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大師專訪—紀錄片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紀錄片之於他,還有那些創作者逃不開的自我詰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

紀錄片導演,現任韶光電影有限公司監製導演。曾執導過多部紀錄片電影《尋找鹽巴》、《海洋熱》、《誰在那邊唱》、《我不流行二十年》……等,入圍獲獎多項國內外影展,如台北電影節、也代表台灣參與內瓦黑色電影節、韓國釜山國際影展。除了擔任紀錄片導演一職外,也有豐富的監製、教學與行政經驗,曾任原住民族電視台節目部經理、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及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等臺灣重要影展的評審。


不管長官的要求,直接把音樂祭拍成一支紀錄片—沒想到音樂這麼吸引人

《海洋熱》、《我不流行二十年》海報(攝於韶光電影)

《海洋熱》、《我不流行二十年》海報(攝於韶光電影)


與音樂接觸的契機,一切都要從和角頭音樂與台北縣政府合作拍攝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開始。


2003年,龍男接到了來自台北縣政府所舉辦的海洋音樂祭的拍攝案子,紀錄政府單位籌備音樂祭的辛苦過程,本來只是單純的活動紀錄,龍男硬是把他拍成了有血有肉、屬於那些樂團與音樂人的紀錄片。

在拍攝海洋音樂祭之前,龍男總是抱持著玩樂團的人不正經那類流於刻板印象的想法,而真正與樂團成員們、這些音樂人接觸後,他才知道自己錯了—玩樂團的人真的超酷、音樂也超讚。於是龍男開始自作主張,只拍攝了自己有興趣的那幾個樂團,並跟攝影師說:


「我就是要拍團的故事就好,他們(政府)不喜歡,我們就賠錢沒有關係。」


最後的成品關於台北縣政府的畫面展現只剩下寥寥可數的幾幕,好在當時的長官非常開明,讓這一部片子到最後不是孤單地躺在政府的檔案資料室,不僅參加了國內外影展,更獲得台北電影節評審特別獎,也自此打開了與音樂紀錄片的創作視野,龍男陸續製作《誰在那邊唱》、《海洋熱2》、《我不流行二十年》等作品。


身而為台灣人,一個對自己的大命題總是要處理。

工作現場照(提供/韶光電影)

工作現場照(提供/韶光電影)


「從以前我是想要解決自己對於創作渴望的問題,漸漸地往『我是誰』的問題走。」


過去龍男從拍家人、拍友人開始,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去處理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到底要什麼」的狀況,龍男強調,這是一種很自然而然的自省過程,在沒有答案與技術不足的情況下他選擇出國進修。他在這段時間試圖去歸納這些發問,認為台灣的認同問題會是他很想去研究與著墨的命題,然而這個命題是廣大、過於發散的,在這個大命題之下他沒有辦法直指核心。回頭審視後才發現,原住民與原民音樂的題材可能更是他有底氣去把握住的。

每一位創作者的創作生涯總是在面對各種問題與解決之中來回擺盪,龍男表示「其實每一支片子都會碰上不同的問題,不太可能因為拍完了某部片子,未來就不再解決這個問題」,隨著經歷成長與人生階段的變化,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會跟著有所轉變,從單身到結婚生子,現在小孩也進入青春期,同時間裡真實生命的生活創作看似與創作是平行的兩條線,但其實是互相交錯、彼此交織的。過去曾面對的問題,轉了一圈還是會經歷一樣的過程:


「我為什麼要拍/寫這個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要傳達什麼、在這創作的過程中我會有我的觀點嗎、我是服務它(作品與議題本身)呢?還是它來配合我?」


無論真偽紀錄片,都是好電影


龍男認為,「紀錄片」只是電影的形式之一,另一種說故事的方法,涵蓋了科幻片、歌舞片、動作片與紀錄片……等等,統稱他們為「電影」,一種用影像說故事的創作,而紀錄片是以「真實的人物」所發生的「真實的故事」為背景所創作。龍男討論中也提及,紀錄片本身也非完全的真實,「沒有(不存在)所謂絕對的百分之百客觀」。雖然在台灣紀錄片中仍有不少寫實派創作(無修改、不介入),但近年來影視圈逐漸不會強調紀錄片要完全寫實,在國外真實與否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

以「偽紀錄片」來說,就是在挑戰紀錄片真偽感的常見形式之一,過去龍男曾經執導過一部偽紀錄片作品《遺忘的M2》,內容是作為宣傳廣告為某部電影所拍攝的紀錄花絮,讓觀眾以為真的有一部這樣的電影要上映,「這部片很難看」是龍男從觀眾回饋中獲得最好的反應。《誰在那邊唱》是他2009年拍攝圖騰樂團的紀錄片,龍男大方表示其中也有演出的成分,在樂團吵架的那段其實是「SET」過的,吵架的情節與事件是真實的,是發生過的,但呈現上是再現的。導演介入拍攝事件也牽涉到道德判斷與否,對龍男來說他一定會徵求拍攝對象的同意,去對話說服或是找其他方式來代替,也是保持拍攝關係的重要原則,「如果被攝者也不支持導演完成片子的話,對於彼此關係、完成這部影片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完成影片後還是想維持朋友關係。」


