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很喜歡和妳相處的感覺,但總覺得……現在的我們好像不適合了。妳值得更好的人,我不想再耽誤妳了。」
這大概是我聽過最矛盾費解的分手宣言了,眼前這位大男孩無比真摯,但說出的言論卻不再是過往甜膩得幾乎能擰出蜜的情話,而是不帶影子的刀刃,輕劃過猝不及防的心。
原以為會滲流出血的內心,卻莫名的鎮定。曾經設想過的離別場景,原以為會天崩地裂,但卻出乎意料地令人冷靜。
隨著時光荏苒後的沉澱,我漸漸地明白,能夠揮霍大好青春的年輕愛情,也許禁得起風浪,卻不能安於平靜無波。
張愛玲在《一別一輩子》中寫道:「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麼脆弱的。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風雨同船,晴天便各自散了。」
曾經的我們經歷了風風雨雨,兩人關係中,相處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誤會、爭吵、冷戰、哭鬧,學著溝通與理解,然後任性地預支著所謂的永遠,說好不分離。
過去好不容易的一切,我們都走過了,能夠被風浪驗證過的,似乎是最堅定不移的愛情。
但愛情消逝的形式千百種,有一種是漸漸失去了色彩,然後平淡地逝去。
當愛變成一種習慣後,似乎再也無法滿足那份在追逐愛情中想征服些什麼的渴望。曾經一同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不知從何開始,所有過往都沉澱,關係漸漸平淡如白開水,不再有心的漣漪。
後來的我明白了些什麼,也許我們所追求的,只是戀愛感。
也許愛不是消逝,只是我們再也給不起對方那種因神祕而怦然心動、因有待熟悉而想靠更近的好奇心。
這樣的質變之下,我們也說不出對方哪裡不好,只知道相處的感覺不對了。在不知如何是好下,分開成了解決之道。我們結束一段倦怠的關係,繼續向外追尋新鮮的戀愛感。
戀愛、倦怠、分開、重新追尋,戀愛、倦怠、分開、再追尋,這像是場看不見盡頭是誰在等待的無限循環。
你感到迷惘,甚至有些焦慮,已經沒有大把時間可以消耗的青春,像是個滴答滴答響的倒數計時器,每分每秒都流逝著。
在數場關係的曲終人散,幕落後漆黑中獨身站立的自己,突然看清些什麼──也許原因是在自己本身。
不會經營關係的人,就算遇見對的人,也會將對方錯當過客。
與其向外追尋,不如深度地經營一段關係
當我們足夠成熟,當我們不再向外追尋新鮮的悸動,當我們懂得珍惜彼此;愛情最具深度的學習歷程,就此而生。
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是從中看見自己的倒影,學習成就更好的「我」,以及「我們」。
平淡中的經營是關係的最後一課,但平淡並非一泓死水,而是細心灌注的方塘。活水源頭可以來自於──
在關係的初期,相處的時光顯得短暫,好似有聊不完的話題。當時間久了,對彼此的熟悉卻變成了扼殺好奇心的隱形殺手。我們漸漸疏於談心,忘了去溝通、去理解對方。人的想法時時刻刻都在改變,只有穩定的交流,才能確保雙方都存留在彼此的生命現場。
在關係的現在進行式中,雙方價值觀的衝突是必定發生的。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相異的成長背景,對於一件事情的想法,可能有著天南地北的差異。不必去執意地改變對方,嘗試換位思考、理解與尊重不同之處,並透過溝通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相處的質量是需要刻意透過與日常的不同來塑造的,一起嘗試新體驗、一起學習新事物、一起規劃未來的目標、 一起嚮往未曾到過的旅行風景。
讓感情雋永的秘密,是人生夥伴般的一同前行。共同營造值得期待的未來,努力而唯美地活著。
所謂的戀愛感,是心動瞬間。心動雖然隨時間淡化,但兩人共有的回憶卻是隨著時間疊加累積。在日常中建立生活的儀式感、用心準備給對方的驚喜,或是一起渡過專屬的節日等,都能讓我們連結過去熱戀期的美好時刻,重溫一路走到現在有多麼值得珍惜。
在關係初期,取悅不是件難事。對方小小的體貼舉動都會因熱戀的甜蜜濾鏡而讓幸福感滿溢。但時間久了,不小心變得理所當然的我們,錯把焦點放在對方顯露的缺點上,而忘了感謝對方的陪伴與付出。親愛的,對一個人好,從來不是義務。說出心中的感動與喜悅,能夠讓愛情昇華到更高的層次。
「我愛你」這句在感情關係中不可或缺的對白,主詞是「我」。在說出這句話之前,我們需要先愛著自己。人與人的相處,就像是明鏡的倒影,我們總能從對方身上看見自己的輪廓。在愛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在對方身上照見自己美好的那面。
「我覺得淡淡的愛,才是愛情最後、最美好的模樣。」
一位老朋友曾經這麼分享他的感受。聽到他的這番言論,我是訝異的,畢竟在我們相識的大學時期,他是個社交活躍的風流男子。25歲的他,卻道出了宛如經歷了白頭偕老的體悟。
我們因為天時地利的相遇而相愛,起初轟轟烈烈的愛情如玫瑰濃烈的甜膩,但當愛被時光沖淡後,那份悠香不是消逝,而是融入了周圍的空氣,圍繞在兩人之間。
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所追逐的,不過是能夠細水長流的平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