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緣起(一)

更新於 2024/07/0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raw-image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raw-image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raw-image

二、消文

本週進度: P181L1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 P183L6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師父開示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7b&st1=703&af2=78a&af3=78b&et3=942


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別.二支分略攝.三幾世圓滿.四此等攝義。  今初

1.支分差別
  1. 寅二、由十二緣起思惟分四
    卯一、支分差別分十二
    一、無明分二
    (一)、無明體性分三
    1、大小乘共許的無明體性
    2、持薩迦耶見為無明的宗派所許無明的體性
    3、持無明與薩迦耶見不是一體的宗派所許無明的體性
    (二)、無明差別
    二、分三
    1、行之體性 2、行之差別 2、無明緣行之理
    三、分二
    (一)、識之體性
    (二)、識的差別分二
    1、受生惡趣的因位識與果位識
    2、受生善趣的因位識與果位識
    四、名色
    五、六處分二
    (一)、真實義
    (二)、遣除疑惑分二
    1、斷除體性的疑惑
    2、斷除界的疑惑
    六、
    七、
    八、分三
    1、愛的體性 2、遣除愛因緣的疑惑 3、愛的差別
    九、分二
    1、取的體性 2、取的差別
    十、分二
    1、有的體性 2、有的釋詞
    十一、
    十二、老死

十二緣起支中.

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十二緣起,就是十二有支,依次為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支皆互為因果。認識十二因緣,就能明了有情生死不斷流轉的緣起;了知生死緣於無明,觀察到輪迴純然是苦、是無我之後,將更能引發求解脫之心。以下一一說明十二支。

第一支,是「無明」。

如《俱舍論》所說:「無明好比『非親友』、『非諦實』等等。」這是說,無明就是「怨敵」、「虛誑」;它不是只遮除「親友」、「諦實」,或是和「親友」、「諦實」不同者,而是指和「親友」、「諦實」完全相反的違逆品。同樣地,無明不是只遮除「明」,或者明以外的東西,也不是「沒有明」;而是與明相違的所對治品。因此,此處先定義了無明是明的違品。

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此處所說,能對治「無明」的「明」,是指正確的了解「補特伽羅無我」(一切眾生本來「無我」) 的真實義理;而和此相違的「無明」,就是指「補特伽羅我執」,也稱為「薩迦耶見」(壞聚見)。 以上主張「無明」的體性即是「薩迦耶見」,這是法稱論師所承許的。

無著與世親論師兩兄弟的觀點不同,他們認為錯誤的認識有兩種:對真實義理的倒執邪解,與對真實義理的蒙昧無知,無明是指後者。所以他們認為無明不是薩迦耶見。

總之,無論是錯誤執著或不了解真實的義理,都是邪解。然而,不論是持那一種見解,上述二派都承許,對治「無明」唯一最重要的法門,就是通達無我的智慧。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在《集論》中,把無明愚蒙略分為二種:業果愚和真實義愚。業果愚,就是對造業感果的因果道理愚蒙無知 (否定業果),因此在盲目中造作了種種墮惡趣的業。真實義愚,是不了解空性,不明了無我的真實義,因此雖然能造集往生善趣的善業,但終究不能趣向解脫。


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第二支,是「行」。

行,就是業,以造作為義。業又分:能引生惡趣的非福業和引生到善趣的善業二種。後者,又有兩類:能引生欲界善趣 (人、天) 的福業和引生上二界善趣 (色、無色界) 的不動業。

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第三支,是「識」。

雖然經中說到「六識身」(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但此處的「識」,若依照承許第八阿賴耶識的大乘唯識宗而言,主要指的就是阿賴耶識;若以小乘和不承許阿賴耶識者來說,主要指第六意識。

(「識」可分二:因位識和果位識。因位識是造業當下的那個意識;果位識是感果時候的意識。)

