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利用S&P500 納入效應(S&P 500 inclusion effect)獲取正向報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結論:

利用個股被納入S&P 500指數後,的S&P 500指數包容效應, 本次建議可以買進CRWD個股, 如果不單押個股, 三檔股票可以分別買進, 買進權重可自行調整, 操作方式有兩種可以考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119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MimiVsJames 美股投資分享、經典必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ragon Fu-avatar-img
2024/06/10
謝謝大哥的分享 祝您健康平安
avatar-img
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22.1K會員
288內容數
我是 MimiVsJames,一位熱愛財務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金融的量化工程師,目前在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工作。從台灣到加拿大,再到美國,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分享的重要,希望能在這裡用簡單溫暖的方式,傳遞實用的投資理財知識。
2025/04/29
Q1財報概況: 營收略優預期,但年減9.3% Q1營收為 28.4億美元,雖然年減幅達 9.3%,仍高於市場預期的 28.3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高出約 1,000萬美元,在逆風下仍有撐住基本盤。 非GAAP每股盈餘優於預期 EPS 為 2.64美元,比市場預估的 2.61美元略高,公司在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29
Q1財報概況: 營收略優預期,但年減9.3% Q1營收為 28.4億美元,雖然年減幅達 9.3%,仍高於市場預期的 28.3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高出約 1,000萬美元,在逆風下仍有撐住基本盤。 非GAAP每股盈餘優於預期 EPS 為 2.64美元,比市場預估的 2.61美元略高,公司在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28
財政部發債壓力暫緩,美債殖利率全面下跌,美股與風險性資產有望支撐 美國財政部今天發布2025年Q2和Q3的國債借款預估,「借款需求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情況,這是市場意料之外,因此導致債券殖利率(利率)下滑 重點: Q2 借款預估:5140億美元 比2月預估的1230億美元大幅提高,
Thumbnail
2025/04/28
財政部發債壓力暫緩,美債殖利率全面下跌,美股與風險性資產有望支撐 美國財政部今天發布2025年Q2和Q3的國債借款預估,「借款需求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情況,這是市場意料之外,因此導致債券殖利率(利率)下滑 重點: Q2 借款預估:5140億美元 比2月預估的1230億美元大幅提高,
Thumbnail
2025/04/27
以ETF、龍頭股與動能交易三大結構,兼顧資本成長、風險控管與現金流安全,實現真正的FIRE人生 前言 在投資領域中,許多人往往只關注如何追求更高的報酬,卻忽略了投資與人生不同階段目標之間應有的緊密連結。真正成功的資產配置,必須從人生規劃出發,根據年齡、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與未來生活目標來量
Thumbnail
2025/04/27
以ETF、龍頭股與動能交易三大結構,兼顧資本成長、風險控管與現金流安全,實現真正的FIRE人生 前言 在投資領域中,許多人往往只關注如何追求更高的報酬,卻忽略了投資與人生不同階段目標之間應有的緊密連結。真正成功的資產配置,必須從人生規劃出發,根據年齡、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與未來生活目標來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分批入場、選擇高殖利率且公司優良的股票,在急跌時入場,降低風險。
Thumbnail
分批入場、選擇高殖利率且公司優良的股票,在急跌時入場,降低風險。
Thumbnail
