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只要唸佛皈依,冤親債主就找不到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72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九箴的覺修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60會員
221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九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曾看過一對老夫妻,即使公共場所,只要老婆一句話讓老公覺得不中聽,老公就一巴掌把她打得昏頭轉向,讓老婆既苦痛又難堪。 老一輩的夫妻,有許多家暴事件,施暴方總是不認為自己在造惡業。 我的親戚中,也有一位這種大男人脾性的長輩。 有一次和他的女兒聊天,才知幾十年來,這位長輩的自信,都是來自當眾教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有個男人一直戀愛失敗,儘管對愛人很忠誠,儘管他願意為對方付出,然而,他總是害怕對方離他而去,如此強大的恐懼日積月累,他只能在崩潰邊緣,因諸多異常行為,而再次讓對方求去。 表面上看來,大部分人都是勇敢,無所畏懼的。 但這只是表面。 每個人,在徹底覺醒前,都有不可碰觸的恐懼禁區。
近日有讀者來信問,說他幾天前看到網路上知名的YOUTUBER,所發表的一部視頻中,談到人類的恐懼是來自大腦中的杏仁核,還談到過去有杏仁核受損的患者,因而無所畏懼的病例。 因此,他想問的是,佛法中的生死無懼,無有恐怖,是否都是因為杏仁核被調整過,或是杏仁核已經失去作用呢?
如果人生是無邊苦海,那是因為,儘管我們睜著眼睛,但我們的靈魂,大部分時間,或是一直以來,都是不省人事的。 因此,有人即使眼睜眼,仍會做出違背良心, 人神共憤的歹事。 因此,有人即使為人夫為人父,仍會做出侵害或騷擾弱勢女性的惡業。 因此,有人即使發了毒誓,不再碰煙酒賭毒,最後仍淪為無可救
如果你曾凌虐身邊的低階眾生,那麼,你要有心理準備,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轉生為人,被殺生者來索命,被凌虐者來找麻煩,不管你逃到天涯海角,或是能逃過今生,終究要償還業報。 我在這裡所說的低階眾生,不只是指困在畜牲色身的狗貓牛羊魚蝦,也指那些剛剛從畜牲道,轉生為人的弱勢族群。
我曾看過一對老夫妻,即使公共場所,只要老婆一句話讓老公覺得不中聽,老公就一巴掌把她打得昏頭轉向,讓老婆既苦痛又難堪。 老一輩的夫妻,有許多家暴事件,施暴方總是不認為自己在造惡業。 我的親戚中,也有一位這種大男人脾性的長輩。 有一次和他的女兒聊天,才知幾十年來,這位長輩的自信,都是來自當眾教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有個男人一直戀愛失敗,儘管對愛人很忠誠,儘管他願意為對方付出,然而,他總是害怕對方離他而去,如此強大的恐懼日積月累,他只能在崩潰邊緣,因諸多異常行為,而再次讓對方求去。 表面上看來,大部分人都是勇敢,無所畏懼的。 但這只是表面。 每個人,在徹底覺醒前,都有不可碰觸的恐懼禁區。
近日有讀者來信問,說他幾天前看到網路上知名的YOUTUBER,所發表的一部視頻中,談到人類的恐懼是來自大腦中的杏仁核,還談到過去有杏仁核受損的患者,因而無所畏懼的病例。 因此,他想問的是,佛法中的生死無懼,無有恐怖,是否都是因為杏仁核被調整過,或是杏仁核已經失去作用呢?
如果人生是無邊苦海,那是因為,儘管我們睜著眼睛,但我們的靈魂,大部分時間,或是一直以來,都是不省人事的。 因此,有人即使眼睜眼,仍會做出違背良心, 人神共憤的歹事。 因此,有人即使為人夫為人父,仍會做出侵害或騷擾弱勢女性的惡業。 因此,有人即使發了毒誓,不再碰煙酒賭毒,最後仍淪為無可救
如果你曾凌虐身邊的低階眾生,那麼,你要有心理準備,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轉生為人,被殺生者來索命,被凌虐者來找麻煩,不管你逃到天涯海角,或是能逃過今生,終究要償還業報。 我在這裡所說的低階眾生,不只是指困在畜牲色身的狗貓牛羊魚蝦,也指那些剛剛從畜牲道,轉生為人的弱勢族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Thumbnail
很多同修初學佛會說:「你不要執著。」有法師或先進教他今天念這一部經,念完後面有迴向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或迴向一切眾生。這都是很好,但是如果沒有指名,「普及於一切」這種發菩提心的次第要修成熟。沒有指名就好像今天念出一張空白支票,「功德」用空白支票來形容
Thumbnail
能夠受持習誦、常常念三千佛號的人,「是人則必歷值千佛」你就會值遇千佛,還不是值遇一尊佛。這人有多大的福慧,還可以「滅除無量阿僧祇劫的生死重罪」。有的人觀察宿世因果,過去有殺人。你說:「觀察因果不正確,過去殺人現在怎麼又投胎做人?可以當公務人員,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很重要!一生有如法地受持一次三皈依,就是一個合乎要件的佛弟子,脫離外道種姓,因為皈依是外道跟佛弟子的分界點,差別就在「皈依」。為什麼有的人可能十年、二十年前受過三皈依,現在又來受皈依呢?這也不是不行,相反的,有的時候再受皈依是有它的功德,可能更確立
Thumbnail
什麼是冤親債主?冤親債主意思 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曾經開示:「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無論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人,或者是鬼道眾生,其中都有曾與我們結仇結怨者,這些人見了我們自然會對我們做障礙,讓我們身心不得輕安。 「冤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Thumbnail
很多同修初學佛會說:「你不要執著。」有法師或先進教他今天念這一部經,念完後面有迴向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或迴向一切眾生。這都是很好,但是如果沒有指名,「普及於一切」這種發菩提心的次第要修成熟。沒有指名就好像今天念出一張空白支票,「功德」用空白支票來形容
Thumbnail
能夠受持習誦、常常念三千佛號的人,「是人則必歷值千佛」你就會值遇千佛,還不是值遇一尊佛。這人有多大的福慧,還可以「滅除無量阿僧祇劫的生死重罪」。有的人觀察宿世因果,過去有殺人。你說:「觀察因果不正確,過去殺人現在怎麼又投胎做人?可以當公務人員,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很重要!一生有如法地受持一次三皈依,就是一個合乎要件的佛弟子,脫離外道種姓,因為皈依是外道跟佛弟子的分界點,差別就在「皈依」。為什麼有的人可能十年、二十年前受過三皈依,現在又來受皈依呢?這也不是不行,相反的,有的時候再受皈依是有它的功德,可能更確立
Thumbnail
什麼是冤親債主?冤親債主意思 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曾經開示:「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無論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人,或者是鬼道眾生,其中都有曾與我們結仇結怨者,這些人見了我們自然會對我們做障礙,讓我們身心不得輕安。 「冤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