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不展覽,我的目的與他人不一樣:在104職涯博覽會中找歡樂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AI遇上職涯,我的好奇心驅使我前往

最近AI話題火熱,身為一個對新科技充滿好奇的人,當我看見104人力銀行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職涯博覽會時,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說來慚愧,雖然我已在職場打滾多年,卻從未參加過求職博覽會。這次會吸引我前往的原因,除了想了解AI在職場上的應用,看看企業是如何在AI中大殺四方,更重要的是,我對「職涯博覽會出現在華山文創園區」這件事本身感到好奇。

raw-image


展覽的形式五花八門,從藝術展到動漫展,從商業展到消費展,還新型態的研究展,以及近期常出現的文博展,每種展覽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人們參與展覽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人為了求職,有人為了學習,有人為了娛樂,有人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

所以呢?展覽不展覽,我的目的與他人不一樣,又何妨?


華山文創園區裡的驚喜發現

一踏進華山文創園區,就被主展場外排隊的人潮嚇了一跳。看來求職者的熱情絲毫不減,我決定避開人潮,轉往其他區域探索。

在職涯諮詢區,除了履歷健檢等實用服務,還有一些有趣的活動。「職涯祝願所」以日式風格的抽籤方式,讓參與者一窺自己的職涯命運。前面的一位抽到籤的先生大喊「真準」,引起我的好奇心。我跟著抽了一支籤,內容大概是「順心、著眼當前、把握機會」之類的。雖然這些描述看似模稜兩可,卻也讓我會心一笑,或許這就是抽籤的樂趣所在吧!

職涯祝願所展櫃(使用微軟生成式清除人臉)

職涯祝願所展櫃(使用微軟生成式清除人臉)


另一個有趣的活動是「守護神」測驗(104職業價值觀測驗),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分析出你的性格特質與適合的工作環境。我的結果是「浣熊」,喜歡歡樂的工作氣氛、創意獨特、熱愛多樣化任務。看到這個結果,我不禁莞爾,的確很符合我的個性。

你是什麼守護神 | 104職業價值觀測驗

你是什麼守護神 | 104職業價值觀測驗


論壇上的激昂與反思

「未來學習力,職涯X全人X科技」論壇上,講者們侃侃而談AI時代的職場趨勢與學習的重要性,台下聽眾們則聚精會神地聆聽,不時低頭筆記。

突然,一位激昂的聽眾打斷了講者的發言,他表示在104人力銀行上搜尋「AI」相關職缺,發現大多是高階的資料處理或演算法工程師,需要碩博士學歷,這讓他感到不滿。

講者們耐心回應,表示AI的應用範圍廣泛,並非只有高階職缺,只是目前市場需求較大。他們強調,AI是工具,而非取代人類的威脅。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能力,善用AI工具,才能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這段插曲讓我反思,AI的發展確實帶來許多未知與挑戰,但講者們並非在販賣焦慮,而是鼓勵大家積極學習,擁抱改變。真正感到焦慮的,或許是那位激昂的聽眾,以及許多對未來感到迷惘的人們。

「未來學習力,職涯X全人X科技」論壇

「未來學習力,職涯X全人X科技」論壇


學習,是AI時代的生存之道:跨領域能力、隨機學習與PDCA

Hahow共同創辦人黃彥傑強調,AI時代更需要的是「T型人才」或「π型人才」,也就是除了專業深度,還要有廣度的跨領域能力。他以他們公司的行銷主管V小姐為例,V小姐除了具備設計和行銷技能,還曾是演員,這讓她在拍攝影片時更能掌握觀眾的注意力,展現出獨特的優勢。黃彥傑鼓勵大家在工作之餘,利用通勤時間等零碎時間,透過Podcast、影片等方式進行「隨機學習」,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培養跨領域能力

緯育副總經理黃永鑫則分享了如何運用AI來提升工作效率。他以經典的PDCA循環(計畫、執行、查核、行動)為例,說明AI可以在每個階段發揮作用。在「計畫」階段,AI可以提供多種方案,甚至扮演顧問角色;在「執行」階段,AI可以成為得力的助手,協助處理繁瑣的工作;在「查核」階段,AI可以快速分析數據,找出問題所在;在「行動」階段,AI可以提供改進建議,幫助我們優化流程。黃永鑫認為,AI不僅能在職場上發揮作用,在生活中也能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例如提供教養建議、思索感情問題(例如指導如何教小孩寫作文,常見的女友陷阱題)等。

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提醒大家,學習不應侷限於特定領域,而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多方嘗試,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他推薦了許多線上學習平台,包括台灣的Hahow、緯育等,以及大陸的「得到」,這些平台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此外,王榮春也強調「學習夥伴」的重要性,他認為與他人一起學習,可以互相激勵、分享經驗,讓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和有效,這也是培養人脈的一種方法

我自己總結一句話:

走出來,與人交流,AI就在眼前,時間會證明它是否發揮作用;
沒用,但你獲得更多衍伸的機會,有用,那你踏上浪潮了。


展覽,是探索自我的旅程,也是學習的起點

參加完這次職涯博覽會,我更加確信,參與這次展覽的人,意義並不真的在於找到一份工作,而是找到屬於自己專屬的答案

每個人參與這次展覽的目的不同,有人為了求職,有人為了學習,有人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重要的是,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尋找能引起自己共鳴的事物,並從中獲得啟發。

就像論壇中講者所說的:

  • 「未來學習的樣子,回歸內心;學習應該像Ikigai,學習應該是一種享受。」 (by 黃彥傑)
  • 「勇於探索,主動學習,勤於實踐;解決問題會讓人很快樂,現在不單只靠努力的時代,需要更多 smart。」 (by 黃永鑫)
  • 「安定心,接納自己;好奇心,接受改變;歡喜心,擁抱一切。」 (by 王榮春)

這些話語,不僅適用於職場,也適用於人生。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都需要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不論你是為了什麼目的參加展覽,都希望你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並享受學習的樂趣。

如果你對個人成長、學習方法等議題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部落格,我們將一起探索更多關於自我提升和幸福生活的秘訣。

🔍 挖掘 日常 動機 🌱 搜尋 內在 平靜 💡 換個 維度 解構 思緒 「讓工作停頓一下,讓大腦梳理一番,讓生活空白一點」 「只有思考過的,才是真正擁有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35.村長不聊:就讓我偷懶一個月吧!本月沙龍討論集合這段是把下面的東西打完才寫的: 我本來就想說簡單寫寫貼貼就好,結果還是輸出一堆廢話。
Thumbnail
avatar
Moonrogu
2024-02-22
【展覽_謝德慶「打卡」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一年每天二十四小時準點打卡。重點不在於我如何浪費時間,時間依然流逝 【展覽_謝德慶「打卡」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 我在生命的許多方面都如此努力工作,但我仍然感覺這不過是在浪費時間。在我的藝術中,我將它顛倒過來。所以,你可以瞭解為何我在創作中維持長的持續時間的狀態。我必須要讓時間浪費掉,以便證明我有多努力。
Thumbnail
avatar
默默
2023-09-16
展覽宣傳 樂樂不見了,聆聽受傷的童年「童年受過的傷害,不會憑空消失,它們仍等待被輕撫。」
Thumbnail
avatar
慕米
2023-09-08
【展覽報報】百年不輟,一筆一畫打造夢幻魔法世界:迪士尼動畫展在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華特‧迪士尼。 在你的童年裡,陪伴著你成長的動畫是什麼呢?或許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也或許是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公司,而提到美國動畫,佔有一席之地的迪士尼必然也都在許多人童年的動畫清單上,而且佔了極大的比例吧?
Thumbnail
avatar
藍蒼
2023-07-17
【那些博物館展覽的事】不只幫作品整容,還要當偵探?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帶你探索油畫修復大小事近年來,油畫修復逐漸成為許多觀眾好奇並想一探究竟的工作。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的最新特展「改頭換面—油畫修復特展」(Facelifts & Makeovers, 2021.10.7-2022.1.9)即展出近十幾年來館方執行的油畫修復案例。雖以修復為主題,但展示內容不僅介紹修復師的工作,也旁及科學檢測與
Thumbnail
avatar
yuhan
2022-12-01
聽我說劇話│【12月韓劇開播懶人包】16部作品一起上陣!酒鬼都市女人、韓版紙房子、還魂、Missing第二季通通來!2022年末最後一個月,強檔韓劇一部接一部!雖然11月有許多高期待韓劇開播,像是高話題的《財閥家的小兒子》、人氣漫改《弱美男英雄》等,不過,12月又是一個新戰場,許多韓劇的續作都要在這個月一起上檔,滿滿的開播檔期要把韓劇迷的每個夜晚都佔據~快來瞧瞧這個月韓劇開播清單吧!
Thumbnail
avatar
推坑人妻
2022-11-30
B2B實體展覽會不會消失? 這兩年常聽到實體展覽已無用,線上展覽才是未來趨勢。好像真的線上展覽可以取代實體展覽。投資金額低,但目的、效果、看起來好像沒有太大差距? 實際上,實體展覽目前還有不可被取代之處。既然展覽的錢應該花,但如果沒有好好規劃亂花,不如把這筆錢拿去花天酒地,至少還吃個飽。
Thumbnail
avatar
杭特 | 業務可頌
2022-02-07
【展覽|不只一條軸線穿越了〈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請問展覽的動線要從哪裡開始?」 「這次的展覽策展人沒有策劃固定的動線,可以從一到三樓任何地方開始看。」MoNTUE現場人員這樣回覆我。
Thumbnail
avatar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