進一步來說,如果對「造作惡業會得苦苦果報」這一業果法則愚蒙不知 (業果愚),而由此造作、增長了諸惡業;這個業在造作當下,會於造業者的心識當中投下一種潛在的影響力 (業習氣),將來是可以引發生死流轉的,這個就是因位識;而在因位識中無以計數的業種子,在將來發展成熟、遇到因緣策發之後,能於未來世在惡趣結生,這個結生的識,叫果位識。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同樣地,造善業的眾生雖然會感得善趣,但由於不了解「無我」真實義 (真實義愚) ,不能了知善趣實為苦性,才會妄執為樂,所以即便造集了許多福業或不動業,這些由業習氣所薰的種子,含藏在第八識 (或第六識),此即為因位識;等到這個因位識成熟,轉而在欲界、或上二界善趣中結生的識,就是果位識。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第四支,是「名色」。 名色是指五蘊,其中「名」是指受、想、行、識四種非色法的蘊,也就是心和心所;「色」是指色蘊。以「色」來說,如果受生在無色界,就只有色種子而沒有實際的色蘊;除此之外在其餘的色界、欲界都是有色蘊的,例如胎生在第一階段的羯羅藍位(受精卵)就形成色蘊。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第五支,是「六處」。 六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果是胎生,最初在識進入精血,結生的一剎那,成為羯羅藍(受精卵),之後由於業力的推動,諸根將隨著名(受想行識)而繼續地增長,逐漸形成眼、耳、鼻、舌四處;身、意二處早在羯羅藍位就有了。如果是化生,在結生的那一剎那就具有六根,而不會有漸次長成的過程。至於卵生和濕生,除了住胎以外,其他的過程都一樣。以上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上面講的。由於結生的因緣,當名色一形成,就完成了新蘊身的本體;而六處一形成,則是完成了蘊身的支分(差別),使得這個身體成為能受用者。至於無色界並沒有色蘊的實體,所以只有意根,沒有其他五根。

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第六支,是「觸」。 觸,就是「六根」去接觸到「境界」而生起「六識」,因此,「根、境、識」三者和合就會生起觸。境界有三種:可意、不可意、或中庸三者。雖然說「由六處為緣而生觸」,但這只是一種省略的說法,其實也包含了六境和六識。

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第七支,是「受」。 所謂受,是指當「觸」取到了「可意、非可意、中庸」三種境之後,會產生苦、樂、捨三種受。也就是說,在境界現前時,以六根、六識取境為因緣,受便隨即產生;而且取可意境會生樂受,取不可意境會生苦受,取中庸境就生起不苦不樂的捨受,毫不紊亂。

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第八支,是「愛」。 愛,是一種樂著、貪著。有了受之後,心緣於樂受會自然發起不離愛,亦即對於樂受想擁有、不想失去的一種貪著;反過來,心緣於苦惱時也自然發起乖離愛,亦即對苦受想要排斥、欲求脫離、避免。「由受緣生愛」是說,只有在與無明和合(相應)時,由觸緣所生的受才會產生愛;如果沒有無明和合進來,即使有種種受,也終究不生起愛。由於如此,「觸」是根境識和合之後,對境界的一種反應,因此是境界受用;「受」是由觸所引生的苦、樂、捨三種受,然後與三毒相應,即能感生未來生死流轉之果,所以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 如果,圓滿了觸與受這二支,就是所謂的受用圓滿。 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分別有欲愛、色愛、有愛。(有愛,是指在無色界還是能引發後有。)

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第九支,是「取」。 當貪「愛」的力量不斷增強,進而發展成一心求取的欲望,就是「取」支;取的體性,即是對四種境起四種欲求貪著。 (一)愛欲耽著在色聲等五欲外塵上,是為「欲取」。(二)愛欲耽著在除薩迦耶見之外的其餘惡見上(如邊見、邪見),是「見取」。(三)愛欲耽著在和惡見相屬的惡戒、惡禁上,是「戒禁取」。(四)愛欲耽著在薩迦耶見上,則是「我語取」。

