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是貫通中央山脈的高速夢,還是史前怪獸的活化石?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從南華山南坡俯瞰中央山脈能高越嶺安部,國道六號東延花蓮的隧道計畫從下方通過,搞不好在這裡挖一個豎井也不一定。而這附近也是「能高隧道」岩覆最大區域,大概有1560公尺左右,超過雪山隧道的兩倍,施工難度與經費可想而知。

從南華山南坡俯瞰中央山脈能高越嶺安部,國道六號東延花蓮的隧道計畫從下方通過,搞不好在這裡挖一個豎井也不一定。而這附近也是「能高隧道」岩覆最大區域,大概有1560公尺左右,超過雪山隧道的兩倍,施工難度與經費可想而知。

十幾年前就吵過,最近又被翻起來、吵得沸沸揚揚的「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到底是發大財的美夢?還是癡人說夢?又或是花蓮人心心念念的「回家路」?

雖然最後一個問題,只有花蓮人自己才知道,但這個早在1986年就被提出,並已評估多次的計畫,毫無疑問,無論最後蓋不蓋,只要重啟評估,那幾億甚至十幾億的調查費用,絕對都是提案者傅崐萁以及他的裙帶黨羽們,最肥美多汁的油水。

為什麼呢?

因為花蓮的地質條件長怎麼樣,他們再清楚不過。4/3大地震都還沒平復,太魯閣什麼時候重開還在未定之天,一個規模遠大於中橫公路、挖穿中央山脈的高速公路,怎麼可能在地震中免於災害?修復金額又會是怎麼樣的天價?

別說東部了,現在的台灣,根本沒有本錢負擔開發這種破壞環境大型建設的餘裕,更別提脆弱的生態了。國民黨不斷老調重彈,根本是司馬昭之心。

這裏就讓我們簡單地從幾個面向,來看清楚國道六號東延花蓮的提案,究竟有多麽荒謬、不切實際。




早在1996年,國工局就完成了《中橫快速公路第二階段可行性研究》,包含國道六號本身,及往後東延的路廊、討論都是基於這份報告。另外還有隔年國工局委託聯合大地顧問工程公司發表的《中橫快埔花段地質調查、評估與鑽探督導技術服務工作綜合報告》。

兩份報告都明確指出,國六東延貫通中央山脈超過40公里的隧道群,將面臨「地熱、高岩覆、湧水與濃霧的問題」,後者甚至明指光是研究用的導坑,每公尺造價就是一般隧道的「4倍」之譜,若真的施作,那會是多可怕的錢坑?又或是,相關公司多巨大的利益?

傅崐萁最常拿來講的「瑞士聖哥達基線隧道全長57公里、最大岩覆超過2000公尺都在2016年完工了,科技進步一定可以克服打通中央山脈的困難,應該讓國六通到花蓮!」這種「國外可以台灣也可以」的主張,若不是因為極度無知,就是集邪惡貪婪於一身,才會忽視台灣與瑞士的條件有多麽的不同,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再次動中央山脈的歪腦筋。

首先,國家經濟狀況是瑞士比較好,還是台灣?這問題連賭神都知道。

那麼我們可以簡單看一下數字:1999年開工的聖哥達基線隧道花了當年的122億瑞郎,以當時台幣兌瑞郎匯率(1:21.78)和信義區地價變化(當年每坪30幾萬)加計通膨粗暴換算,最多可能相當於今天的7840億台幣(非常暴力粗略,畢竟費用不是1999年一次付清,而是每年疊加上去,唯有取得詳細報表才有辦法得到真實數據)。網路新聞以今日匯率直接轉換花費(媒體常見的4038億)的做法,忽略二十幾年來的嚴重通膨,因此費用的真實價值,在建造期間因逐年通膨與匯率變化,必然遠高於拿今日幣值直接換算總額。

就算瑞士GDP總額比台灣還高(2022年瑞士8,184億美元,台灣7,604.6億美元),這條鐵路隧道當年興建時也遭逢過爭議,支持興建的理由,不外乎是因為它促進的是瑞士與義大利「兩個國家」的貨運、客運往來,經濟效益極其巨大,且火車的貨物運輸效率遠高於公路,因此最後才通過公投的方式,決定砸下對他們而言也是鉅資的金額,打穿阿爾卑斯山興建這條隧道。

