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味線日記-都是三條弦 各有巧妙不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知道我在學三味線之後,不少朋友傳來沖繩三味線的相關訊息或影片來,以表關心。而我也明白朋友們會傳沖繩三味線的訊息給我,除了因為都是三條弦,感覺像同一種樂器外,主要還是因為相比起來,沖繩三味線知名度比較高。

不過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津輕三味線雖然發展脈絡與沖繩三味線有關,但我是覺得如今兩者已經走上不同的路了啦。就像甜不辣的起源可以上推被稱為「天婦羅」的薩摩炸魚餅,但現在台灣無論甜不辣或天婦羅,早就跟日本天婦羅無關了。

raw-image



但其實兩者尺寸、材料不同,音色、彈法等都有差別。

沖繩三味線又稱為三線,尺寸比較小,彈奏方式更有點吉他的樣子。所用的撥子類似指套,因此應該也可以用吉他匹克或指甲撥彈。津輕三味線則比較大把,彈奏的撥子長得像飯勺(網路上說那叫銀杏)。因為力道相對大,音量也相對厚壯。而這也影響到了音色。

至於音色,更正確該說音樂風格。沖繩三味線的音樂對我來說好像更有些海島風格,就有點像烏克麗麗,表現音色比較輕巧可愛。可話又說回來,我手頭有一本把重金屬樂團歌曲改成用烏克麗麗彈的譜(然後我沒有烏克麗麗)。

說到譜,正統沖繩三味線的譜叫做工工四譜(如圖片),是一堆像密碼的文字。而津輕三味線據說早期是社會底層的盲人用來演奏謀生的工具,因此都靠耳朵聽(有譜也看不到)。但隨著定位改變,也開始有比較正式,被稱為文化譜的三線譜。形式比較像吉他的TAB譜。就是直接告訴演奏者該按哪條弦的哪個位置。

raw-image

回到音色,津輕三味線因為主要是演奏日本傳民謠,因此表現出音樂風味就很印象中的日本。相較沖繩三線的可愛,我覺得津輕三味線的音色比較扎實硬派。

雖說是傳統民謠(上課時也都主要教這些),蛋開始學之後,有意無意會注意到好些演奏者用津輕彈流行曲,也是超帥。

日本有個名為和樂器樂團的搖滾團,除了典型搖滾樂團會有的樂器外,還加入津輕三味線、日本琴、尺八等樂器。

津輕三味線、沖繩三味線還有個一眼就能看出的差異。

沖繩三味線琴身包覆蛇皮,傳統津輕三味線則是狗皮(聽說也有極少的貓皮,但現在似乎沒有了,我猜這該都是有些歷史文化脈絡啦)。現在因為各種原因,津輕三味線多了專用合成皮的選項(但狗皮一直都在選項內)。而沖繩三味線就一直是蛇皮。

說到這,身邊好幾個朋友知道用狗皮時都發出了「woooo」的詫異聲,蛇皮就無所謂嗎?這應該也不是用蛇自然蛻皮後的皮喔。我是覺得以傳統做法製作傳統樂器,只要來源合法,好像什麼好質疑的。(雖然我買琴的時候選了合成皮,但實則是出於更實際的考量)

沖繩三味線、津輕三味線是從看、聽就能明白差別的樂器。而關於傳統三味線,除了這兩種外,其實還有一堆看圖片差不多,但好像用途、演奏方式都不同的形式,像什麼長唄、地唄…等等。還有什麼太棹、中棹、細棹的差異,但要講這些就太零碎了,而我也還只是個比大多數人多踏入半步的三味線入門者而已。

