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何《楞嚴經》中說的情想,能決定你來世投生哪一道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境界,出定也時時善護念,不起妄心,不動邪念,那麼,今生色身分解後,必飛升清淨無量光的法界。

近日有讀者來信問,為何情想的力量如此強大呢?

為何這宇宙有六道?這情想和六道到底是誰規定的呢?

這些問題牽涉的範圍很大,恐怕很難在這短短千字文中盡述,日後我會在「六道輪迴,只不過是業力的騙局」一文中有詳盡解說。

在這裡先回答,為何情想的力量如此強大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94 字、14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九箴的覺修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62會員
223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九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凡夫如果沒有足夠因緣,很難覺察到,自己經歷的一切,都只是夢幻泡影。 我未覺醒前也是如此,直到開始覺修,才漸漸從醉夢中醒來,明白自己只是在一個紅塵等級的遊戲平台,所感所受一切,如露亦如電。 然而,每個人的因緣和根器不同,或許有人過去累劫,沒有因緣修行,所以今生無法從醉夢中醒來,但只要有機會多接
友人升官不成反被黑函中傷,被調至冷門單位。 還未覺醒的他,心生憎念,但我反勸他要心存感恩。 他覺得荒謬,這時還要心存感恩,難道要向那個發黑函的人道謝? 我說,不是向那個發黑函的人道謝,而是向老天,向佛菩薩道謝,讓你有這個機會消業障,否則,惡果報一直未至,就沒有機會消除業力存摺的負債,沒機會
友人遭到詐騙,損失了不少錢,他問我,這也算是消業障嗎? 我反問他,受騙後他有何反應? 他說,當然是報警,然後很不甘心,天天悔恨,又氣得要命,一直惡言詛咒對方下地獄。 我告訴他,劫財不一定等於消業,如財被劫後,再次一念無明,起了憎恨心,身語意都不清淨,反而是入魔造惡業,業障更重。
孤單寂寞不是病,沒有藥醫。 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粉絲或財富名氣,儘管你有再絞好的面容,有多少愛慕者,你還是無法逃離孤單寂寞的折磨。 如果那麼多的財富名氣和皮相,家人朋友和愛慕者,都無法讓你免於孤單寂寞的苦,那麼,你該如何做,才能從這孤單寂寞的牢籠中解脫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覺醒,認
我多年前認識的一位朋友,白白淨淨的,五官清秀,是個書法家。 或許他不食人間煙火,有一天他突然找我,說他誤信了好幾年沒聯絡的高中同學,所推銷的直銷商品,拿了他十幾萬元的投資款;如今他發現不對勁,想把錢收回,對方卻不願意,還說這是合法的投資,即使打官司也站得住腳,要我幫忙討回投資款。
從因果業報的層次來說,一個人在賭場賺了錢,比他輸了錢還可怕。 或者,如果一個人中了樂透,或是不停地名利雙收,如果沒有相對的行善佈施,這也是很可怕的事。 為什麼呢? 因為,凡夫的福報是有限的。 古人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才說,福不可享盡。 尤其在你面臨人生重大關
凡夫如果沒有足夠因緣,很難覺察到,自己經歷的一切,都只是夢幻泡影。 我未覺醒前也是如此,直到開始覺修,才漸漸從醉夢中醒來,明白自己只是在一個紅塵等級的遊戲平台,所感所受一切,如露亦如電。 然而,每個人的因緣和根器不同,或許有人過去累劫,沒有因緣修行,所以今生無法從醉夢中醒來,但只要有機會多接
友人升官不成反被黑函中傷,被調至冷門單位。 還未覺醒的他,心生憎念,但我反勸他要心存感恩。 他覺得荒謬,這時還要心存感恩,難道要向那個發黑函的人道謝? 我說,不是向那個發黑函的人道謝,而是向老天,向佛菩薩道謝,讓你有這個機會消業障,否則,惡果報一直未至,就沒有機會消除業力存摺的負債,沒機會
友人遭到詐騙,損失了不少錢,他問我,這也算是消業障嗎? 我反問他,受騙後他有何反應? 他說,當然是報警,然後很不甘心,天天悔恨,又氣得要命,一直惡言詛咒對方下地獄。 我告訴他,劫財不一定等於消業,如財被劫後,再次一念無明,起了憎恨心,身語意都不清淨,反而是入魔造惡業,業障更重。
孤單寂寞不是病,沒有藥醫。 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粉絲或財富名氣,儘管你有再絞好的面容,有多少愛慕者,你還是無法逃離孤單寂寞的折磨。 如果那麼多的財富名氣和皮相,家人朋友和愛慕者,都無法讓你免於孤單寂寞的苦,那麼,你該如何做,才能從這孤單寂寞的牢籠中解脫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覺醒,認
我多年前認識的一位朋友,白白淨淨的,五官清秀,是個書法家。 或許他不食人間煙火,有一天他突然找我,說他誤信了好幾年沒聯絡的高中同學,所推銷的直銷商品,拿了他十幾萬元的投資款;如今他發現不對勁,想把錢收回,對方卻不願意,還說這是合法的投資,即使打官司也站得住腳,要我幫忙討回投資款。