這條代價高昂的隧道兩端,連結了瑞士與GDP總額超過2兆美元的義大利,反觀咱的國道六號東延呢?花費預估輕鬆超過聖哥達基隧道的經費(國六東延案,前交通部長王國材保守估計8,500億台幣,交通領域討論多認為實際會破兆)打穿中央山脈,竟是溝通「花蓮、南投」兩個「國內GDP中間與倒數的縣市」,且東部亦無大型國際商港,西部的貨不可能運到東部出口,花蓮主力貨物「農產品」價值相對西部產值也不多,更別提觀光了。連小學生都算得出來,國六東延換來的經濟效益,完全無法和其帶來的巨大破壞與高昂到令人咋舌的代價,被放在天平上衡量。

就算要平衡東部發展,這種不成比例的大撒幣大基建,未免也太過於吃繳了絕大多數稅金的西部人的豆腐,不是嗎?就因為今天國民黨團總召是傅崐萁,就可以這樣自肥,無視於台灣經濟狀況與實際需要,蓋一條黃金鋪成的路來跑遊覽車、自小客車、載蔬菜水果和米?

除了好大喜功的極權國家,世界上再也找不到這種極端不理性、不計代價只為幫統治者自己立碑的「公共」建設了。




國道六號東延花蓮計畫圖(資料來源:Chih Chiu Kung @FB公路邦討論區)

國道六號東延花蓮計畫圖(資料來源:Chih Chiu Kung @FB公路邦討論區)


再者,撇開大多數人最關心的經濟,打穿中央山脈面臨的難度與風險,也遠高於阿爾卑斯山,網路上早有許多專業討論。「阿爾卑斯山的地質結構遠比台灣穩定」,是只要稍微有一絲絲的常識,都知道這個事實。

在技術與實務方面比較大的困難與不可行,有下列三點。

其一,在溫泉區挖隧道,燙到懷疑人生

國六東延貫穿中央山脈的最長能高隧道西口,照原計畫圖來看,撇除前面的路廊會經過崩到連南投縣政府都放棄的廬山溫泉外,就在今天十分受歡迎的「菁英溫泉」所在溪谷中(國六計畫興建平均海拔1200公尺),甚至可以說計畫幾乎就是從菁英溫泉南方的山壁遁入中央山脈,同一個溪谷再往裡面一點還有一個雲海溫泉。

在一條溫泉資源如此豐富的溪谷裡打隧道,可想而知面臨的地熱問題絕對十分嚴峻,甚至有資料顯示,將遭遇超過100度的高溫地熱。這不知道要砸下多少錢才能克服?日本立山黑部的「關西電力黑部專用鐵道」開挖時曾遭遇166度高溫的地熱,過程中也曾熱到炸藥自燃爆炸造成8死6重傷的慘劇,故事還被寫成知名小說《高熱隧道》,如今該段隧道內溫度也長年處在40度以上。

那僅僅是發電廠小火車用的7公里小截面短隧道而已,換作高速公路等級,長達15公里的大截面長隧道,長期處在超過百度高溫中的混凝土大結構如何保證安全?一旦降溫系統故障,長隧道升溫起來是超級烤箱,而立山的那個隧道,降溫系統可是會因為高溫而不時故障,這種情況換到能高隧道,自駕小客車碰到怎麼辦?而施工期間又要死多少辛苦的工人?提案的人可曾想過?

第二,地震數量超過人家五十倍,山區建設怎麼相提並論?

民國67年12月貫通的天長隧道,此為西口。這個隧道長1270公尺,照理說從一端不應該輕易看見亮光,但圖可以很明顯看見,不遠處就有亮光與怪手輪廓。

民國67年12月貫通的天長隧道,此為西口。這個隧道長1270公尺,照理說從一端不應該輕易看見亮光,但圖可以很明顯看見,不遠處就有亮光與怪手輪廓。

老是被拿來比的聖哥達基隧道位於阿爾卑斯山,雖然也一樣是個造山地震帶,但無論是地質年代還是穩定性,都還是遠遠高於台灣。根據兩國國家統計資料,瑞士一年發生1,000~1,500個地震,其中10~20個為2.5級以上的有感地震,而台灣一年紀錄將近40,000個地震,其中約1,000個為有感地震。

一個有感地震頻率高人家50倍以上的年輕島嶼,要跟人家大陸國家的地質穩定度相提並論,認真?在地震頻率極高、造山運動劇烈的中央山脈核心打一個長隧道,那叫做無底錢坑,而且就算通車,隨時從洞口高處滾落的任何東西幾乎都閃不掉,更別提隧道與高架橋被震垮、被砸壞的風險有多高。

