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胡謅 | 共鳴如蛛網,而肉身如煙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在博物館,隨意瀏覽著眼前所見的作品。我有個壞習慣,比起欣賞展品的精妙,我似乎更好奇人們的視線和聚集點都在何處。


在我的想像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彷彿是座遺世而立的島嶼,獨自漂泊在那深色的大海之上。音樂、雕塑或者繪畫,在藝術的包裹之下,原本孤立的一座座島嶼,彼此之間的距離縮短,隔閡開始消融,展品們就像是一個個微小的磁場,將這些靈魂吸引、連接,形成了一個看不見的蛛網。


我想,如果共鳴能視覺化、具象化,那就是這個樣子。欣賞畫布上的色彩、石膏像的線條,或是聆聽樂曲演奏的旋律,這不僅是物理上的同在,更是一場精神上的交流,最後得到情感上的共鳴。


人類情感的微妙與複雜性,就如同蛛網一般精巧而又脆弱。雖然我們的肉身,總有一天會如同煙霧一般,逐漸消散在時間的長河之中,但因共鳴而產生的情感波動會牢牢地印在靈魂之上。當藝術的波長觸及到現場的靈魂,它們一顆顆即會開始自體發光,點亮彼此的存在,驅散了那若有似無的孤寂。


如同那顆夜空中的指北星,指引著眼前行路的方向。


後記

在街角的牆上看到一張已經沒有主人的蛛網,大大的一張十分完整。離開後突然想到,沒有留下影像還真是可惜,所以決定寫一篇相關的內容來做個紀念。


若是只寫「喔,看這蛛網真是又大又圓」那也太無趣了些,這個形狀讓我想到捕獲漁獲用的魚網,嗯,我不太愛吃魚,這個主題不好寫,pass~!


而後,我又想到了愛情與蜘蛛這個題目,但,我個人不愛蜘蛛也沒談戀愛,所以實在感覺不到共鳴點,還是換一個題目吧。


喔,等等,共鳴?


我好像有頭緒了。


感謝你的來訪閱讀,希望此地能提供一些樂趣,也歡迎交流關注:部落格(同名)、臉書(日常的不定時放送)。

2406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野蔓攀攀
99會員
225內容數
讀書寫字,偶爾胡說八道,歡迎關注及分享。 目前總共有兩個房間 : 1. 蔓蔓閱讀角: 包含書、電影或影集。 2. 野蔓胡謅 : 內含人生吐槽瞬間。
野蔓攀攀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進入正文前,我要說,每次更新最快樂的時候,就是上傳成功那一刻,大家的看法如何?
Thumbnail
2025/04/09
進入正文前,我要說,每次更新最快樂的時候,就是上傳成功那一刻,大家的看法如何?
Thumbnail
2025/03/10
你知道的,時間不多了。
Thumbnail
2025/03/10
你知道的,時間不多了。
Thumbnail
2025/01/15
一篇近期才被迸發出靈感的2024年末碎片,感謝玥喵。
Thumbnail
2025/01/15
一篇近期才被迸發出靈感的2024年末碎片,感謝玥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全球20間必訪博物館,從羅浮宮博物館到東京國立博物館,各地的藝術珍品帶給人們深度的情感和震撼。藉由這些藝術作品,可以連結古今、溝通心靈,體驗到心靈深處的永恆感動。建議出國旅遊時,絕對不要錯過這些能為生活注入詩意和靈動的藝術光輝。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全球20間必訪博物館,從羅浮宮博物館到東京國立博物館,各地的藝術珍品帶給人們深度的情感和震撼。藉由這些藝術作品,可以連結古今、溝通心靈,體驗到心靈深處的永恆感動。建議出國旅遊時,絕對不要錯過這些能為生活注入詩意和靈動的藝術光輝。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作者: 朱月華‧墨刻編輯部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19/12/07
Thumbnail
作者: 朱月華‧墨刻編輯部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19/12/07
Thumbnail
在博物館,隨意瀏覽著眼前所見的作品。我有個壞習慣,比起欣賞展品的精妙,我似乎更好奇人們的視線和聚集點都在何處。
Thumbnail
在博物館,隨意瀏覽著眼前所見的作品。我有個壞習慣,比起欣賞展品的精妙,我似乎更好奇人們的視線和聚集點都在何處。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