何不是鈊象第二諸位誤解了【巴菲特】,巴菲特投資觀念的重點在於「選對股票」及「選對時機」,而不是「長期投資」。 以「選對股票」及「選對時機」為前提,「長期投資」才有「複利效應」~也就是「雪球效應」。 至於「存股」,巴菲特這輩子沒說過這個概念:第一、他持股多到足以分散風險;第二、他反對「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3-01-18
脆弱畫室小潘:原來會有人想了解我,也願意給我時間練習(下)小潘來到夢想城鄉2年多,最一開始在畫室,後來也到了木工班,疫情期間,我們對彼此,都有了更多新發現。在木工班,小潘慢慢發現原來工作可以是發揮想像的場域:木工老師教了一個基本原則後,就會放手讓大家嘗試,雖然身體疲憊,小潘卻有了一點成就感,也漸漸對工作夥伴有更多的信任,生出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avatar
夢想城鄉
2022-10-16
愛攀緣,靈界干擾就越來越多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avatar
香港吃貨寶寶
2022-07-07
心不清淨煩惱多,隨意攀緣惹禍端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與各位師兄姐們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經者,『徑』也,為釋迦牟尼佛所指引的一條能讓人生走向光明、明心見性的道路;修行是要自性自渡,佛菩薩是給地圖指引,而路要自己去走。」 憨山大師的《我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avatar
香港吃貨寶寶
2022-04-28
不攀緣,讓一切雲淡風輕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修行,係修心,因心是千變萬化的,故,要內斂,不外攀。」   一切唯心造,相由心生,凡夫心隨境轉,認妄為真,心生煩惱,煩惱為苦,餘生中迷失在念頭苦海直到死去。
Thumbnail
avatar
香港吃貨寶寶
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