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殺手戀愛時》的導演是愛在三部曲的李察.林克雷特,再加上主角既是哲學教授,又是臥底殺手,完全是我偏愛的題材。本來是衝著題材去看的,對於電影深度並沒有太大期待,結果中了大獎:導演不只是端出了有趣的食材,還把這些食材料理得相當出色。這部電影表面上是愛情喜劇,探討的其實是自我的問題。
嚴格來說,主角蓋瑞不是殺手,而是協助警方「假扮」殺手,以引出心懷怨恨者「買凶殺人」的犯罪行為,預防後續謀殺案的發生。在蓋瑞的認知當中,殺手是不存在的,這種職業只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中,是被小說和電影虛構出來的。對於蓋瑞來說,在大學講授哲學和心理學是理論,假扮殺手則是實踐:他探索人心,虛構自身為對方心中的幻想。
然而,虛構終將與現實混淆。這樣的「假扮」召喚出蓋瑞的另一個自我,也就是殺手朗恩。蓋瑞發現朗恩更有魅力,周遭的人也更喜歡朗恩。於是,蓋瑞起初是虛構自身為殺手,後來是被其他人虛構為殺手,到最後其他人的期待又影響他的自我認同,而使他愈來愈接近真正的殺手……
這種「被虛構」的情節很難讓人不想到希區考克的影史經典《北西北》:羅傑被認為是凱普林,隨後面對一連串的追殺,同時觀眾得知凱普林這個人物是為進行諜報戰而被虛構出來的;在逃亡過程中,羅傑獲得美艷的雙面間諜坎多的援助,而最後為了拯救坎多,羅傑必須扮演凱普林……
和《北西北》做對照,《當殺手戀愛時》也有著精彩絕倫的劇情轉折,劇情可以反轉反轉再反轉,這是老派但永遠不會退流行的懸疑片技術。此外,兩部電影在敘事上所運用的相同技巧也值得注意:讓觀眾比劇中角色更早知道(部分的)真相,讓觀眾為被蒙在鼓裡的角色緊張,或是覺得好笑。懸疑電影並不總是需要將觀眾蒙在鼓裡,有時適時的揭露反而能帶來更有意思的戲劇效果。
但兩部電影也有重要的不同。首先,這部電影的虛構有更多的內涵,它反映的是人在自我與本我之間的掙扎。再者,這部電影沒有任何動作場面,而是由對話所建構,在電影風格上更接近愛在三部曲。以下就針對這兩方面再多說幾句。
電影中多次提及哲學理論,都圍繞在自我的概念上。蓋瑞在課堂上介紹佛洛伊德的自我與本我,這也正好是他養的兩隻貓的名字,這兩個概念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貫穿了這些理論:開頭蓋瑞談到尼采「在生活中冒險」的觀點,其實就已為本我埋下伏筆;後來蓋瑞和前妻談到「自我是幻覺」的觀點,在我看來這接近休姆的想法,而蓋瑞想表達的重點是自我可以做出任何改變,他可以變成前妻喜歡的樣子,不過前妻建議他找人聊聊,不是找心理治療師,而是另一個女人。這反映出蓋瑞對於本我的壓抑:自我是幻覺意味著本能是可以被修改的,他可以迎合他人期待,不斷虛構出更好的自我。然而,在這樣的過程裡其實扼殺了本我,他需要在生活中冒險,以尋找生命的原始力量。
有趣的是,當蓋瑞虛構自己為朗恩,他不是壓抑自我,成為別人,而是釋放本我,成為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是「假裝」的角色扮演,有時能幫助我們在虛假的社會互動中找到「真實」。蓋瑞所虛構,或者說釋放,出來的朗恩受到麥迪遜的認同,但蓋瑞認為麥迪遜不會喜歡真正的自己。「虛構」與「釋放」的混淆是他面對的課題:他以為朗恩是自己虛構出來的,所以麥迪遜不會喜歡他;然而其實朗恩裡面也有真正的他,所以麥迪遜可能也會喜歡他。認識到這點的過程,就是角色成長的過程,也是「調和」本我與自我的過程。
電影開頭是課堂上的哲學對話,特寫說話者臉部的鏡頭為這部電影的風格定調:整部電影沒有任何動作場面,沒有被槍殺的屍體,所有的謀殺都只發生在想像和語言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對話,鏡頭在說話者的臉部之間切換,樸實而無華。厲害的是,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冷場:對話本身機智風趣,再加上不斷反轉的劇情,使人產生「這裡好像又要反轉了」的期待感。對於謀殺的描述充滿細節,使觀眾產生有趣的想像,這是語言的魔力之所在。好電影不必然要用影像取勝,如果能夠創造出想像,有時會比單純的影像還要更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