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了多家保險公司第一家理賠的最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幾天看到的新聞,

覺得這個新聞最離譜了,

坦白講我是一個很有保險觀念的人,

我18歲就幫自己保了一個保險,

後來不夠又多多少少增加了1點,

我覺得這個政府的想法真的很奇怪,

大家投保就是要分散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就像投資一樣不要把全部的錢壓在一個股票或者是一個基金身上的意思是一樣的,


但是呢,

不曉得是哪個神奇官員想出來的想法,

理賠只能理賠一家,

那其他家不用理賠,

或理賠一部分就好了,

那第一家不就最倒楣嗎?

這是什麼神邏輯?

沒有人說保險需要來賺錢的,

但是他可以補助未來死亡的人他要喪葬費用要棺材費用要土葬火葬水葬管它什麼費用都要錢,

這些錢有可能死掉的人用不上,

但是活著的人要活下去,,


前幾天看到一個藝人唐治平,

他不想要承認那個人死掉的人是他媽媽,

為什麼?

有可能他根本就付不起喪葬費,

也有可能他不想承認那是他媽媽,

死掉的不是他媽媽,


有可能他連自己都養不活,

還管死人嗎?

這個時候如果有保險,

是不是可以填補他部分的費用?

他就可以不需要不認他的媽媽,

然後讓他媽媽去成為一個沒有主的鬼了呢?


所以我的住院醫療保的比普通再高一點點,

一個真正有保險概念的人他不是想要靠保險來賺錢,

他是想要為了讓他身後事不要造成子女的負擔,

所以我幫我自己保夠了讓我兒女不要負擔我喪葬費的費用的保額,

還能讓他們能夠處理我的身後事,

不管是撒大海或者是火葬水葬隨便都可以,

樹葬也可以,

不希望我生病的時候造成我子女生活上的負擔,

我希望我能夠在醫院住院的時候,

可以有一個看護來照顧我,

不用讓他們再另外付錢,


可是我們的政府官員不曉得腦袋怎麼想的,

他竟然想著讓第一家保險公司給付一部分,

第二家保險公司給付1點點就好,

那誰想當第一家保險公司?

所謂的平等比例原則在哪裡我不曉得,

沒有人想要靠保險來賺錢,

需要靠保險來分散風險有錢人的想像跟我們貧窮人的想像是不一樣的,

可能那些官員們想的都是沒有人付不起喪葬費啊,


但是他們不知道貧窮的人可能可能連一包泡麵都吃不起,

一天可能只有吃一餐或兩餐,

這樣子的政府官員們,

他們當然不了解民生疾苦啊,

他們當然不知道物價大漲,

貧窮的人要怎麼活下去啊~


公平會這時候跑到哪裡去,

在台灣沒有公平會這件事情,

沒有公平何來公正沒有公正何來正義,

媒體是,自媒體,報紙,網路,

同一個老闆誰管了?

有人覺得這很不公平嗎?

我們人民有可能被洗腦了,

看的資料與資訊可能都是同一個老闆的,

我們的政府管了嗎,立法了嗎,

看來是沒有,


我每次看新聞都會看到很多的問題,

但是我們政府官員們真的不太了解民眾的想法,

每天看他們在那邊藍綠惡鬥,

現在又多了一個白的,

鬥來鬥去看會不會變成一朵花,

有了有人想到我們的人民即將失去了言論自由嗎?

有人想到我們人民即將要被迫害了嗎?

坦白講現在年輕人啊,

不想要看政客在那邊鬥來鬥去,

只要想著溫飽而已,

看能不能刮刮樂中個一1,200萬,

能夠活下去而已,

底層人民的心聲就是只要活下去,


有多少底層沒有保險,

沒有保險的人那些人死後,

有沒有棺材要不要火燒,

要不要埋葬,

這些都是問題

政府到底有沒有要管,

有的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是假的,

還開豪車,


我覺得有了時候政府要多聽聽民間的意見,

不要只是在那邊自己空想,

以為是這樣,

實際上貧窮的人很貧窮,

住在老闆的鐵皮屋裡面,

沒有地方可以住,

像狗一樣幫老闆看他的倉庫,

住鐵皮屋我有十年的經驗,

冬冷夏熱,

還不能吹冷氣,

小孩睡不著怎麼辦,

哭啊,


最後只好裝了,

全家睡在一張床上,

怕電費太貴只好開兩個小時就關,

時間一到小孩就哭,

不哭拿大人明天要不要上班?