本篇為4/13寫的舊聞, PO在我之前的臉書上 第一部分是美股未來方向預測Update; 第二部分, 提供另一個使用TQQQ策略增加指數投資的報酬率方法 (文章較長, 一般人可自行斟酌閱讀第一部分即可)
Thumbnail
本篇為4/13寫的舊聞, PO在我之前的臉書上 第一部分是美股未來方向預測Update; 第二部分, 提供另一個使用TQQQ策略增加指數投資的報酬率方法 (文章較長, 一般人可自行斟酌閱讀第一部分即可)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分享一些市場的噪音, 以及後面會談到擊敗大盤績效的投資/交易方法。 一般來說, 在每天的交易上, 市場充斥的大量的訊息, 這些訊息常常對個股或大盤基本面沒有太多的影響, 但卻是會影響短期個股的報酬率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分享一些市場的噪音, 以及後面會談到擊敗大盤績效的投資/交易方法。 一般來說, 在每天的交易上, 市場充斥的大量的訊息, 這些訊息常常對個股或大盤基本面沒有太多的影響, 但卻是會影響短期個股的報酬率
Thumbnail
當下週大家焦點都在關注週三CPI數據公佈與Fed的利率決策會議和點陣圖上時, 也許有一些短期賺快錢的機, 量化金融策略就是找出一些短, 中, 長期的投資機會, 並應用投資工具(個股期權或槓桿)提升報酬率與資產累積
Thumbnail
當下週大家焦點都在關注週三CPI數據公佈與Fed的利率決策會議和點陣圖上時, 也許有一些短期賺快錢的機, 量化金融策略就是找出一些短, 中, 長期的投資機會, 並應用投資工具(個股期權或槓桿)提升報酬率與資產累積
Thumbnail
瞭解如何正確解讀經濟指標,選擇正確的時機進行股市交易,以建立持續獲利的策略。介紹如何運用宏觀經濟指標找出領先產業或強勢企業,並與市場比較利差後決定進出場準據,以提高交易勝率與穩定性,適合業餘投資人增加被動收入。
Thumbnail
瞭解如何正確解讀經濟指標,選擇正確的時機進行股市交易,以建立持續獲利的策略。介紹如何運用宏觀經濟指標找出領先產業或強勢企業,並與市場比較利差後決定進出場準據,以提高交易勝率與穩定性,適合業餘投資人增加被動收入。
Thumbnail
股價動能觀察記錄-24.05.13 *股市上漲的核心原理,企業獲利提升,所以股價會上漲。 *但是沒有人知道企業獲利能否之的提升,所以市場資金都是在猜測,只要預估未來獲利會不錯,就會有資金進場買入,推升股價上漲。 *股價上漲原理,願意買高價的人比較多,就會推升股價上漲。 *股價反映的是人性的變
Thumbnail
股價動能觀察記錄-24.05.13 *股市上漲的核心原理,企業獲利提升,所以股價會上漲。 *但是沒有人知道企業獲利能否之的提升,所以市場資金都是在猜測,只要預估未來獲利會不錯,就會有資金進場買入,推升股價上漲。 *股價上漲原理,願意買高價的人比較多,就會推升股價上漲。 *股價反映的是人性的變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股市面指標的主要指標,包括融資融劵、外資、自營商、投信、集保庫存和董監持股比例。透過分析這些指標,投資者能夠瞭解股市熱度、資金行為、外資投資、自營商操作風格、投信操作特點、集保庫存變化和董監持股情況,進而作出投資決策。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股市面指標的主要指標,包括融資融劵、外資、自營商、投信、集保庫存和董監持股比例。透過分析這些指標,投資者能夠瞭解股市熱度、資金行為、外資投資、自營商操作風格、投信操作特點、集保庫存變化和董監持股情況,進而作出投資決策。
Thumbnail
股價的波動是由貨幣+心理兩項因素加總而成,如果要理解貨幣(籌碼)情況那觀察大戶持股比例的變化是一個非常棒的指標,此指標可以優化你建倉及減碼的時間點。
Thumbnail
股價的波動是由貨幣+心理兩項因素加總而成,如果要理解貨幣(籌碼)情況那觀察大戶持股比例的變化是一個非常棒的指標,此指標可以優化你建倉及減碼的時間點。
Thumbnail
回顧 1Q24 各投資因子的表現,然後分享一下我現在檯面下怎麼投資。
Thumbnail
回顧 1Q24 各投資因子的表現,然後分享一下我現在檯面下怎麼投資。
Thumbnail
凱因斯指標,代表群眾多空能量,可以協助投資者調整策略以減少風險,建議先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 ①短線賺價差、②長期穩配息、③資產配置。 #星期一: 大盤+熱門股 #星期二: 熱門ETF #星期三: 債券ETF #星期四: 金融個股 #星期五: 黃金、石油、美元、匯率 #星期六: (分享
Thumbnail
凱因斯指標,代表群眾多空能量,可以協助投資者調整策略以減少風險,建議先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 ①短線賺價差、②長期穩配息、③資產配置。 #星期一: 大盤+熱門股 #星期二: 熱門ETF #星期三: 債券ETF #星期四: 金融個股 #星期五: 黃金、石油、美元、匯率 #星期六: (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