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的主要空氣污染源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世界的許多大城市,空氣污染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資料,全球每年約有 700 萬人因空氣污染導致過早死亡。更令人擔憂的是,2022 年 WHO 的報告指出,全球約 99% 的人口呼吸的空氣品質都超出 WHO 的標準。

當然,身為美國最大的城市之一的洛杉磯(Los Angeles)也不例外。事實上,洛杉磯的臭氧和 PM2.5 經常處於不健康的水平。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是形成臭氧和二次有機氣膠 (SOA) 的重要前驅物,這兩者都是有害的空氣污染物。所以,了解VOC的來源,對於維護空氣品質很重要。

可是,先前的研究都是以間接方法來估算 VOC 排放量,這些方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可以直接測量,就可以提供更準確的數據,對於控制空氣污染會很有幫助。

因此,研究團隊利用機載渦度相關通量測量法,直接觀測洛杉磯地區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排放量。研究的結果有點「一言難盡」。

怎麼說呢?他們發現,在洛杉磯的夏季,生物排放(主要當然就是植物)的萜烯(terpenes)佔 VOC 排放的 OH 活性、臭氧和二次有機氣膠 (SOA) 生成潛力的 60% 左右。這意味著生物排放,特別是萜烯,對洛杉磯地區的空氣污染,特別是臭氧和 SOA 的形成,有很大的貢獻。

更糟糕的是,萜烯的排放量隨溫度升高而顯著增加,不論是單萜(monoterpene)、倍半萜(sesquiterpene)或異戊二烯(isoperene)都有相同的趨勢。這意味著氣候暖化可能會加劇洛杉磯的空氣污染。

研究團隊還發現,現有的排放模型和清單低估了生物排放的萜烯的量,而且沒有考慮到一些人為 VOC 排放的溫度依賴性。所以,改進排放模型和清單是必要的。

由於VOC 的氧化會形成臭氧,而 NOx 在這個過程中扮演催化劑的角色。因此,VOC 和 NOx 共同影響臭氧的生成。

由於研究團隊發現,洛杉磯的 VOC 排放主要來自植物排放的萜烯,特別是在高溫下植物的貢獻會更明顯;由於我們無法控制植物的排放,因此控制人為的 NOx 排放就成為減少臭氧形成的關鍵。

這個研究結果顯示,洛杉磯目前的 NOx 排放量需要大幅減少 (超過 50%),才能使臭氧的形成轉變為 NOx 限制狀態,即臭氧的形成主要受 NOx 濃度限制。所以,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減少 NOx 排放,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臭氧。

其實這個研究結果讓人心情有點複雜。畢竟,我們一直都認為在都市中種樹好處多多,可以讓空氣變得清新、讓人們心情愉快;卻沒想到,植物釋放出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會造成空氣污染。

當然,若沒有人類活動排放的NOx,植物釋放出來的VOC應該就會成為「芬多精」,對我們的健康有益。所以,我們真的要努力減少NOx的排放,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健康!


參考文獻:


Pfannerstill, E. Y., Arata, C., Zhu, Q., Schulze, B. C., Ward, R., Woods, R., Harkins, C., Schwantes, R. H., Seinfeld, J. H., Bucholtz, A., Cohen, R. C., & Goldstein, A. H. (2024). Temperature-dependent emissions dominate aerosol and ozone formation in Los Angeles. Science, 384(6701), 1324–1329.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g8204


