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 - 稀釋權力與罪的庶民關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扒手vs菜鳥警察  攝影:黃煌智

老扒手vs菜鳥警察 攝影:黃煌智


改編台灣五零年代文學家段彩華的作品,劇情描述菜鳥外省警察黃迪宇(黃迪揚飾)被學長們凹,要押解一位老扒手三翅(唐從聖飾)北上,戲劇時間從高雄到台北搭乘過往懷舊時代的平快火車十個小時的旅程,如同公路電影在火車上與不同人的相遇發生意外事件,呈現警察與扒手相愛相殺,既矛盾又親密的關係。

看似嘲諷社會與體制的鄉土喜劇,其中有明顯兩種力量的相互抗衡,一是竊犯與看似正義警察對立。不是甚麼滔天大罪,只是扒手路上偷竊這類遊走在犯罪邊緣,令人想到電影《小偷家族》中以這種小犯罪為開端,描述日本當代社會底層組成非典型家庭遊走在善與惡的邊緣。

二是看似依法行事的押解程序,在緩慢平快車接觸常民活動中警察執行公務  被視為過於頑固、不近人情,警察反而變成了「反派」。於是劇中在上述這兩個道德層次的戲劇之力中拉扯。 

菜鳥外省警察黃迪宇(黃迪揚飾)被學長們凹場景  攝影:張大魯

菜鳥外省警察黃迪宇(黃迪揚飾)被學長們凹場景 攝影:張大魯


押解途中出現一位傳教士(張丹瑋飾),無疑是本戲中一個重要人物,一個關於探討「罪」的指引,帶我進入並非善惡黑白分明的思考,而是有善就會有惡,或是以基督教原罪觀點來說,人生來有罪就是要請求上帝的原諒,以這樣觀點看待涉世未深的警察與老練的扒手其實他們不是獨立兩個人,而是人或社會的一體兩面。

執行犯罪的懲罰者與犯罪者、控制者與被控制者、暗戀的初中同學沒有戀愛經驗的害羞者與很多女朋友的人,戲中透過菜鳥警察與老扒手兩位主角看似對立,更顯得作品在上述兩條戲劇之力的拉扯更加模糊、曖昧,或更接近一種兩者互補觀點的「完整」。這樣的「完整」性同時顯露在舞台美術裝置的變化,利用每個場景透視與車廂位置的不同,如菱鏡般折射出只是因為觀看角度的不同,意味著呈現不同的道德價值:描述是非善惡的「力」。

如菱鏡般每個場景透視與車廂位置的不同

如菱鏡般每個場景透視與車廂位置的不同


因為扒手逃脫導致警察呈現些微瘋狂狀態,懷疑在場的人都是共犯的精彩演出,這樣類似存在主義式的表演,在劇中猜測到底誰是共犯的體制迷宮中,因而使警察暫時陷入瘋狂,如同電影《現代啟示錄》士兵在疲憊不堪之下質疑越戰的意義。

《押解》在旅程中層層瓦解、稀釋權力與罪責,觀眾穿過兩條戲劇中的道德之力,最後指向,老扒手「鄉愿的善」對峙著菜鳥警察遵守律法所謂的「正義」到底是互斥或者交融?那麼末段警察允許扒手探望的阿嬤的關懷與和解,就是我們在談社會的法律制度,應該是情理法的優先順序:「感化」先於懲罰?

倒不如說,《押解》靠著演員字裡行間的對白幽默,如同唐從聖作為一般大眾的印象中的諧星,卻十分寫實地演活了老扒手縱橫三教九流的氣場與氣口,也使得《押解》在鄉土通俗戲劇感與寫實深度之間的平衡,迂迴地轉進吳念真持續對於台灣庶民的關懷,甚至是很少會人察覺的,背後具有一種「平等」的價值與精神。


購票連結 https://gdn.tw/THT


目前有以下優惠資訊

✭∗*∗✭∗*∗✭∗*∗✭✭∗*∗✭

🚂鐵道專場5折優惠🚂


全家或好友只要有一人是大眾交通相關從業人員或退休人員(包含公車、客運、捷運、臺鐵、高鐵、船運、民航…等)購票即享5折優惠,不限購票張數,售完為止❗


購票時間:

▻即日起至7.5(五)17:00


優惠場次:

►臺北國家戲劇院5.19(日)晚場

▻台中歌劇院大劇院6.14(五)晚場

►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7.05(五)晚場


/注意事項/

*最低票價不折扣

*驗票時請攜帶工作證或相關證明(同行人只要一人有相關證明即可)


✭∗*∗✭∗*∗✭∗*∗✭✭∗*∗✭


演出場次


►5.17-5.26 台北國家戲劇院

▻6.14-6.16 台中歌劇院大劇院

►7.5-7.7 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

26會員
6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