者.謂昔行於識.熏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第十支,是「有」。 「有」,是說過去造業時在因位識所熏染的業習氣,或者說一種習慣,經過愛支、取支的數數潤發,產生引生後有的強大勢力。雖然眼前它還沒有感果,但為了顯示這個業因的力量將來一定會感生後有,所以在因位上假立一個果的名稱,稱作「有」。

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第十一支,是「生」。 「生」,是指識在胎、卵、濕、化四生中最初結生的第一剎那,也就是四有中的生有。以胎生為例,中陰身見到父母行房而生起愛、取之後,隨著「有」的勢力趣入精血結生的剎那,叫做「生」。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第十二支,是「老死」。 有了生之後,就必定會有老死。老死中的「老」,是指受生之後,五取蘊剎那剎那地成熟,並轉為衰老的過程。「死」,是指生命走到盡頭,最終是同分諸蘊的分離、息滅與棄捨。因此,死是老的終點。


師父心靈對話
(1) 我是凡夫,就無法對治無明嗎?到佛法了,就能完全對治無明嗎?若不能,為什麼要學?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7b&st1=779&et1=1038
(2) 師父說:自己覺得很懂的話,那對不起,那就害了!為什麼? 我都跟著師父老師學,我還會走錯路嗎?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7b&st1=1130&et1=1295
(3)既然學習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出離輪迴,為什麼一開始不直接講空,而講因果緣起的道理?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8a&st1=428&et1=556



