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出離心|遠離四種執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遠離四種執著:薩迦派心法基礎證悟教法的最佳指引


📖閱讀筆記

遠離四種執著

  1.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2. 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3. 若執己目的,則失菩提心;
  4. 若執取生起,即失正知見。

若執著世間 則無出離心

為斷三界執 謹記世間患

因此札巴.堅贊教導我們增長厭離世間之真正感受的重要。若不了解三界輪迴的有漏本質,就容易對它產生執著。三界六道眾生的生命本質都是苦,而且苦無所不在。有人或許會說自己是佛法修行者,而事實上卻未真正厭離生死輪迴。爲了出離輪迴,必須捨棄對世間的執著。

若我們總是一直追求自己的名聲、財富、地位、特殊頭銜或更高的職位等,表示仍貪著輪迴的世間。假使說自己已捨離輪迴,只是還有某些小事物無法完全捨棄,這也表示尚未出離世間。若要出離生死輪迴,我們必須捨棄每件事物。

有許多傳統的例子,可讓我們了解世間的真相。當你到某個特別令人厭惡的場所時,一定會想無論如何再也不要回到那個地方。若對生死輪迴抱持這種態度,表示你已生起出離心。

我們也可想像會嘔吐的病人,一看到令人反胃的東西就會忍不住立刻作嘔。你們對輪迴世間也應有這種十分厭惡的感受,而非反受其吸引。再舉個非常恰當的例子,若有人在你面前擺了一坨大便,我想你們一定不會出人意表地拿起它把玩一番!若想藉這種對世間的厭惡感增長出離心,須先了解輪迴的本質。以我們目前的境界還無法一一探尋各式各樣、程度不一的世間諸苦,這些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輪迴的過患到底是什麼?基本上,苦大略可分成三類——苦苦、壞苦與萬法遷流無常的行苦。各種苦都能歸納在此三大類中,眾生可能體驗到的一切苦都能涵括在此三種苦之中。若仔細審思輪迴世間的本質,會發現它完全受此三種苦蹂躪摧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33會員
60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12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2024/01/12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2024/01/11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Thumbnail
2024/01/11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Thumbnail
2024/01/11
出離思維就是出離惡法,出離不善法,出離欲樂。把心從欲樂中抽離出來,投入於善法,這種尋稱為出離思維。
Thumbnail
2024/01/11
出離思維就是出離惡法,出離不善法,出離欲樂。把心從欲樂中抽離出來,投入於善法,這種尋稱為出離思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Thumbnail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Thumbnail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樂,剎那不生欲求心,晝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樂,剎那不生欲求心,晝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