雖然我看了看原計劃圖,發現雖然國六基本上不會把能高越嶺道毀掉,但其貫穿中央山脈的能高隧道東口,位於奇萊保線所附近,將以隧道的形式穿越天長斷崖,這簡直是跟山神開玩笑:因為天長斷崖上現在就有一個台灣深山中的最長隧道「天長隧道」,那是台電維護東西向輸電線,為躲開從日本時代即崩到無解的天長斷崖所開鑿的隧道。

天長隧道,也應該是台灣唯一一個,山崩崩到連隧道水泥本體都露出來,還斷成兩截的隧道,其中一張附圖就是去年初我到那裡時,看到的「一個變兩個」隧道自我增殖場面。光是一個小小單車道的天長隧道,就修到台電不要不要了,傅崐萁居然妄想在這面山壁上挖一個「雙車道以上的大洞」進入山體,就當代工程而言,根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就算砸爆天文數字挖成了,大概每年都要斷個一兩次,再用「永續工程」無限維修,讓裙帶利益人士撈爆油水吧。

退一萬步來講,最後就算不是天長斷崖這面山坡,同一條溪谷的地質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永續工程」的味道又飄出來了。

從西口進入天長隧道後,走沒多久,就「出隧道」了,原來是天長隧道硬生生斷成兩截。這應該是在2014年颱風過後,這一段山坡發生超大崩塌,帶著一節隧道直接崩落天長溪底,才會出現這個景象,而台電一直到去年一月才把這個地方修好。  這可是單向單線的小隧道,就如此艱鉅,更別提在這同一面山坡上,傅崐萁竟然想要打一個雙向二車道甚至以上的大洞。那麼災害一來,只會斷得更慘更徹底,到時究竟要修多久、需要多少天文數字的經費?早知結果、愚蠢的大撒幣建設,又要全民買單嗎?  「國道六號東延花蓮」,是一個只要你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都應該站起來反對,同時毀滅山林與經濟的怪獸活化石啊!

從西口進入天長隧道後,走沒多久,就「出隧道」了,原來是天長隧道硬生生斷成兩截。這應該是在2014年颱風過後,這一段山坡發生超大崩塌,帶著一節隧道直接崩落天長溪底,才會出現這個景象,而台電一直到去年一月才把這個地方修好。 這可是單向單線的小隧道,就如此艱鉅,更別提在這同一面山坡上,傅崐萁竟然想要打一個雙向二車道甚至以上的大洞。那麼災害一來,只會斷得更慘更徹底,到時究竟要修多久、需要多少天文數字的經費?早知結果、愚蠢的大撒幣建設,又要全民買單嗎? 「國道六號東延花蓮」,是一個只要你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都應該站起來反對,同時毀滅山林與經濟的怪獸活化石啊!

第三,施工便道將嚴重破壞能高越嶺道沿線的景致,也對生態帶來巨大干擾

一個隧道的興建,不是「在山壁上打一個洞,不影響地表」這麼簡單而已,而是會挖竪井、導坑等一系列相關結構,這些施工也都需要有便道才辦得到。無論是雪山隧道、蘇花改還是南迴改,台灣所有的長隧道穿越地區,都有讓重機具接近施工地的便道可用。然而,國六東延貫穿中央山脈的隧道群,基本上附近除了能高越嶺古道加上零星台電保線路以外,完全沒有任何道路可用。

施工重機具根本無法以現成道路接近的情況下,只能從端點緩慢挖掘,大幅拖延工期導致經費暴增,又或者需在山中粗暴地開出一條條施工專用道路破壞生態與能高越嶺道沿線景緻,運送建設所需機具和物資進入。

而國六東延會穿越的山區,是「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所有開發都要經過主管機關: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同意。而台灣僅存的原始中央山脈,他們真有可能輕易放行嗎?基於職責與對山林的熱枕,我相信他們肯定誓死捍衛野生動物重要棲地的完整性。




如果看完經濟狀況與實務上會碰到的三個大難題討論,依然覺得「沒有探勘評估怎麼知道不可能」、「國外可以台灣一定也可以」拿來當砸幾億幾十億經費調查的藉口,那已經不是無知了,而是幼稚與任性,或者是根本知道後果,還是要硬幹來撈調查錢的「惡」。(湧水與高岩覆也是大問題,但因為有雪隧慘痛的經歷在前,是砸錢或許還能克服的範圍,所以這邊沒討論,能高隧道真的挖下去絕對比雪山隧道更慘更難搞。)