    avatar-img
    25會員
    63內容數
    一旦我們的內心調到一個學習的角度, 無論面對任何境界,我們只會計算學到了什麼——昇華內心,服務他人。 我們最在意的是內心的收穫,所謂欲平天下者,先平自心。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2春103班部落格 的其他內容
    人生就這麼短, 得在有限的時間裡取得最有用的訊息。 什麼叫做有用? 對眾生離苦得樂最有價值的、 不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的真理。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因為有死亡,身體是不能帶往來世的, 它是像瓦器一樣脆弱不可依靠的東西。 不用在身體之上安立什麼很堅固的執著, 因為它就是會壞、就是會老、就是會變。 在生與死的思考之中, 我們要非常清楚—唯有「法」, 才是永久的依靠!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
    注視死亡才知道該怎麼活 有人說:「不要一談佛法就談生死。」實際上必須注視死亡,我們才會知道該怎麼活著!——真如老師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聖者之心,如照世明燈, 先教人覺察自心,明了種種得失、禍福的因由, 人們便可以修改痛苦及痛苦的因,廣種快樂及快樂的因。 如能潛心聖人之學,便是點亮自己的心燈。 這盞燈會照亮自己,也會照亮他人。 有一天,會照亮世界。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當感覺到一個問題卡了你太久的時候, 要記住對佛菩薩祈求,然後要勤行懺悔、 服務大眾集資糧,資糧夠了的時候你就會超越。 所以要想辦法收拾難題,不要讓難題收拾你。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人生就這麼短, 得在有限的時間裡取得最有用的訊息。 什麼叫做有用? 對眾生離苦得樂最有價值的、 不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的真理。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因為有死亡,身體是不能帶往來世的, 它是像瓦器一樣脆弱不可依靠的東西。 不用在身體之上安立什麼很堅固的執著, 因為它就是會壞、就是會老、就是會變。 在生與死的思考之中, 我們要非常清楚—唯有「法」, 才是永久的依靠!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
    注視死亡才知道該怎麼活 有人說:「不要一談佛法就談生死。」實際上必須注視死亡,我們才會知道該怎麼活著!——真如老師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聖者之心,如照世明燈, 先教人覺察自心,明了種種得失、禍福的因由, 人們便可以修改痛苦及痛苦的因,廣種快樂及快樂的因。 如能潛心聖人之學,便是點亮自己的心燈。 這盞燈會照亮自己,也會照亮他人。 有一天,會照亮世界。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當感覺到一個問題卡了你太久的時候, 要記住對佛菩薩祈求,然後要勤行懺悔、 服務大眾集資糧,資糧夠了的時候你就會超越。 所以要想辦法收拾難題,不要讓難題收拾你。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十二因緣說明人怎麼形成來到世間,貫穿現在/過去/未來。任何人事都不可能沒有原因而發生。十二因緣分析過去現在至未來會怎麼發生
    作者:He ChangMing 共黨統戰台灣的手法與當年統戰國統區的手法極為類似 共黨對台灣的侵略,是當年蘇區 (蘇俄馬列的統治區域)侵略國統區的繼續。在此,敬告那些被共黨統戰的台灣人,共黨如今統戰台灣的手法與當年統戰國統區的手法極為類似: 1、當年共匪反复強調它們已經放棄了階級鬥爭,已經
    Thumbnail
    「念佛得成佛道: 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圓瑛法師. 又唯心淨土。並不是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之佛土。乃是指真心體遍十方。量周沙界。即西方極樂淨土。亦不出自心之外。故曰唯心淨土。慎勿錯解唯心之義。念佛必定成佛。散心之人一稱佛名。尚能成佛。何況終身。專心持念。精進不懈。豈有不成佛之理耶。
    Thumbnail
    大學校園也可以來趟輕旅行,每個大學都有自己校園景觀。每個大學校園景觀反映出這個學校獨有特點與校園景致。台灣各個大學中歷史最悠久、景觀校園變化最豐富、台灣第一所頂尖國立大學首推國立台灣大學。在國立台灣大學有所謂十二個校園景色,瑠公圳生態池算是國立台灣大學校園中與醉月湖並列唯二個湖泊之一。 國立台灣大學
    Thumbnail
    冬天就是採橘子的季節,自從去年聖誕節去了苗栗知名的網美地點『橙香森林』後,就對於黃澄澄的橘子樹念念不忘,愛吃橘子的孩子更是希望能夠親子體驗採收的感覺,這次新竹峨眉之旅,湊巧讓我們發現這裡就是橘子產地大宗,雖然不是網美景點,產的橘子也是香甜多汁,非常美味喔!
    Thumbnail