avatar-img
162會員
442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水稻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熱病的兇手。稻熱病在85個國家(包括台灣)都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更可怕的是,在1985年,水稻稻瘟病菌把魔爪伸向小麥!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小麥有個叫做Rmg8的基因,可以抵抗此病。 但是,這個基因到底怎麼出現在小麥中,又怎麼取得抗稻瘟病的技能的?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又名金銀花,是多年生藤本植物。之所以會被叫做忍冬,是因為冬天不枯萎的關係。剛開花的時候花是白的,然後會慢慢轉成黃色,所以得到「金銀花」這個名字。 金銀花是中藥的一種,最近對新品系金銀花的研究,還蠻有意思的!
今天關於印度象皮病(elephantiasis)防治的新聞,讓我想到1989年的電影《沒卵頭家》。 《沒卵頭家》是王湘琦醫師的小說改編,描述當年盛行於澎湖一帶的象皮病所衍生的故事。裡面牽涉到醫病溝通、知情同意等問題,蠻值得一看的。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水稻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熱病的兇手。稻熱病在85個國家(包括台灣)都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更可怕的是,在1985年,水稻稻瘟病菌把魔爪伸向小麥!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小麥有個叫做Rmg8的基因,可以抵抗此病。 但是,這個基因到底怎麼出現在小麥中,又怎麼取得抗稻瘟病的技能的?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又名金銀花,是多年生藤本植物。之所以會被叫做忍冬,是因為冬天不枯萎的關係。剛開花的時候花是白的,然後會慢慢轉成黃色,所以得到「金銀花」這個名字。 金銀花是中藥的一種,最近對新品系金銀花的研究,還蠻有意思的!
今天關於印度象皮病(elephantiasis)防治的新聞,讓我想到1989年的電影《沒卵頭家》。 《沒卵頭家》是王湘琦醫師的小說改編,描述當年盛行於澎湖一帶的象皮病所衍生的故事。裡面牽涉到醫病溝通、知情同意等問題,蠻值得一看的。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本文分析傳統石化產品的環境危害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推廣使用植物性切削液的好處。植物性切削液具有減少碳足跡、降低汙染和改善工作環境等優點,是推動生態永續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摘要 分析現代工業對環境的主要影響,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討論當前工業面臨的環保挑戰,並強調需要採取行動減少污染。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空汙世代下的我們,長期被惡劣空氣給荼毒,過敏原無所遁藏,過敏成了大家不可言說的苦。 生活環境隨時代進步,變得更加便利,卻也造成不可逆的汙染。呼吸是生命的泉源,空氣污染更是需要重視的一大問題,世衛組織指出,空汙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孕婦及幼兒更是空汙傷害的高危險族群。
Thumbnail
一點一點在改造環境,雖然過程勞力少不了,但徹底流汗也是在代謝,如同我們正在清除塵封已久的蜘蛛絲和灰塵,過程中免不了要弄髒衣服和勞動身體,但勞動後的成果卻是對身心皆有助益,因為環境的變化直接回應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喔!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刻探討了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問題和環境危機,透過對雲朵的觀察,呼籲人們珍惜當下,喚起對地球的關愛和對永續發展的思考。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都市生活環境中有大量的游離陽離子,如手機、家電都會釋放,空氣汙染及各種有毒分子對人體來說都是不好的游離陽離子。     如果能夠的話,要多接近富有陰離子的環境來中和這些陽離子給人體的衝擊,比如森林、溪谷等等地方。     富含水氣的自然環境,尤其水由高處落下濺起水花,飛散的水分子與空氣摩擦會產生
Thumbnail
都市綠地不僅提升都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更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樹木和植被能改善空氣品質、調節氣溫,並有助於水資源涵養和生態保育。永續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需要規劃和管理,期待更多人才和創意的導入,讓都市綠地更能發揮其價值,帶給人們更永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本文分析傳統石化產品的環境危害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並提出推廣使用植物性切削液的好處。植物性切削液具有減少碳足跡、降低汙染和改善工作環境等優點,是推動生態永續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摘要 分析現代工業對環境的主要影響,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討論當前工業面臨的環保挑戰,並強調需要採取行動減少污染。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空汙世代下的我們,長期被惡劣空氣給荼毒,過敏原無所遁藏,過敏成了大家不可言說的苦。 生活環境隨時代進步,變得更加便利,卻也造成不可逆的汙染。呼吸是生命的泉源,空氣污染更是需要重視的一大問題,世衛組織指出,空汙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孕婦及幼兒更是空汙傷害的高危險族群。
Thumbnail
一點一點在改造環境,雖然過程勞力少不了,但徹底流汗也是在代謝,如同我們正在清除塵封已久的蜘蛛絲和灰塵,過程中免不了要弄髒衣服和勞動身體,但勞動後的成果卻是對身心皆有助益,因為環境的變化直接回應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喔!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刻探討了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問題和環境危機,透過對雲朵的觀察,呼籲人們珍惜當下,喚起對地球的關愛和對永續發展的思考。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都市生活環境中有大量的游離陽離子,如手機、家電都會釋放,空氣汙染及各種有毒分子對人體來說都是不好的游離陽離子。     如果能夠的話,要多接近富有陰離子的環境來中和這些陽離子給人體的衝擊,比如森林、溪谷等等地方。     富含水氣的自然環境,尤其水由高處落下濺起水花,飛散的水分子與空氣摩擦會產生
Thumbnail
都市綠地不僅提升都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更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樹木和植被能改善空氣品質、調節氣溫,並有助於水資源涵養和生態保育。永續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需要規劃和管理,期待更多人才和創意的導入,讓都市綠地更能發揮其價值,帶給人們更永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