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北港天上聖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場景: 雲林北港朝天宮


一開始計劃西部環島時,我想來排廟宇行程,從白沙屯媽大甲媽新港媽,北港媽,再加上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就變成進香團行程了!

過年進香團不都這麼排嗎?信男信女們從北到南地拜,為全家人當年祈福嗎?

我小時也跟著參加過一趟三天兩夜進香團長征,從北到南地跑各家廟宇趕行程,吃大鍋飯,晚上睡香客大樓大通舖。現在想起來,印象超深刻地。


北港媽祖

北港媽祖


只是既然是畢業旅行,選最重要的點- 就選北港媽祖廟打卡,印象中媽媽每年都會去北港媽祖廟拜拜。

最靈驗嗎?我不太清楚她怎麼跟北港媽的關係怎麼建立的。

有次看媽媽跪在主殿上擲筊,一直沒聖筊,急地大顆小顆的汗,直到得到媽祖婆婆地聖筊後,才鬆口氣。至於當初她求什麼呢?聽說跟女兒們有關係!

進廟門後,輪椅只能在正殿香爐位置,我繞了一圈找不到無障礙斜坡,可以推媽媽更靠近主神擲筊處。

在這裡,這樣就好了嗎?

不,憑著這三年跟拍紀錄片養成,「麻煩別人」「不怕被拒絕」就試著跟廟裡看起來最大的工作人員張先生商量,拜託他們幫忙扛輪椅上正殿,讓媽媽靠近主神再近一點,或許能感受些媽祖慈悲的神力。

這次換我來跟媽祖祈求!

