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天全家一起去了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一個戶外的大型商場,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可以讓孩子放電。

在S進去前我就注意到有個大約兩歲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在媽媽身旁上演了崩潰劇。

S進去玩一陣子之後便邀請我進去一起玩,但我說我站在外面看就好。

我站在她身後的圍牆邊看著她。這時她和剛剛的崩潰的弟弟同時都想玩一個遊樂設施。

弟弟伸手對著S揮打,意圖要她不要靠近。S後退了一下,又再次靠近,弟弟又再次揮手。就這樣看著他們重複了三四次,並延伸到旁邊的遊樂器材。

最後S終於確定了弟弟的意思,就退到圍牆邊看著弟弟。從頭到尾弟弟都沒真的打到S,而且他臉上似乎是有點笑意的。

我知道在我學習正向教養之前會有什麼反應。我會在弟弟第一次出手揮打時,就把S叫過來,跟她說弟弟不乖,不要太靠近他。

但現在,我更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很多適齡行為在我們理解前都是所謂的不乖。所以我選擇讓S自己處理這小小的衝突。

她退到我旁邊後仍然眼睛盯著弟弟看。

我跟她說:「弟弟現在還不想一起玩所以揮手請妳後退。妳很棒,有好好保護自己沒被打到呢!」

她問了幾次為什麼後就自顧自的去玩其它器材了。

後來,我離開遊戲區去幫妹妹換尿布。我回來的時候發現遊戲區有三個在地上打滾的孩子。

原來,S和崩潰弟弟以及他的哥哥三個人玩在一起了。

我忍不住想,如果我當初用傳統教養的濾鏡,跟S說弟弟不乖,不要跟他玩,她現在還會跟他一起玩嗎?可能不會。

不一起玩當然也不會怎樣,她只是會少了這15分鐘的打滾和歡笑。

但是我希望她未來能成為一位有同理心的人,而希望這份同理心能讓她在人生旅途上多了很多打滾和歡笑的機會。

raw-image


3會員
36內容數
::媽媽n :: //設計人//美國正向教養認證家長講師// 這裡有我用圖文記錄了關於正向教養的實踐、衝突和心得,還有一些美國的教養資訊分享,當然還有一些育兒的五四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媽媽恩 的其他內容
別人家裡有長輩會把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叫起來逗弄,我們家則是有S。 她就像一隻拉布拉多幼犬,只有吃東西和睡覺時會靜下來。其他時候就會不間斷的在家裡每個角落巡邏,找事情忙。 偏偏我夢想領養的動物是有著白鬍子的老狗,每天除了吃和睡以外就是窩在主人旁邊什麼都不做,這樣才符合我的能量。 生過小孩都知道,這
別人家裡有長輩會把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叫起來逗弄,我們家則是有S。 她就像一隻拉布拉多幼犬,只有吃東西和睡覺時會靜下來。其他時候就會不間斷的在家裡每個角落巡邏,找事情忙。 偏偏我夢想領養的動物是有著白鬍子的老狗,每天除了吃和睡以外就是窩在主人旁邊什麼都不做,這樣才符合我的能量。 生過小孩都知道,這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本文探討韓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迷而推行的外籍家庭傭工計劃。儘管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支援雙職家庭提供育兒服務,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包括勞工待遇、薪金爭議以及隱私侵犯等,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即將於2024年實施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仍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改進。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本文探討韓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迷而推行的外籍家庭傭工計劃。儘管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支援雙職家庭提供育兒服務,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包括勞工待遇、薪金爭議以及隱私侵犯等,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即將於2024年實施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仍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改進。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的淬煉,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我不想睡覺》是一本生動有趣的童書,透過青蛙角色的故事引發孩子們對身分認同的思考。故事中探討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與他人的比較,以及對於環境與身分的認同。適合親子共讀,引發日常對話。
