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麥廸遜之橋》理解愛與靈魂的深層意義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聲明:本篇原文首發於2023/4/6 Potato Media,現在改篇重新發佈於此,本人Miss Piggie為文章原作者,轉載分享敬請註明出處,尊重智慧產權。

(本篇不是影評,只是自己看電影後的心情抒發與個人感悟分享。)

凱特想太多曾經極力推薦我看一下電影《麥廸遜之橋》,她說我的故事讓她想起這部電影,想知道我看完會有何感受。早前我糾纏在那個「原諒自己」的課題中,心情不太好,突然想起這部戲,反正不想做其他事,就租來看一下,一看就不得了了。

電影《麥廸遜之橋》劇照

電影《麥廸遜之橋》劇照

起始的12分鐘,還沒進入主劇情,我已眼淚打轉。我也說不出激動的心情從哪而來,接著看下去,我覺得整齣戲的發展,根本就是我過去一年和他所經歷的事情,只是當中有些人物的角色處境互換,很多場景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我甚至覺得有些對白是他要說給我聽的。我的感受很深,哭好多次,與其說是對故事主角的共情,不如說是哭自己的痛心和覺悟,還比較貼切。

沉睡的靈魂一旦被喚醒,就無法待在原有的位置。

《麥廸遜之橋》講及一位風景攝影師因為工作關係而到了一個鄉村小鎮,偶遇丈夫和孩子剛好離家4天的家庭主婦,在那4天經歷了一段難忘而銘心刻骨卻沒有結果的愛情。

女主角說:「生活各樣都很好,但是,那不是我夢想想過的生活。」

當一個女人選擇跟隨「理想」的模式走進婚姻,生兒育女,為了家庭放棄尋夢,「自己」早已忘記得一乾二淨。對一個初次見面的男人說出那些隱藏在靈魂深處的心底話,本來就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情,而那些不尋常並非偶然,而是命中注定的劇本。

從未踏足生活地方以外的世界的她, 聽著他分享世界各地的旅途趣事,喚醒了她那沉睡的靈魂,那個力量一發而不可收拾。在他面前,她就好像是另一個人,那個人對她而言,很陌生,又很熟悉,因為那正是她的靈魂深處遺忘已久的自己。

最難過的不是相愛的兩個人無法走在一起,而是我始終不能確定你的心意。

第二天女主角已覺得自己對那個男人的在乎幾近瘋狂,卻又擋不住內心的渴望,又做了一些不尋常的行為。以為落空的希望,在得到對方的回應後,世界瞬間換了個場景。那一刻,慾望蓋過一切理性,彷彿身旁的人事物都定格了,只想讓自己無悔今生。

如果那只是一個單向的幻想,在人生裡留下的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墨點,一段值得珍藏的遺憾;但是如果那是一段雙向奔赴的感情,墨點就能幻化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讓人擔起將來的所有風浪。這就是女主角最後提及因為那段情,她才能一直在農場留下來的原因。

命定的靈魂伴侶跨越時空,一旦遇上,就不會走散。

如果每個人生來真的有一個命定的另一半,在茫茫人海中,你認得出他/她嗎?

男主角說:「我終於知道為何我會來到這個世上,不是為了旅遊或拍照,而是來愛妳,我此生的意義就是為了走向妳。」

女主角愛上男主角,我感同身受,很能理解,至於閱人無數的男主角為何會愛上平庸的女主角?片中也是以女主為第一身的角度切入,無從推敲。或者,世上真的存在那個命定的靈魂伴侶,那個靈魂的出現,瞞不過一個藝術家的直覺。

在短時間內能夠和另一個人的靈魂對上,換來此生永記的愛,從此他們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個完整的靈魂,這可能是幾億萬年的修行,才能遇上一次的難得。遇到了,確定過彼此相愛,大概此生就無憾了。

以下這段原作者在《麥廸遜之橋》書中寫過的文字(好像沒出現在電影?),就是我常說的「靈魂沒有時間概念」,可以跨越時空。

譯:神或宇宙或任何命名為世間維持平衡和秩序的高級系統,並不會辨認地球時間,對宇宙來說,4日和4萬億光年是沒有差別的,這句我會收藏起來。

譯:神或宇宙或任何命名為世間維持平衡和秩序的高級系統,並不會辨認地球時間,對宇宙來說,4日和4萬億光年是沒有差別的,這句我會收藏起來。

凱特說不明白為何女主角不下車跟男主角遠走?我說「我懂」,不過是看完這齣戲之後,才懂。

之前我總有一個想不通的盲點,在三個人的世界裡,如果總要傷害一個人,為什麼不能正視自己的真心,而要去傷害自己最愛的那個人?

