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培養創業思維?大學在創業系培養的三大能力,讓我不害怕失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勇氣,幹什麼事情都要見到成果的決心,你就絕對不會被時代淘汰!

我在大學時就讀小眾的「創業系」,雖然畢業因為疫情原因,無法立即實現創業夢想,然而如今回看當時的選擇,我認為這是我大學「最正確的投資」,因為它賦予了我在這變動時代,重要的三大能力:自學力、批判能力、觀察力。

1.強大的自學力:

raw-image

就算大學裡,學校的課程有多麼「跟得上時代」,那一套知識和方法,很大可能在出了社會後三年內就被新的技術趕超,因此只有自己建立「獲取知識的系統」,而非「被動的投餵」的人,才能得以繼續如魚得水。

創業系的教授非常開放,秉持著「大膽去追求你們想做的事,你在課堂外能學習到更多」的理念,我們總是在自我實踐中學習。

不會做產品?那就上coursera自學程式和UI設計;不會做影片推銷產品,那就瘋狂看其他人怎麼做Youtube;不會網站SEO?自己報名谷歌的SEO教程。

因此,從大學起,我就建立了獨到的自學系統,遇到不會的事情,總能找到方法解決。

除了能「持續跟得上時代的潮流」,自學力也為我建立「底層的自信」,因為能從0到1看見自己的成長,比如原本不會寫Code的人,到能夠自己做出APP。這讓我了解到,「只要我願意投入學習,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情」

2.質疑傳統的批判能力:

raw-image

大三時跑到全美創業學排名第一的Babson College做交換學生,當時2019年,區塊鏈是時下最熱門的科技話題,學校順勢開立了「區塊鏈課程」

在新的科技面前,五六十歲的教授顯然和學生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線,甚至有時學生懂更多。因此,教授在課堂中詢問學生的研究成了常態。這給了我反思「教授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可以大膽質疑傳統,及生出自己想法的能力」

而事實上,有許多成功的科技公司,也是通過質疑傳統做法,不僅成功,還顛覆人們的生活。

我最喜歡Airbnb的故事,傳統思考方式是我的家就是我的私人空間,怎麼會願意讓陌生人借住呢?然而,Airbnb創辦人們透過把自己家的床位租出去,並成功獲得客戶的經歷,發現「共享經濟」的可行性與巨大潛能。

3.發現痛點的敏銳觀察力

raw-image

當你能像創業家一樣,解決一個令他人願意付費的痛點,你就不用擔心會失業,因為你自己能找到客戶。

然而,當你問他人有什麼「痛點?」,你通常不會獲得滿意的答案。一來,人對於已經習慣的事情,缺乏「原來這是痛點?」的自我覺察;二來,他人所說的痛點,不一定是真痛點,可能只是抱怨,並不具有商業價值。

因此,要抓住他人願意付費買單的「真正的痛點」,需要細微敏銳的觀察力。

我想正是因為創業系不斷培養的觀察力,讓我養成「尋找痛點」的生活慣性,以及「思考我有什麼解決方法」的思維習慣,讓我得以切中「大眾的興趣點」,在社交媒體上,寫出上萬人觀看的爆款文章。


在即將進入AI爆發發展的時代,我認為是時候讓我們反思,教育應該培養我們哪些核心能力,更好的區別我們與AI/機器人的不同。人類創造AI/機器人的終極目的,是將人類從更多原本繁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目前人類對於人類大腦的理解只有10%,也就是說,我們有可能還沒完全釋放完大腦的潛力。我們會在走路時,忽然將兩個原本毫不相關的事物,連接在一起,發現他們的共通點;我們會捕捉他人的情緒,從他人的故事中找到共鳴,最後自己也留下眼淚;我們聽同一首歌/看同一幅畫/同一篇文章,卻不一定產生相同的觀點,每個人可能有全然不同的理解...這些人類非常自然的行為,是目前AI/機器人難以企及的。