這個1996年就調查過、有結論的東西,2024年還繼續拿來騙不懂山、不懂地質、不懂經濟,深陷金錢困難把翻身希望寄託在新建設上的地方弱勢,真的是不知恥字怎麼寫的腐敗政客,才會滿口這種謊言。

傅崐萁想藉國民黨身為國會多數黨、使喚上任至今在國會表現對其言聽計從的民眾黨聯手,就要強硬通過這種,將近二十年前就做完可行性評估,證實「地質、經費與效益」皆不可行的幻想建設硬推條款,很可能只為撈爆「路線調查」工作的油水,其嘴臉已經不是噁心能形容,根本是良心被黃國昌吃了。

在國民黨集體跪拜傅崐萁的現況下,受到許多盼望改革的青年寄託的民眾黨,如果在「國道六號延伸花蓮」這個議題上,繼續乖乖與傅崐萁沆瀣一氣,看不見經濟、科學與地質事實擺在眼前,只忙著討好國民黨、不擋下這個沒有良心與道德、吸吮台灣民脂民膏的自肥法案,那就真的是無愧民眾黨同溫層外所說「國民黨附庸小黨」的身分。且這個標籤,此生此世就再也別想撕掉了。

這是奇萊保線所附近的天長溪溪谷。國道六號計畫從右手邊山的後方出山洞,以橋樑跨越天長溪,然後在左手邊坂邊山山體上打出雙車道以上的大隧道繼續向東。可以想像深山中忽然出現高速公路高架橋的畫面。

這是奇萊保線所附近的天長溪溪谷。國道六號計畫從右手邊山的後方出山洞,以橋樑跨越天長溪,然後在左手邊坂邊山山體上打出雙車道以上的大隧道繼續向東。可以想像深山中忽然出現高速公路高架橋的畫面。


花蓮的朋友,請你們睜大眼睛,看看雪山隧道通車後,宜蘭變成台北後花園的慘狀:物價房價飆升、外地人大量置產、年輕人口外流更嚴重、每逢假日交通絕對癱瘓塞爆,熟悉的「家」從此走了調,這真的是大家期盼的?

「如果去花蓮只要兩個小時,台灣住宿費又比出國還貴,我住一晚幹嘛?」讓交通變得更快速、更便捷之後,對觀光真的能帶來絕對正面的幫助嗎?又或者,最終是把花蓮人自傲的好山好水,變成另一個工業區?




在1996年的調查以前,國道六號貫通中央山脈東延花蓮,想當然是個振奮東部人的希望,以及交通愛好者的期盼。

但是在1996年的調查報告,以及將近二十年的討論之後,「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已經清清楚楚,變成一個入不敷出、破壞中央山脈、難到幾乎不可行、就算硬蓋也不安全、拿全國人民的血汗錢開玩笑的,那個「人定勝天時代」的無知幻夢。

只剩下貪婪腐敗的政客,會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再把它從歷史的垃圾堆中拿出來,餵給毫無判斷能力,只剩盲從的可憐信徒。更可惡的是,還想綁架國會,強迫全體國人接受這種早被證實無效益不可行、威權式的荒唐建設,且有極大的機率可能是明知不可行、想白撈調查的幾十億而已。

這是身為一個台灣人,絕對要站出來捍衛到底、保護我們山林與國家經濟的嚴肅議題,用堅定的態度與行動告訴國民黨、告訴目前為止對國民黨言聽計從的民眾黨:把傅崐萁和韓國瑜的髒手,從護國神山上拿開!!




至於傅崐萁版本的另外兩個建設特別條例:環島高鐵與花東快速道路,當然也不是好東西。(和現在已經在進行、討論中的花東快不一樣,傅崐萁版本沒有經過任何評估與討論)

我只想簡單提醒一下:快速道路和高速鐵路,兩個都是會帶來巨大噪音的大型建設。花東的朋友,縱谷那麼小,所有噪音都會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迴盪,你們當真想要丟掉現在寧靜舒適、西部人羨慕不已的生活品質,追求大量外地人搭高鐵、開車來一日遊把髒亂吵鬧都留下,換來奇糟無比、子子孫孫都更買不起房的下一個宜蘭嗎?

這三個以傅崐萁個人利益為出發點的建設特別條例,其實反而是花東人,尤其是花東青年,自己最該站出來阻止的,將毀掉花東、可怕的開發怪獸活化石。

1.5K會員
187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