    我們來於無明。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父母也不知道他們是誰,我們不知道未來方向,因此從他人的身上去尋找味道,尋找方向,藉著他人不讓我們自己失望,這種存活模式形成我們的走向。所以,我們讓所有的「不圓滿」創造「我」的走向,但這些人事物都是無明的組合,所以「我」的走向也是無明的狀態。
    Thumbnail
    (十二)新北二子坪   瘸腿YouTuber要如何繼續旅遊工作呢?坐輪椅、讓人背、拄拐杖慢慢龜。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三個都選,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坐轎子,但既然在選項之外,自然是沒辦法的。   至今為止,我能自己來就會用拐杖慢慢走,如果要旅遊工作就不行了。   如此,我們接下來該選擇什麼地點拍攝
    Thumbnail
    龍陽欣從水仙宮議完事出來時天光方破曉,熬了一宿的她無暇休息,看著水仙宮前程上躺滿了傷患,底下只有稻草勉強鋪成的便床,連包紮傷口的布都沒有,只能將衣褲撕成條暫時充當,將木棍拿來做支撐。   四處都是哀號聲,她知道還有更多的人被埋在瓦礫中,等待救援。 四方消息回報,此次地震甚至導致城牆倒塌,而府署目前只
    Thumbnail
    (十二) 正月十四 城內各處已掛起各式花燈,城門內外也高掛彩燈,廟宇前更是搭起燈樹,布置的一片富麗堂皇。 明日就是元宵節。 送姊上去百花樓看診後,慕生儒一步入皇龍布行,慕生儒就感覺到氣氛不尋常。 每個人都奮力地對著他擠眉弄眼,陳叔還邊眨著眼邊對他勾手指頭。 慕生儒摸不著頭緒,只得作揖行禮,「小生駑鈍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十二因緣說明人怎麼形成來到世間,貫穿現在/過去/未來。任何人事都不可能沒有原因而發生。十二因緣分析過去現在至未來會怎麼發生
    作者:He ChangMing 共黨統戰台灣的手法與當年統戰國統區的手法極為類似 共黨對台灣的侵略,是當年蘇區 (蘇俄馬列的統治區域)侵略國統區的繼續。在此,敬告那些被共黨統戰的台灣人,共黨如今統戰台灣的手法與當年統戰國統區的手法極為類似: 1、當年共匪反复強調它們已經放棄了階級鬥爭,已經
    Thumbnail
    「念佛得成佛道: 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圓瑛法師. 又唯心淨土。並不是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之佛土。乃是指真心體遍十方。量周沙界。即西方極樂淨土。亦不出自心之外。故曰唯心淨土。慎勿錯解唯心之義。念佛必定成佛。散心之人一稱佛名。尚能成佛。何況終身。專心持念。精進不懈。豈有不成佛之理耶。
    Thumbnail
    大學校園也可以來趟輕旅行,每個大學都有自己校園景觀。每個大學校園景觀反映出這個學校獨有特點與校園景致。台灣各個大學中歷史最悠久、景觀校園變化最豐富、台灣第一所頂尖國立大學首推國立台灣大學。在國立台灣大學有所謂十二個校園景色,瑠公圳生態池算是國立台灣大學校園中與醉月湖並列唯二個湖泊之一。 國立台灣大學
    Thumbnail
    冬天就是採橘子的季節,自從去年聖誕節去了苗栗知名的網美地點『橙香森林』後,就對於黃澄澄的橘子樹念念不忘,愛吃橘子的孩子更是希望能夠親子體驗採收的感覺,這次新竹峨眉之旅,湊巧讓我們發現這裡就是橘子產地大宗,雖然不是網美景點,產的橘子也是香甜多汁,非常美味喔!
    Thumbnail
    我們來於無明。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父母也不知道他們是誰,我們不知道未來方向,因此從他人的身上去尋找味道,尋找方向,藉著他人不讓我們自己失望,這種存活模式形成我們的走向。所以,我們讓所有的「不圓滿」創造「我」的走向,但這些人事物都是無明的組合,所以「我」的走向也是無明的狀態。
    Thumbnail
    (十二)新北二子坪   瘸腿YouTuber要如何繼續旅遊工作呢?坐輪椅、讓人背、拄拐杖慢慢龜。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三個都選,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坐轎子,但既然在選項之外,自然是沒辦法的。   至今為止,我能自己來就會用拐杖慢慢走,如果要旅遊工作就不行了。   如此,我們接下來該選擇什麼地點拍攝
    Thumbnail
    龍陽欣從水仙宮議完事出來時天光方破曉,熬了一宿的她無暇休息,看著水仙宮前程上躺滿了傷患,底下只有稻草勉強鋪成的便床,連包紮傷口的布都沒有,只能將衣褲撕成條暫時充當,將木棍拿來做支撐。   四處都是哀號聲,她知道還有更多的人被埋在瓦礫中,等待救援。 四方消息回報,此次地震甚至導致城牆倒塌,而府署目前只
    Thumbnail
    (十二) 正月十四 城內各處已掛起各式花燈,城門內外也高掛彩燈,廟宇前更是搭起燈樹,布置的一片富麗堂皇。 明日就是元宵節。 送姊上去百花樓看診後,慕生儒一步入皇龍布行,慕生儒就感覺到氣氛不尋常。 每個人都奮力地對著他擠眉弄眼,陳叔還邊眨著眼邊對他勾手指頭。 慕生儒摸不著頭緒,只得作揖行禮,「小生駑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