也許接下來,我們真正應該培養的,就是突破大腦的極限,而我認為最好的訓練過程,正是前面所提到的「自學、批判思考、細微觀察」。

39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專訪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老闆沒安全感管太多、新創要什麼人才?新創產品開發、矽谷團隊溝通法!|實戰篇(上)|怪獸科技公司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avatar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2024-03-08
該怎麼規劃長遠的職涯發展?職業生涯動態系統的三個三角形(下)|隱者的旋律這時代很多人說要做自己,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 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導致最後追逐的是其他人說服他的目標, 活在一種假象的追逐當中。 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是從你靈魂的聲音中,提煉出來的答案。 不是其他人的意見、不是從其他人那裏繼承的主張。
Thumbnail
avatar
陳韋丞
2023-05-04
該怎麼規劃長遠的職涯發展?職業生涯動態系統的三個三角形(中)|隱者的旋律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一種動態取捨的結果。開車開到一半,如果發現原本地圖上面的路中斷、或是想去其他目的地,那時候當然可以重新設定GPS系統,導航到另外一個地方。 如果什麼都會變,那還有所謂的長遠職涯規劃嗎?還是有的。長遠的職涯規劃不是某個點、某個職業、某個公司,是一個方向而不是單點。
Thumbnail
avatar
陳韋丞
2023-05-04
該怎麼規劃長遠的職涯發展?職業生涯動態系統的三個三角形(上)|隱者的旋律工作是自我的延伸,如果工作中的自己,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就會感到痛苦、掙扎,在抗拒中消耗所有的精力和意志, 回家之後只想躺在沙發上放空追劇,什麼進修計畫都放在一邊。 因為你已經在工作中費盡心力、偽裝了八小時的自己, 下班之後當然只想休息。 所以,不要再責備自己拖延不上進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
陳韋丞
2023-05-04
【職涯發展】原來教育工作者也能創造這些多元價值與機會|2023.04四月即將展開有趣的教育工作,有些新的嘗試,也有些責任上的轉移。但不管怎麼樣,希望有個充實的春季,就來為接下來的人生探險做信心喊話吧! 🗺️ 學習玩家|推廣學習策略 國中課程 這學期一樣有教授週六的學習策略課程,對象是經國國中的創造力資優班。上學期主要聚焦在塗鴉筆記這項技術,可以當作是打基本功,這學
Thumbnail
avatar
樂尼
2023-04-16
職涯發展|什麼樣的工作是有價值的呢?清明連假參加了幾場父母朋友的聚會,本來好不容易撐過去,又臨時多了一場父親大學同學的邀請,他難得回國,沒聯絡其他同學,就只想跟我爸碰個面,於是在一場聚會之後,趕緊幫他們找了一間咖啡館。 老友相見當然相談甚歡,爸爸臉上的笑沒停過,但這位叔叔在解除我不是服務生的誤會之後,劈頭就說:「你爸很擔心你薪水不夠,
Thumbnail
avatar
地球小白
2023-04-09
職涯發展敲門磚:LinkedIn使用者該知道的社交技巧傳送LinkedIn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有回應?發出邀約信息,對方卻永遠已讀不回?有些職場社交禮儀,爸媽不見得知道,學校通常也沒教,但非常重要。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是敲開職場新機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Thumbnail
avatar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
2023-01-21
我不是自由工作者,但我工作時是富足、自由的|均一人職涯發展分享今天是均一例行的每月全會(全組織的會議),找了四個不同夥伴來分享「職涯選擇上的矛盾與掙扎」,老少都有(我是指在均一的資歷),最老的夥伴也才28歲左右吧!就來分享一些職涯發展收穫吧!
Thumbnail
avatar
樂尼
2022-11-01
職涯發展別想依賴那個人,還有你必須要有心機心計 | Joyce的職場視界#1001最近看了一些翻譯書,腦海中不斷盤旋發現,多數作者提到想要成功,人生哲學很重要,身為【人】單一個體,一切要為自己負責,你是誰比起你做什麼還重要,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等。 Joyce曾在公開講座上分享一些觀念: 👉公司/主管並不負責你的履歷表,只有你自己才能負責。 👉公司/主管
Thumbnail
avatar
Joyce的職場視界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