只好繼續吹啊!

重點不是裝幾台冷氣,

是人要愛惜能源,

節約用電好嗎?


資源是有限的,

問誰家開裝了幾台冷氣有用嗎?

能解決問題嗎?

這是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有錢人你管他家裡裝幾台,

反正電費越來越高,

他如果覺得捨不得,

他就會節儉,

他如果覺得這是小錢,

就增加他的前錢繳費的額度嘛,

增加小老百姓的錢幹嘛?


今年聽說要比平常平常的三伏天熱度還要更久,

貧窮人吹個冷氣不犯法吧,

有個人24小時開著好幾台冷氣吹著他獨棟別墅,

他都不心疼的那種人,

你管他幹嘛?

阿錢加倍就好啦,

可是貧窮的人難道要熱死,

熱衰竭嗎?

難道你還要跟他講說:啊~你怎麼不開冷氣?

重點是他連自己都吃不飽了,

他有錢開冷氣?

不是幾台的問題,

是有沒有錢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要叫我青少年
3會員
293內容數
生活日記
不要叫我青少年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剛剛跟網友聊天的時候,才想到兒子真正爆炸的所有的檔案都被他消除了,當他有一次大爆炸完,我正要存檔,沒想到他突然回頭一看,看到我在錄音,他馬上把我裡面手機裡面的所有的錄音檔,二三十個全部消除,全部都是他大爆炸的時候的錄音,這種情況底下。 他希望我們贏?怎麼可能?在爆炸完或者是爆炸可能三四個小時之後,我
2025/04/12
剛剛跟網友聊天的時候,才想到兒子真正爆炸的所有的檔案都被他消除了,當他有一次大爆炸完,我正要存檔,沒想到他突然回頭一看,看到我在錄音,他馬上把我裡面手機裡面的所有的錄音檔,二三十個全部消除,全部都是他大爆炸的時候的錄音,這種情況底下。 他希望我們贏?怎麼可能?在爆炸完或者是爆炸可能三四個小時之後,我
2025/02/16
前一陣子好像有人問我為什麼在不該笑的時候笑,坦白講我就是這種怒極反笑,就像喜極而泣一樣,這非常憤怒的情況底下,我知道對方已經違法了,可是我又沒有辦法拿對方怎麼樣,那我還能怎麼辦呢?怒罵他們嗎?這種沒品的事情我還真做不出來,那我還能怎麼辦?當然就只有笑啦,坦白講,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常常都是你想的跟事實
2025/02/16
前一陣子好像有人問我為什麼在不該笑的時候笑,坦白講我就是這種怒極反笑,就像喜極而泣一樣,這非常憤怒的情況底下,我知道對方已經違法了,可是我又沒有辦法拿對方怎麼樣,那我還能怎麼辦呢?怒罵他們嗎?這種沒品的事情我還真做不出來,那我還能怎麼辦?當然就只有笑啦,坦白講,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常常都是你想的跟事實
2025/02/09
剛剛看到花蓮的新聞花蓮民眾被查,結果檢調單位不查,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回事,這花蓮市長手伸到檢調單位了是吧?然後司法院歸地方政府管了?這妥妥的不是違憲不然是什麼?司法機關不是應該要行政中立嗎?為什麼要聽花蓮市長的話?如果照這樣子下去的話,難怪我兒子會跟我說他進退兩難 ,他怕他我未來沒前途了,可是我生
2025/02/09
剛剛看到花蓮的新聞花蓮民眾被查,結果檢調單位不查,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回事,這花蓮市長手伸到檢調單位了是吧?然後司法院歸地方政府管了?這妥妥的不是違憲不然是什麼?司法機關不是應該要行政中立嗎?為什麼要聽花蓮市長的話?如果照這樣子下去的話,難怪我兒子會跟我說他進退兩難 ,他怕他我未來沒前途了,可是我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宥爸~ 保險算是人生中一種很重要的資產配置 但是常常聽到的投資型保單 到底可不可以買呢??? 今天宥爸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投資型保單到底值不值得買 宥爸在年輕的時候買過一張20年期變額投資型保單 一開始還很正常 後來我發現這張不只要繳20年 而是帳戶裡面必須要有錢 扣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宥爸~ 保險算是人生中一種很重要的資產配置 但是常常聽到的投資型保單 到底可不可以買呢??? 今天宥爸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投資型保單到底值不值得買 宥爸在年輕的時候買過一張20年期變額投資型保單 一開始還很正常 後來我發現這張不只要繳20年 而是帳戶裡面必須要有錢 扣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點進來的朋友,你可能中了龐式騙局的圈套,這樣的標題在外面是不是很常看到。