「不,我不是求媽祖讓媽媽身體恢復健康」


我拜託媽祖幫忙的是讓她比較舒服,在最後這條路上少些痛苦


謝謝🙏媽祖廟的工作人員,一起合力扛著媽媽輪椅上下階梯。媽媽彷彿穩坐四人大轎,過程中連氣都不吭一聲,閉著眼睛隨我們擺佈。

也謝謝張先生,一聽到媽媽的狀況,馬上請其它工作人員去取主殿供奉媽祖三杯敬茶的中間那杯茶水,用塑膠袋裝起來,讓我們帶走再給媽媽喝。


神的存在與照顧者的辛酸


我想著神的存在是什麼?當人無能為力時,我們還能有冀盼之處

去年(2021)在屏東共和眷村採訪106歲金英爺爺(金士傑的爸爸),私下跟主要照顧者70多歲牧師退休的兒子-金士俊牧師聊一會兒照顧議題。

我每天向上帝祈禱能早點帶走我爸跟我媽

「我已經吃了十年的老人菜」

「上帝啊!祈禱今晚可以讓我多睡一會」

這些話出自位牧師口中,讓我感到驚訝跟難受,卻很能同理。

他照顧106歲爸爸跟目前臥床103歲媽媽,一晃就是十年,十年無法一覺到天亮

而我也忘了身為主要照顧者,照顧媽媽多久了?一顆心旋在那裡多久了

這趟也是我跟媽媽的放心旅程。

備註: 在採訪金英爺爺時,他爽朗地而開懷地... 重覆聊到抗戰期間還曾經被派往印度,在美方出資成立的飛行學校,替空軍官校初級班培育飛行員的那段時間,彷彿此時他生命就凍結在那段美好的光陰。他已於 2022年以107歲高齡辭世,願他靈魂飛上青天,正在天空四處遨翔。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lala Kang的沙龍
6會員
63內容數
探索在即將消失的生命面前,我們是選擇悲傷等死,還是選擇快樂到死?長期擔任失智照顧者,透過環島旅行迎接最後一哩路的生命陪伴,並且拍成一部紀錄片。
Shalala K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原來這支紀錄片適合 #社區的媽媽們?! ⸻ 上星期三在朋友推薦及邀請,帶著 #媽媽畢業旅行 紀錄片,,在一個豪華場地裡,面對 230 名 50-90 歲的媽媽們,進行公播及映後分享。 前一天勘景時,站在偌大的會議場地內,內心出現無數 murmur:「哇!這麼大的場地?要跟中老年人聊 #最後一哩
Thumbnail
2025/03/17
原來這支紀錄片適合 #社區的媽媽們?! ⸻ 上星期三在朋友推薦及邀請,帶著 #媽媽畢業旅行 紀錄片,,在一個豪華場地裡,面對 230 名 50-90 歲的媽媽們,進行公播及映後分享。 前一天勘景時,站在偌大的會議場地內,內心出現無數 murmur:「哇!這麼大的場地?要跟中老年人聊 #最後一哩
Thumbnail
2024/09/16
走進頤福園:洪主任的安寧照顧故事 在走進頤福園定期陪 #王輔天 神父聊聊時,我也同時認識了在輔仁大學 #頤福園 擔任照顧老神父們的 #洪淑敏 主任。她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的長期照護和安寧照顧經驗,是一位專業且富有經驗的工作者。 我經常找她聊聊,特別是自己在面臨陪伴媽媽走過最後一哩路的過程中,內心的困
Thumbnail
2024/09/16
走進頤福園:洪主任的安寧照顧故事 在走進頤福園定期陪 #王輔天 神父聊聊時,我也同時認識了在輔仁大學 #頤福園 擔任照顧老神父們的 #洪淑敏 主任。她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的長期照護和安寧照顧經驗,是一位專業且富有經驗的工作者。 我經常找她聊聊,特別是自己在面臨陪伴媽媽走過最後一哩路的過程中,內心的困
Thumbnail
2024/08/05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一段陪伴母親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她靈骨塔前的神祕經歷。這個故事希望能觸動更多有同樣經歷的人,引起共鳴,讓大家能夠認識到照顧者的心聲。文章中包含了清明節的儀式、在娘塔位前擲筊、以及關於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祕經歷。
Thumbnail
2024/08/05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一段陪伴母親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她靈骨塔前的神祕經歷。這個故事希望能觸動更多有同樣經歷的人,引起共鳴,讓大家能夠認識到照顧者的心聲。文章中包含了清明節的儀式、在娘塔位前擲筊、以及關於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祕經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敬愛之心 唸在口中 站立在老街上,遙望著朝天宮,合掌稟告:「媽祖,我到了,準備和祢步上回鑾之路,請原諒弟子在此向祢遙拜。」擁擠的人潮,讓我卻步,停留在街上等待媽祖起駕,此時正進行殊勝的刈火儀式,也不禁莊敬自己,深怕自己怠慢了,拿起了師父敬獻白沙屯媽祖大愛所寫的《白沙屯媽祖的髮夾》,默默念誦著,恭迎
Thumbnail
敬愛之心 唸在口中 站立在老街上,遙望著朝天宮,合掌稟告:「媽祖,我到了,準備和祢步上回鑾之路,請原諒弟子在此向祢遙拜。」擁擠的人潮,讓我卻步,停留在街上等待媽祖起駕,此時正進行殊勝的刈火儀式,也不禁莊敬自己,深怕自己怠慢了,拿起了師父敬獻白沙屯媽祖大愛所寫的《白沙屯媽祖的髮夾》,默默念誦著,恭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敍述了母親透過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度過人生的困境。同時,也描述母女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及思考。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Thumbnail
白沙屯媽祖繞進活動是我這十年來心靈洗滌與感動的寄託。豐富的心靈體驗,博大的慈悲感應,以及民眾與媽祖交織的小故事,都深深感動了我。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媽祖的信仰、體悟以及慈悲的感激之情。文章中更蘊含了對媽祖的信仰力量以及對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白沙屯媽祖繞進活動是我這十年來心靈洗滌與感動的寄託。豐富的心靈體驗,博大的慈悲感應,以及民眾與媽祖交織的小故事,都深深感動了我。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媽祖的信仰、體悟以及慈悲的感激之情。文章中更蘊含了對媽祖的信仰力量以及對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緣起去年與老友-敏君、阿水閒聊,聊起大甲媽祖遶境(我很常去,朋友間偶爾好奇會問問細節),隨著又聊到白沙屯媽祖遶境,聽說兩者遶境很不一樣,但我沒去過白沙屯媽祖遶境,也只能用「聽說」來搭搭話。
Thumbnail
緣起去年與老友-敏君、阿水閒聊,聊起大甲媽祖遶境(我很常去,朋友間偶爾好奇會問問細節),隨著又聊到白沙屯媽祖遶境,聽說兩者遶境很不一樣,但我沒去過白沙屯媽祖遶境,也只能用「聽說」來搭搭話。
Thumbnail
"白沙屯媽進香到北港朝天宮;大甲媽遶境到新港奉天宮" ​ 這也是最近我才知道的習俗,聽著北港人的淑芳姊姊說起,因為從未追隨媽祖進香或遶境活動,但能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那份純粹與真誠(雖說自己是信仰佛教),還記得2007年電影《練習曲》裡的一幕,彰化老家的阿公,在等待媽祖進香時,鑽轎腳,
Thumbnail
"白沙屯媽進香到北港朝天宮;大甲媽遶境到新港奉天宮" ​ 這也是最近我才知道的習俗,聽著北港人的淑芳姊姊說起,因為從未追隨媽祖進香或遶境活動,但能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那份純粹與真誠(雖說自己是信仰佛教),還記得2007年電影《練習曲》裡的一幕,彰化老家的阿公,在等待媽祖進香時,鑽轎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