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連載小說究竟一章應該放多少字呢?
方格精選

寫作|連載小說究竟一章應該放多少字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先把結論打在前面,讓沒有空看長文的朋友節省時間。


  如果你是才開始寫小說的新朋友,我會覺得這個問題不應該困擾你。

  因為新朋友還在摸索階段,要去控制字數相對困難,與其為了控制字數讓章節不完整,不如順順的寫。

  那如果是已經開始創作一陣子的老朋友,章節字數應該怎麼分?我會建議看連載的平台做決定。如果你是在普遍存在長章節的平台,我就會建議對齊,把章節拉長。如果是像FB這種社交平台,我就會建議把章節字數縮短。




  好。那我們來說說為什麼我會這樣覺得,以及長短章節到底各具備什麼優勢。


  先說我個人一般在連載的時候一個切分點是抓三千字上下。理由是因為我剛好寫出來一個小章節是三千字,而且個人實行起來發現,三千字是一個相對完整,且讀者耐心又可接受的長度。


  當然上面說的並沒有誰的背書或者調查,純粹是我個人經驗所得。


  那為什麼一直會有人推短章節,推一章字數在一千字上下的切分法呢?


  一方面可能就是他們的寫作習慣比較快,一千字已經足夠讓該小章節完整。另一個最大的可能是──這些人的連載平台習慣短的章節。


  這個情況在FB與互動類的社交平台上尤其明顯。因為在這一類平台上,讀者的需求並不是完整投入的閱讀一篇文章,而是快速的獲取資訊。所以在這一類平台上,章節越短越有優勢那是必然的。


  短章節具備的優勢還有隨時可以停下來這點,更適合手機的閱讀群眾,利用零碎的時間閱讀,章節短短的馬上讀完就可以繼續做別的事情。


  那假如連載的平台是像晉江或者起點那樣平台呢?那短章節就未必有有利了。因為該平台的讀者更多是習慣閱讀長章節的朋友,目的不是希望快速的獲取資訊,他們看小說的目的更多是打發時間,或者是沉浸在閱讀的體驗裡,這時候短章節頻繁的切換章節就會干擾閱讀,不容易讓讀者順利的看完整篇文章。


  另外就是長章節的作者在轉換到紙本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短章節要換到紙本上的時候,就可能需要修改一下章節的長度,配合紙本書閱讀的節奏。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小說最後呈現的平台在哪裡,以及閱讀群眾的目的是關乎小說切分點應該多少字的關鍵。


  可是如果我們回到一個章節他應有的完整度來說,我個人認為要在一千字內去埋出一個鉤子,同時又要推進劇情,確實是比較吃力的。不能說完全做不到,但是那會變成作者要很仔細的布置他的劇情跟節奏,是屬於比較快節奏式的小說。


  我不太推薦慢節奏的小說去以一千字作為一個切分點這樣寫。因為慢節奏的小說式透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讓讀者沉浸到一個氛圍內。一千字為一個切分點的寫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同時這種寫法也會受到劇情複雜以及一些特殊文類的影響,如果是出場角色很多很複雜的劇情,想在一千內做一個分段,基本也是困難的。又或者是武俠小說的打鬥場面,也並不適合以一千字作為分節點在中間斷開。


  另外並不是說貼了一千字,他就是一千字一個章節。理論上一次更新如果設定在一千字,這一千字起碼應該要具備完整的小事件,劇情必須進展至一個可切割的點。而不是隨便拉出一千字他就是一個章節。


  所以我才會建議新朋友不要去管章節字數,以能夠完整表述出事件為主要依據。因為新朋友的寫作習慣每個都不一定,有些是過度簡化,也許一章不到一千字,會有並章的問題存在。有些式比較繁複,一章超過三千字,如果硬要拉長或刪減導致劇情不完整,不如照著本來的節奏發,事後覺得不妥再來修改。