Thumbnail
點進來的朋友,你可能中了龐式騙局的圈套,這樣的標題在外面是不是很常看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投資債券時,最大風險是債主破產不還款。文章分享真實故事,強調雷曼兄弟連動債的慘痛經驗,提醒投資者注意債券等級和市場環境。建議使用債券ETF多元化投資,降低風險。對於台灣投資者,選擇ETF時應仔細研究內容,包括投資對象和債券年限。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投資債券時,最大風險是債主破產不還款。文章分享真實故事,強調雷曼兄弟連動債的慘痛經驗,提醒投資者注意債券等級和市場環境。建議使用債券ETF多元化投資,降低風險。對於台灣投資者,選擇ETF時應仔細研究內容,包括投資對象和債券年限。
Thumbnail
近期的討論00939後,我覺得也該告一段落了,所以該來分享之前的心得文章,我覺得在投資ETF之前的年輕時代裡面,我相信保險也是一個大家不陌生的投資物品,那我就把我的人生經驗分享給大家,關於我自己得保險故事
Thumbnail
近期的討論00939後,我覺得也該告一段落了,所以該來分享之前的心得文章,我覺得在投資ETF之前的年輕時代裡面,我相信保險也是一個大家不陌生的投資物品,那我就把我的人生經驗分享給大家,關於我自己得保險故事
Thumbnail
有一本書提到,保險公司好比是我們個人,而保險公司有很多保戶,有的年輕、有的老、有的健康、有的身體不好、有的從事稍危險的工作、有的家管,而將這些形形色色的保戶,比擬成我們個人同時買了很多公司的股票。
Thumbnail
有一本書提到,保險公司好比是我們個人,而保險公司有很多保戶,有的年輕、有的老、有的健康、有的身體不好、有的從事稍危險的工作、有的家管,而將這些形形色色的保戶,比擬成我們個人同時買了很多公司的股票。
Thumbnail
我在十幾年前決定要好好規劃保險之前,我是很不喜歡保險的,因為我認為那是一筆花費,而我更想把手上有限的資金用來做投資,幫自己賺更多錢,保險費多花1萬,我可以用在投資的資金就少1萬,所以我的第一張保單就是買投資型保單,我也分享過我那張投資型保單的結果。 後來我被我的保險專員一段話說服,他說
Thumbnail
我在十幾年前決定要好好規劃保險之前,我是很不喜歡保險的,因為我認為那是一筆花費,而我更想把手上有限的資金用來做投資,幫自己賺更多錢,保險費多花1萬,我可以用在投資的資金就少1萬,所以我的第一張保單就是買投資型保單,我也分享過我那張投資型保單的結果。 後來我被我的保險專員一段話說服,他說
Thumbnail
公職放榜之後,初任公職者一定會有很多親戚朋友(同學、以前同事、嬸嬸、阿姨、姑姑…之類的)在做保險業務,會以請你吃飯名義,實際上要你買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我不是說這個東西不好不能買,而是你在買之前要評估自己在近3~6年內會不會有大額度的支出,例如:買房、買車、或是結婚、出國唸書…之類的。   一旦
Thumbnail
公職放榜之後,初任公職者一定會有很多親戚朋友(同學、以前同事、嬸嬸、阿姨、姑姑…之類的)在做保險業務,會以請你吃飯名義,實際上要你買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我不是說這個東西不好不能買,而是你在買之前要評估自己在近3~6年內會不會有大額度的支出,例如:買房、買車、或是結婚、出國唸書…之類的。   一旦
Thumbnail
保險、房子和投資是人生資產配置的三大要素,保險和投資都需按照個人需求和生活階段來調整,並應該將保險和投資分開。這篇會為您介紹一下不同的險種,讓保險新手也能一目瞭然。
Thumbnail
保險、房子和投資是人生資產配置的三大要素,保險和投資都需按照個人需求和生活階段來調整,並應該將保險和投資分開。這篇會為您介紹一下不同的險種,讓保險新手也能一目瞭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