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合成

更新於 2024/06/2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因子合成方法主要可分成下列幾項


  • 等權法

1/n 簡單有效,樣本外表現好


  • 因子收益率加權
半衰權重

半衰權重


可用半衰權重加權( H為半衰期, T為移動窗格期數)


  • IC、IR 加權

可加強表現好的因子權重,但自己實測不論用幾日窗格效果仍差勁


  • 因子正交化

可去因子間相關性,表現好又穩定,但當因子有空值時無法使用(雖然zscore後可補0,但部分因子空值補0並不合適,除非因子為空值時報酬接近均值)


  • IC、IR最大化
最大化ICIR優化式

最大化ICIR優化式


效果好但當近期表現優秀因子開始反轉會很痛

其方差估計存在樣本方差代替與壓縮估計(一般採用Ledoit&Wolf 2004),自己實作上仍要平滑權重避免權重變化過於劇烈,且採用樣本估計和壓縮估計差距並不大


  • 主成份分析法

其合成後因子會丟失其原先金融意涵


  • 模型估計

目前採用線型模型無太多效果,非線性模型很容易在樣本內過擬合,猜測於短週期(分鐘級別)較有奇效


但以上方法不論採用何者,個人認為最有效還要選取「有推論性」的區間再進行因子合成,意思是要確保選取來計算權重的區間,要能夠推論至下期因子表現,否則做因子合成的意義不太大,目前選取相近市場樣態下的區間做採樣。


推導可參照

从最大化复合因子单期 IC 角度看因子权重 - 華泰證券

avatar-img
6會員
9內容數
量化交易 / 因子分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i's Quant Lab 的其他內容
分析開營收與財報前後的報酬分佈,與其相關因子在事件點的特性
分析開營收與財報前後的報酬分佈,與其相關因子在事件點的特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1Q24的投資狀況,並討論在私人投資和小家庭投資方面的變化。著重於投資組合的調整和其背後的原因,以及對於未來投資的展望。
Thumbnail
回顧 1Q24 各投資因子的表現,然後分享一下我現在檯面下怎麼投資。
Thumbnail
嘗試在回測網站測試因子投資是否如理論說的能夠加強分散風險,提升報酬,或者風險報酬比,於是進行了許多回測,包含清流君提到的投資組合。
Thumbnail
籃球幾乎人人會打,但是想要打得好、打得有競爭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Fidelity Investments (富達投資) 一直都是主動投資界的佼佼者,從成立到現在的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人,今天要分析的是當前富達的巨星:Fidelity Contrafund 和他 33 年以來長期打敗 S&P 500 的經理人 William Danoff。
Thumbnail
因子投資有更高預期報酬、更強的分散風險,這就代表一定能打敗市場嗎? 恰恰相反! 在進行因子投資時,我們必須要能忍受投資績效可能會大幅偏離市場,否則就不要進行。 贏過市場的偏離我想應該沒有人會討厭,但是落後市場的偏離讓人異常痛苦。 從2018年中到2020年中,爆發了所謂了「量化危機」,多因子投資經歷
Thumbnail
上回我們用 AQR 6-factors 的架構解析了 $QQQ,今天我們使用同樣的工具來解構 S&P 500 指數及其工具 (如 $VOO $SPY $IVV),究竟這個台灣以及全世界都深受歡迎、也一直是美股主動投資人亟欲年年打敗,長期卻屢屢被該指數擊敗的標竿 (benchmark)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 $QQQ 這個到 2021 年 (甚至到現在) 的時候,仍然有非常非常多台灣投資人 no brainer 的標的。也順便回答一個很根本但沒有多少人深入理解的問題:$QQQ 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投資工具? 最直接的說法,就是它是追蹤 NASDAQ-100 指數的投資信託基金 ETF (不過
Thumbnail
其實開始接觸因子投資後,滿早就想寫寫看 Peter Lynch 和他 1977-1990 操盤的 Fidelity Magellan Fund ($FMAGX),不過因為中間有各種事情讓我拖延,Peter Lynch 又已經退休好久了、得去爬文確認他操盤的時間點
Thumbnail
備註:有些訂閱戶可能看過這篇 2021 年發的原始版本,這邊用截至 2022/11/30 的最新數字,不過分析框架和結論其實是一樣的。「選擇比努力重要」是這幾年職場上的老生常談,不過我覺得這應用在因子投資上也是一樣。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1Q24的投資狀況,並討論在私人投資和小家庭投資方面的變化。著重於投資組合的調整和其背後的原因,以及對於未來投資的展望。
Thumbnail
回顧 1Q24 各投資因子的表現,然後分享一下我現在檯面下怎麼投資。
Thumbnail
嘗試在回測網站測試因子投資是否如理論說的能夠加強分散風險,提升報酬,或者風險報酬比,於是進行了許多回測,包含清流君提到的投資組合。
Thumbnail
籃球幾乎人人會打,但是想要打得好、打得有競爭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Fidelity Investments (富達投資) 一直都是主動投資界的佼佼者,從成立到現在的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人,今天要分析的是當前富達的巨星:Fidelity Contrafund 和他 33 年以來長期打敗 S&P 500 的經理人 William Danoff。
Thumbnail
因子投資有更高預期報酬、更強的分散風險,這就代表一定能打敗市場嗎? 恰恰相反! 在進行因子投資時,我們必須要能忍受投資績效可能會大幅偏離市場,否則就不要進行。 贏過市場的偏離我想應該沒有人會討厭,但是落後市場的偏離讓人異常痛苦。 從2018年中到2020年中,爆發了所謂了「量化危機」,多因子投資經歷
Thumbnail
上回我們用 AQR 6-factors 的架構解析了 $QQQ,今天我們使用同樣的工具來解構 S&P 500 指數及其工具 (如 $VOO $SPY $IVV),究竟這個台灣以及全世界都深受歡迎、也一直是美股主動投資人亟欲年年打敗,長期卻屢屢被該指數擊敗的標竿 (benchmark)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 $QQQ 這個到 2021 年 (甚至到現在) 的時候,仍然有非常非常多台灣投資人 no brainer 的標的。也順便回答一個很根本但沒有多少人深入理解的問題:$QQQ 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投資工具? 最直接的說法,就是它是追蹤 NASDAQ-100 指數的投資信託基金 ETF (不過
Thumbnail
其實開始接觸因子投資後,滿早就想寫寫看 Peter Lynch 和他 1977-1990 操盤的 Fidelity Magellan Fund ($FMAGX),不過因為中間有各種事情讓我拖延,Peter Lynch 又已經退休好久了、得去爬文確認他操盤的時間點
Thumbnail
備註:有些訂閱戶可能看過這篇 2021 年發的原始版本,這邊用截至 2022/11/30 的最新數字,不過分析框架和結論其實是一樣的。「選擇比努力重要」是這幾年職場上的老生常談,不過我覺得這應用在因子投資上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