工作現場照(提供/韶光電影)

工作現場照(提供/韶光電影)


紀錄片是沒有劇本的拍攝,但是通常會有一個故事的方向,對龍男來說就像是開著手機導航要前往台北火車站,但是在路途中看見或發現了什麼事物而想要偏離導航裡的路線走,但目標是不變的。

我們致力協助每位影視創作者的創作與學習之路。 ​ 探索優秀作品、尋找合作夥伴與創作舞台,進修專家大師的課程講座,讓每個創作者的名字被看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序中這個人充滿行動力而不躁動,雖然戲稱自己是臭男生,卻也有極為細膩的心思與多愁善感的一面,這些特點也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我一直覺得我沒有風格,我的風格可能就是很囉唆吧!」方序中這麼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並沒有一個制式的視覺風格。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面臨不一樣的困境與得手優勢。在歷經解嚴與經濟起飛年代的小莊認為這年齡層的這群人正好像跨越綑緊的橡皮筋與瞬間鬆弛的界線,又或是「關籠許久的野獸突然被放出」,有股燃燒不完的衝勁,再加上資金充裕,整個大環境是願意為了訓練人才、培養人才的經驗……
「當導演的核心能力就是溝通,而溝通能力建立在你對人的理解。」 談到廣告導演一職最需要具備的能力,莊永新認為在會議桌上除了要有同理心,更要在急著用自己的話說服人之前就先釐清:這張桌子上坐了哪些人、他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他們是從什麼出發點問這個問題。
方序中這個人充滿行動力而不躁動,雖然戲稱自己是臭男生,卻也有極為細膩的心思與多愁善感的一面,這些特點也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我一直覺得我沒有風格,我的風格可能就是很囉唆吧!」方序中這麼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並沒有一個制式的視覺風格。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面臨不一樣的困境與得手優勢。在歷經解嚴與經濟起飛年代的小莊認為這年齡層的這群人正好像跨越綑緊的橡皮筋與瞬間鬆弛的界線,又或是「關籠許久的野獸突然被放出」,有股燃燒不完的衝勁,再加上資金充裕,整個大環境是願意為了訓練人才、培養人才的經驗……
「當導演的核心能力就是溝通,而溝通能力建立在你對人的理解。」 談到廣告導演一職最需要具備的能力,莊永新認為在會議桌上除了要有同理心,更要在急著用自己的話說服人之前就先釐清:這張桌子上坐了哪些人、他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他們是從什麼出發點問這個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才,收到江冠明兄攝製都蘭灣風光的影片,在這部短影片中,優雅的配樂回流其間,給予觀者在眼界和聽覺的享受,就我看來,這部影片不愧是出自資深紀錄片導演的英才之作。   當然,在此,更需要提及的是,他隻身來到台東拚創事業的歷程,「……十幾年前落腳海岸邊,創立PASA廚房,成立民宿……」,我認為這個帶有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某日晚上,匆匆的趕上晚場第一場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其實就是一場用電影方式紀錄並呈現個人獨奏的音樂會。當時因為癌症而無法再舉辦音樂會的坂本龍一先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一場人生最後的音樂會。 我從小就熱愛音樂,重症的音樂控。 每天都離不開聽音樂,而且範圍廣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Thumbnail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夏日仍在我心中吟唱,如果沒有,那我就無法創作了。」 布萊德利庫柏 再度執導,同樣以音樂愛情電影作為題材,整體功力比《一個巨星的誕生》更加純熟。同樣片長,但處理得更加細膩不拖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才,收到江冠明兄攝製都蘭灣風光的影片,在這部短影片中,優雅的配樂回流其間,給予觀者在眼界和聽覺的享受,就我看來,這部影片不愧是出自資深紀錄片導演的英才之作。   當然,在此,更需要提及的是,他隻身來到台東拚創事業的歷程,「……十幾年前落腳海岸邊,創立PASA廚房,成立民宿……」,我認為這個帶有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某日晚上,匆匆的趕上晚場第一場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其實就是一場用電影方式紀錄並呈現個人獨奏的音樂會。當時因為癌症而無法再舉辦音樂會的坂本龍一先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一場人生最後的音樂會。 我從小就熱愛音樂,重症的音樂控。 每天都離不開聽音樂,而且範圍廣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Thumbnail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夏日仍在我心中吟唱,如果沒有,那我就無法創作了。」 布萊德利庫柏 再度執導,同樣以音樂愛情電影作為題材,整體功力比《一個巨星的誕生》更加純熟。同樣片長,但處理得更加細膩不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