Thumbnail
孩子渴望更多陪伴 在一次課程的延伸活動中, 為了讓孩子了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德內儿老師請小朋友設計一份假日時間表, 小宜(化名)在設計時, 提到每次她睡完午覺後,家人會帶她去公園玩。 她很喜歡那段時光,因為一個禮拜只會看到爸爸媽媽一次, 小宜的家就是非常典型的隔代教養家庭。 實際探訪偏鄉,隔代教養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愈來愈忙,問大家為何辛苦奔波,答案不外乎改善生活與為了孩子。 但是就像開車走錯方向,我們愈努力,只會離目的愈遠,我們渴求的更多、更快、更便宜,但是卻沒有帶給我們幸福快樂與心靈的平安。 我們要求更新、更時髦、東西剛買到手沒多久就丟棄,因為要升級,因為趕不上最新流行。現代進步的科技與
Thumbnail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高峰會議,一個12歲的小女生,在一百多個國家的總統或最高領導人面前,發表了六分鐘的演講,感動了所有大人,她一句話「用我們每個人的力量來改變世界」也激勵了世界上無數的大人與小孩。  一個12歲的小女生曾經這麼問我們:  「你們不知道,該如何讓鮭魚重回變成死水的河川呢?  
Thumbnail
昨天下午下了一場雨,之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帶小孩出門,這一天他吵著要去看公車,於是我帶了一把傘,母子倆穿上輕便的鞋子就出門,在去公車站牌的路上,在花圃中看見兩隻小蝸牛,慢慢的在爬行,看了一會兒又在樹下撿起了花瓣,散步到公車站。  到了公車站,兒子開心看了一台台公車到站又離開,如數家珍的念著
Thumbnail
有30多年的時間,在幼教領域陪伴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覺得親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當家長帶著愁眉來問我,孩子的無理取鬧,不聽話,讓他們疲憊不堪,很累。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我也曾在公開的親師座談會,或私下與家長晤談,共同討論找出最能適合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的淬煉,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我不想睡覺》是一本生動有趣的童書,透過青蛙角色的故事引發孩子們對身分認同的思考。故事中探討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與他人的比較,以及對於環境與身分的認同。適合親子共讀,引發日常對話。
Thumbnail
孩子渴望更多陪伴 在一次課程的延伸活動中, 為了讓孩子了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德內儿老師請小朋友設計一份假日時間表, 小宜(化名)在設計時, 提到每次她睡完午覺後,家人會帶她去公園玩。 她很喜歡那段時光,因為一個禮拜只會看到爸爸媽媽一次, 小宜的家就是非常典型的隔代教養家庭。 實際探訪偏鄉,隔代教養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愈來愈忙,問大家為何辛苦奔波,答案不外乎改善生活與為了孩子。 但是就像開車走錯方向,我們愈努力,只會離目的愈遠,我們渴求的更多、更快、更便宜,但是卻沒有帶給我們幸福快樂與心靈的平安。 我們要求更新、更時髦、東西剛買到手沒多久就丟棄,因為要升級,因為趕不上最新流行。現代進步的科技與
Thumbnail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高峰會議,一個12歲的小女生,在一百多個國家的總統或最高領導人面前,發表了六分鐘的演講,感動了所有大人,她一句話「用我們每個人的力量來改變世界」也激勵了世界上無數的大人與小孩。  一個12歲的小女生曾經這麼問我們:  「你們不知道,該如何讓鮭魚重回變成死水的河川呢?  
Thumbnail
昨天下午下了一場雨,之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帶小孩出門,這一天他吵著要去看公車,於是我帶了一把傘,母子倆穿上輕便的鞋子就出門,在去公車站牌的路上,在花圃中看見兩隻小蝸牛,慢慢的在爬行,看了一會兒又在樹下撿起了花瓣,散步到公車站。  到了公車站,兒子開心看了一台台公車到站又離開,如數家珍的念著
Thumbnail
有30多年的時間,在幼教領域陪伴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覺得親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當家長帶著愁眉來問我,孩子的無理取鬧,不聽話,讓他們疲憊不堪,很累。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我也曾在公開的親師座談會,或私下與家長晤談,共同討論找出最能適合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