不過不論哪種,樂器就是樂器,或許音色不同,要彈出什麼風格的曲子,都是自由的。我是這樣想的啦。

最後說一下,後來問一下,目前狗皮來源是中國與韓國。畢竟都是還有在吃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g480的日常
5會員
11內容數
紀錄一些我生活日常,經歷與想法。 一些我正感興趣的東西,可能是工作,飲食,目前應該會有很多津輕三味線。
rg480的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4/07/13
有種說法是:「吉他入門很難,但進階很快。鼓入門很快,進階很難。」這指的是學習過程遭遇挫折,感覺自己卡住的時間。至於津輕三味線...大致說來應該算簡單,不懂樂理也沒關係。但意外的是,我第一次感到嚴重挫折,是在調音上!誰能想得到咧?I'm so weak!我根本弱雞! 不過就三條弦,我卻搞不定! 關
Thumbnail
2024/07/13
有種說法是:「吉他入門很難,但進階很快。鼓入門很快,進階很難。」這指的是學習過程遭遇挫折,感覺自己卡住的時間。至於津輕三味線...大致說來應該算簡單,不懂樂理也沒關係。但意外的是,我第一次感到嚴重挫折,是在調音上!誰能想得到咧?I'm so weak!我根本弱雞! 不過就三條弦,我卻搞不定! 關
Thumbnail
2024/07/07
買三味線的過程,就是一堆信件往返,還要確定店家願意寄台灣。畢竟這好像涉及進出口、報關之類,還有如果運送可能的危險。不過這次購買的過程,老闆講了一句話我蠻在意的「等收到匯款,就會開始製作。」這意思是?如果直奔現場,可能無法立刻帶一把走?或是?像我這種有時間等的,可能會拿到一把比較新鮮的津輕三味線?
Thumbnail
2024/07/07
買三味線的過程,就是一堆信件往返,還要確定店家願意寄台灣。畢竟這好像涉及進出口、報關之類,還有如果運送可能的危險。不過這次購買的過程,老闆講了一句話我蠻在意的「等收到匯款,就會開始製作。」這意思是?如果直奔現場,可能無法立刻帶一把走?或是?像我這種有時間等的,可能會拿到一把比較新鮮的津輕三味線?
Thumbnail
2024/06/30
既然決定買一把自己的津輕三味線,接下來就是更實際的問題了。 「怎麼買?」、「哪裏買?」 台灣沒有賣津輕三味線的店。 現在想想其實可以請教室幫忙,一切都會輕鬆許多(而且可以參考教室練習琴當,手感如何會比較有底)。但不知為什麼,我當時完全沒想到這點,而是選擇相對麻煩的路線。
Thumbnail
2024/06/30
既然決定買一把自己的津輕三味線,接下來就是更實際的問題了。 「怎麼買?」、「哪裏買?」 台灣沒有賣津輕三味線的店。 現在想想其實可以請教室幫忙,一切都會輕鬆許多(而且可以參考教室練習琴當,手感如何會比較有底)。但不知為什麼,我當時完全沒想到這點,而是選擇相對麻煩的路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提到鍋貼,你會想到八方雲集還是四海遊龍呢?這兩家連鎖鍋貼龍頭品牌,都在90年代登場,四海遊龍雖是台灣最老的連鎖鍋貼店,但在後來卻被八方雲集給超越,另外你知道八方雲集旗下還有梁社漢以及丹堤咖啡兩個品牌嗎? 起源自90年代的兩大連鎖鍋貼龍頭 四海遊龍與八方雲集都是在1990年代於台灣登場,其中又
Thumbnail
提到鍋貼,你會想到八方雲集還是四海遊龍呢?這兩家連鎖鍋貼龍頭品牌,都在90年代登場,四海遊龍雖是台灣最老的連鎖鍋貼店,但在後來卻被八方雲集給超越,另外你知道八方雲集旗下還有梁社漢以及丹堤咖啡兩個品牌嗎? 起源自90年代的兩大連鎖鍋貼龍頭 四海遊龍與八方雲集都是在1990年代於台灣登場,其中又
Thumbnail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相信很多事情是冥冥之中註定的。 人跟人之間的相識也許真的有一條看不見的紅色線牽連著。 大家聽說過「水波爐」(ヘルシオ)嗎? 知道柳宗理鍋具餐廚用品嗎?   水波爐是夏普開發推出利用蒸氣加熱食物的家電產品, 2004年剛在日本推出時造成大流行,賣到缺貨。   柳宗
Thumbnail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相信很多事情是冥冥之中註定的。 人跟人之間的相識也許真的有一條看不見的紅色線牽連著。 大家聽說過「水波爐」(ヘルシオ)嗎? 知道柳宗理鍋具餐廚用品嗎?   水波爐是夏普開發推出利用蒸氣加熱食物的家電產品, 2004年剛在日本推出時造成大流行,賣到缺貨。   柳宗
Thumbnail
在知道我在學三味線之後,不少朋友傳來沖繩三味線的相關訊息或影片來,以表參與。不過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津輕三味線雖然發展脈絡與沖繩三味線有關,但我是覺得如今兩者已經走上不同的路了啦。就像甜不辣的起源可以上推被稱為「天婦羅」的薩摩炸魚餅,但現在台灣無論甜不辣或天婦羅,早就跟日本天婦羅無關了。 我明
Thumbnail
在知道我在學三味線之後,不少朋友傳來沖繩三味線的相關訊息或影片來,以表參與。不過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津輕三味線雖然發展脈絡與沖繩三味線有關,但我是覺得如今兩者已經走上不同的路了啦。就像甜不辣的起源可以上推被稱為「天婦羅」的薩摩炸魚餅,但現在台灣無論甜不辣或天婦羅,早就跟日本天婦羅無關了。 我明
Thumbnail
臺灣豬血糕是一道充滿在地特色與歷史的美食。從早期農家文化到現代街頭小吃, 豬血糕承載著許多溫馨回憶與情感。
Thumbnail
臺灣豬血糕是一道充滿在地特色與歷史的美食。從早期農家文化到現代街頭小吃, 豬血糕承載著許多溫馨回憶與情感。
Thumbnail
終於來到NANA濕婦的北海道系列尾聲,雖然前面已經大致上了解了北海道不同於日本其他地區的道民習性、近代的開拓歷史、以及分別在四個分區的體驗與回憶等等。最後還有一個想跟大家聊聊的主題,就是日本少數民族「愛奴族(或稱 愛努族、阿依努族)」,因為從人氣伴手禮的薯條三兄弟到北海道各地的地名,都跟他們有關喔~
Thumbnail
終於來到NANA濕婦的北海道系列尾聲,雖然前面已經大致上了解了北海道不同於日本其他地區的道民習性、近代的開拓歷史、以及分別在四個分區的體驗與回憶等等。最後還有一個想跟大家聊聊的主題,就是日本少數民族「愛奴族(或稱 愛努族、阿依努族)」,因為從人氣伴手禮的薯條三兄弟到北海道各地的地名,都跟他們有關喔~
Thumbnail
如今中國平台抖音、小紅書在台灣盛行,同時也讓各種中國食物討論度水漲船高,其中價格便宜的魔芋爽最受國中小學生歡迎。 近年來台灣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路上都出現越來越多中國食物,除了高人氣的魔芋爽之外,還有冰粉、酸菜魚、驢打滾、牛肉泡麵,以及長紅多年的螺螄粉,由此可知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多年前就逐漸進入台
Thumbnail
如今中國平台抖音、小紅書在台灣盛行,同時也讓各種中國食物討論度水漲船高,其中價格便宜的魔芋爽最受國中小學生歡迎。 近年來台灣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路上都出現越來越多中國食物,除了高人氣的魔芋爽之外,還有冰粉、酸菜魚、驢打滾、牛肉泡麵,以及長紅多年的螺螄粉,由此可知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多年前就逐漸進入台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