  那如果是老朋友,不妨觀察一下所連載的平台性質,去判斷一章到底要落在多少字。一般來說,有開章節收費的作者,一章應該盡量不要太短。至於有一些目前比較曖昧的平台,我覺得可能就需要作者實際連載看看成效,再去調整每一章節的字數。


  事實上章節到底多少字為一個切分點,關乎的是讀者的耐心跟閱讀習慣。

avatar-img
浮火的閱讀創作筆記
28會員
71內容數
得了打開Word就想睡覺的病症,已臻末期,只好去拜文昌請他叫醒我,結果他給我笑杯。新書《北投機車快遞》、《神咒》銷售中。傳送門:https://portaly.cc/BoundlessFir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多人寫小說會用一些生僻字,或者在寫古風文的時候會用比較不常見的句型。我覺得這些都算是一種寫作手法,適度的話可以為文章增添風味,過量卻會造成文章難以閱讀的問題。
到底第一人稱比較好寫,還是第三人稱比較好寫,又哪一個比較適合新手呢?我淺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究竟好寫或者不好寫這件事情,我覺得必須先搞清楚所謂的「好寫」指的是什麼。究竟好寫說的是作者本人容易下筆,還是指讀者看見的成品足夠完整。   首先分析一下第一人稱的優點。(可以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成為作家最重要的條件我覺得就只有堅持而已,其他好像都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作家。如果可以選三個能力,我覺得大概就是:能認知自己可以、適合寫什麼,知道讀者群想看什麼,然後堅持。
上一篇說到可能不是這麼好的文筆練習法。然後有小夥伴反映,如果不寫得細或者推砌詞彙,害怕文章不夠有畫面或者詳細。其實我個人覺得堆砌詞藻這件事情,只要不是太過份,理論上不會對小說做太多扣分。因為如果推砌的詞藻是虛的(也就是說沒有表達出任何劇情中重要的意涵),那讀者可以選擇跳過。   
之前說到寫小說到底需不需要文筆。那今天來講一下文筆練習的誤區好了。包括我自己以前也都以為所謂的「文筆」就是把一個句子堆疊越多越罕見,奇怪的詞彙,越多比喻摹寫,就是文筆好。其實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誤區。   所有東西都有一個平衡性在,並不是把一個句子堆疊了一堆形容詞就會達到效果。有一
很多人寫小說會用一些生僻字,或者在寫古風文的時候會用比較不常見的句型。我覺得這些都算是一種寫作手法,適度的話可以為文章增添風味,過量卻會造成文章難以閱讀的問題。
到底第一人稱比較好寫,還是第三人稱比較好寫,又哪一個比較適合新手呢?我淺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究竟好寫或者不好寫這件事情,我覺得必須先搞清楚所謂的「好寫」指的是什麼。究竟好寫說的是作者本人容易下筆,還是指讀者看見的成品足夠完整。   首先分析一下第一人稱的優點。(可以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成為作家最重要的條件我覺得就只有堅持而已,其他好像都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作家。如果可以選三個能力,我覺得大概就是:能認知自己可以、適合寫什麼,知道讀者群想看什麼,然後堅持。
上一篇說到可能不是這麼好的文筆練習法。然後有小夥伴反映,如果不寫得細或者推砌詞彙,害怕文章不夠有畫面或者詳細。其實我個人覺得堆砌詞藻這件事情,只要不是太過份,理論上不會對小說做太多扣分。因為如果推砌的詞藻是虛的(也就是說沒有表達出任何劇情中重要的意涵),那讀者可以選擇跳過。   
之前說到寫小說到底需不需要文筆。那今天來講一下文筆練習的誤區好了。包括我自己以前也都以為所謂的「文筆」就是把一個句子堆疊越多越罕見,奇怪的詞彙,越多比喻摹寫,就是文筆好。其實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誤區。   所有東西都有一個平衡性在,並不是把一個句子堆疊了一堆形容詞就會達到效果。有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