每一個選擇從來都不是你、我、他的影響,而是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別人有他自己要修行的人生功課沒錯,但是如果那個功課是緣於你,你也得同時為製造了這段業力而付出相應的代價。

世上沒有兩全其美,只有兩害取其輕。

女主角說:「帶我走,帶我去你曾去過的地方。」那是她的靈魂在吶喊。

在行李也收拾好以後,她最後決定留下來。那是她更深層的覺醒。

她知道,要是他們遠走,就會撕碎了她的丈夫、孩子和身邊所有相關與不相關的人的靈魂。

「丈夫一生善良,他不值得得到這個結果。」她說。

如果她跟他走了,既快樂不起來,也回不了頭,最後只能掉進萬劫不復的地獄,而那個地獄 ,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煉獄,而是自己製造出來的籠牢,把自己吞噬禁固。她順應自己的內心,跟隨自己的靈魂作出了這個選擇之後,並不會因而換來想像中的自由和快樂。畢竟,踐踏他人換來的自由,並不會成為真正的自由。

她跟男主角說:「你要幫我!」那是她的靈魂覺醒後的另一次吶喊。

的確只有他才能幫助她作出那個最困難的選擇,而最後他真的守護了她的一切。

忍痛告別,或者是最明智的抉擇,二人的生活不會有改變,只是內心從此承載著另一個靈魂的重量,把那個被喚醒的「自己」壓著別讓她跑出來。

人生的兩難題,本來就不會有完美的答案。

世上從來沒有兩全其美,只有兩害取其輕。兩個人的痛苦,換來其餘所有人的穩定,這個交易其實挺划算的。

愛會使人變得強大,變得無所畏懼。

我很欣賞這部片的男女主角都很坦率,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得很清楚。很多時候,我們都被世俗定義束縛而把自己的真心隱藏起來,受肥皂劇的影響,覺得不能在一起的愛會讓人有負擔,只有沉默不認愛才能讓對方心死,對方才能放下往前走。(別忘了肥皂劇的情節到最後那個善意的欺瞞,謎底都是會被拆解的,而現實生活裡,懷疑就是懷疑,誤會就是誤會,傷害就是傷害,錯過就是錯過,沒有take two,沒有預知的劇本,也不一 定再有解釋的機會。)

而現實卻恰好相反,只有同時感受過那種雙向的無條件的愛,我付出愛的同時也感到被愛,才會獲得那份無所畏懼的強大力量。無條件的愛,就是我不理你是誰,不論對你有多少了解,不管你身邊有誰,不計較你有多麼無理,也禁不住想去愛你和對你好的衝動。

最勇敢的事情,不是不顧一切跟隨自己的心意去愛,而是擔起那些違背靈魂的責任。

背負著罪名的愛,不會快樂,也不會長久,還不如把這份愛永留心中。

忘了是誰說過「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是因為無法擁有,如果能選擇誰會不想天長地久?」這是很血腥的現實,經歷過的人,就會明白不是「不在乎」,而是當在乎也沒意義的時候,曾經擁有就是最好。正如劇中的經典對白 ”The old dreams were good dreams. They didn't work out, but glad I had them.” (舊夢往往是美夢,沒有實現,卻慶幸曾經擁有) 曾經擁有,一定比不曾擁有更好。有時候,過程真的比結果更值得珍惜。

電影《麥廸遜之橋》劇照

電影《麥廸遜之橋》劇照

整理這篇文章的過程,同時是整理我自己的思緒。這是一部讓我從高處返回地面的電影。看完這部戲,我感覺自己從未試過如此這般清晰,就像男主角說的 “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but once in a life time” (這種確定一生只有一回)。從靈魂的角度看,4天與4萬億光年沒差,曾經就是永恆。


2024年5月補充後記:

這篇文章,要不是當時因為一時衝動而將其製作成NFT,我很可能早就把它刪除了,後來才明白那是指導靈刻意的安排,因為這篇感性與理性並重的文章,已道出了我的雙生火焰旅程破最後一關的關鍵所在,現在回看,特別有感。此刻的我,也正在好好地咀嚼「曾經就是永恆」這件事。

真真正正用心地愛著一個人,反而是不會很想佔有對方的,而是會樂於成就對方,尊重並支持對方做最恰當的選擇,並默默守護。正如我的天使和指導靈一直也默默地用心地跟著我、愛著我和保護我,就算我任性不願意聽她們的話,甚至有因為自己的沮喪而怒罵她們的時候,她們還是對我一直不離不棄。

愛從來不會讓人變得卑微,讓我們變卑微的是我們自己的恐懼與幻想,反而因為愛,我們會獲得勇氣和力量,能承載更多更大的生活難題。雙生火焰的出現,就是來讓我們體現這份最崇高的愛(而不在於物理相聚),一旦感受到了,不再疑惑了,世間的風景頓時會全然不一樣。

雙生火焰是同一個靈魂,在同一個處境下他們必然會做出相同的選擇,此刻無法看清對方的選擇,只因為你無法完全理解他的處境。相信他此刻的選擇必定是最好的選擇(也是自己會做的選擇),讓他完成自己該走的課題,只要我們深信那份愛的存在,就擁有堅定地走下去的強大力量。同路人共勉💕。

    雙生火焰這四個字近年越來越流行,然而真正理解的人並不多,Miss Piggie就以個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以及高靈的訊息啟示,給大家述說當中的是與非,不管有沒有走進雙生火焰的旅程,也能以全新的視角看待這種超自然的神聖安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