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其實他不屑聽你的建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想提出建議的動機

  1. 自我表達的衝動
  2. 被言論激起情緒而渴望反駁
  3. 認為告訴他可以幫助到他
  4. 引導他人共同深入辯證,以此檢驗自己的知識

拒絕建議的理由

  1. 不爽對方居高臨下的態度
  2. 沒有足夠時間、心力深度反思
  3. 與根深蒂固的信念相違
  4. 對方的解釋不夠充分

該不該給建議

如果你是想改變他人的觀點,我勸你別浪費力氣。

俗話說:「把別人當傻瓜的人才是傻瓜」,即使對方的觀點看起來再膚淺不過,也不該假設他「被洗腦了」、「沒思考到那層」、「沒想過那種可能性」,因為也許「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誤用><),自己才是那個沒有看到最終真相的人。

不過真的想給建議倒也無妨。只是為了不讓對方不舒服,或被認為是直男說教(Mansplaining),應該謹慎地選擇建議的方式。

在一篇論及政治議題的文章下,我看到有一位格友用了一種非常高情商的方式提出建議。他使用的格式是:

  1. 肯定:稱讚對方的優點,或觀點上的可取之處,使其放下戒心。
  2. 自謙:即使對自己的論述很有自信了,語氣上也不要表現的那麼篤定,因為沒人喜歡被別人教。可以使用「據我所知」、「我猜想」等的句型。
  3. 拉攏:豎立共同敵人,表示彼此其實是站在同一陣線。
  4. 助推:不要叫別人「去做某件事」,而是告訴他「去做那件事的理由」,讓他可以自行判斷並付諸行動。

開放對待不同的觀點

我覺得人應該刻意去聽那些刺耳的聲音。在了解政治議題時,為避免落入「確認偏誤」,我會去尋找與自己立場相反者的論述。我時常提醒自己:藝術家最忌諱的就是故步自封、孤芳自賞、自我陶醉。

我覺得"有立場"無所謂,但要去分辨有哪些信念是具備了足夠的現實證據,而又有哪些只是自己純粹的立場。

立場,唯有去面對,才能認清並因此放下,讓自己成為更理性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秘境
22會員
53內容數
「萬物都有記憶,記憶就是痕跡」
心靈秘境的其他內容
2024/04/15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Thumbnail
2024/04/15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曾經有段時間,我只要與某位親友相處在同一個空間裡,他就會開始抱怨,哪位親友做得多過分、哪位親友多麼的不孝、哪位親友多麼的小氣….。如何面對身邊總是抱怨不休的人呢?閱讀這篇文章,找到解決的方法吧! 創建一個更愉快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曾經有段時間,我只要與某位親友相處在同一個空間裡,他就會開始抱怨,哪位親友做得多過分、哪位親友多麼的不孝、哪位親友多麼的小氣….。如何面對身邊總是抱怨不休的人呢?閱讀這篇文章,找到解決的方法吧! 創建一個更愉快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