從因果業報的層次來說,一個人在賭場賺了錢,比他輸了錢還可怕。 或者,如果一個人中了樂透,或是不停地名利雙收,如果沒有相對的行善佈施,這也是很可怕的事。 為什麼呢? 因為,凡夫的福報是有限的。 古人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才說,福不可享盡。 尤其在你面臨人生重大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 MacBook 使用者都會遇到這個困擾:當我們把設備放入睡眠模式後, 原本以為可以省電,卻發現電量依然在持續流失。 這不僅讓人感到困惑,也可能在關鍵時刻影響到使用體驗。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造成 MacBook 在睡眠狀態下耗電的原因 ,以及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幫助您更好地管
Thumbnail
有位女性讀者來信說,她性格豪爽女,行事果斷,但不姓花,大家都稱她木蘭,前陣子遇到了讓她難以釋懷,而且讓她飽受煎熬的怪事。 她是已經結婚,有兩個孩子的職業婦女。 某日公司來了個新同事。 她說一看到新來的男同事,的那一瞬間,似乎整個人穿越了時空,置身於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景,前塵往事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Adam Taggaert 訪問了財經網站 Wolf.com 的創辦人 Wolf Richter ,從聯準會如何進行量化緊縮造成殖利率倒掛、大量非法移民在美國就業、美國有多少民眾受惠於本波房價大漲等面向,來解釋為何靠傳統的方式解讀經濟數據無法看出美國經濟還是頗強勁,還有再來聯準會是否該大幅降息...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楞嚴經》教人明心見性,明辨邪正,是修行者菩提道上的明燈。《楞嚴經》弘傳流通,能使邪法斂跡,讓正法永住世間,自可轉苦難為福德,化災殃為吉祥。觀音山 舉辦「十日楞嚴大法會」,希望大家在恭誦《楞嚴經》的同時,更了解此經的殊勝,進而因誦修觀,功德必定是更加圓滿!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此部經典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稱《血漬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敬邀十方善信法友一同線上參加十日楞嚴大法會,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 MacBook 使用者都會遇到這個困擾:當我們把設備放入睡眠模式後, 原本以為可以省電,卻發現電量依然在持續流失。 這不僅讓人感到困惑,也可能在關鍵時刻影響到使用體驗。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造成 MacBook 在睡眠狀態下耗電的原因 ,以及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幫助您更好地管
Thumbnail
有位女性讀者來信說,她性格豪爽女,行事果斷,但不姓花,大家都稱她木蘭,前陣子遇到了讓她難以釋懷,而且讓她飽受煎熬的怪事。 她是已經結婚,有兩個孩子的職業婦女。 某日公司來了個新同事。 她說一看到新來的男同事,的那一瞬間,似乎整個人穿越了時空,置身於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景,前塵往事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Adam Taggaert 訪問了財經網站 Wolf.com 的創辦人 Wolf Richter ,從聯準會如何進行量化緊縮造成殖利率倒掛、大量非法移民在美國就業、美國有多少民眾受惠於本波房價大漲等面向,來解釋為何靠傳統的方式解讀經濟數據無法看出美國經濟還是頗強勁,還有再來聯準會是否該大幅降息...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楞嚴經》教人明心見性,明辨邪正,是修行者菩提道上的明燈。《楞嚴經》弘傳流通,能使邪法斂跡,讓正法永住世間,自可轉苦難為福德,化災殃為吉祥。觀音山 舉辦「十日楞嚴大法會」,希望大家在恭誦《楞嚴經》的同時,更了解此經的殊勝,進而因誦修觀,功德必定是更加圓滿!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此部經典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稱《血漬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敬邀十方善信法友一同線上參加十日楞嚴大法會,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