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一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4-06-09

raw-image

這是一回在做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時被我採回來當成藝術品擺在書架上的水稻插花


raw-image

來自已經割完的稻田旁水溝裡的一叢水稻


raw-image

當時站在這水稻旁,心想....

若是水稻有知,它可能會想: 還好我沒有站在稻田的框框裡!


raw-image

不過最後的下場還是被我採回來當裝飾品!!


raw-image

談水稻的一生先來玩個小猜謎!

幾年前我曾因好奇與教學上的需要, 將稻穀泡在水中…..

幾日後發了芽

當時還有請大家猜:哪邊長根? 哪邊長葉? 

很多人猜錯喔!

raw-image

多參考幾張.......但還是很難決定對不對?


raw-image

再一張, 仔細看可以看到 "根"會從靠"近端部"的孔冒出來

raw-image

所以知道哪是根了嗎?

答案是右邊--但是右邊較短喔!

raw-image

貼一下水稻構造解說圖, 可以知道胚根是靠稻米的端部最外側 

圖中標示說明如下:

S 小穗,   C 果實(穎果) -1. 子葉(盾片)  2.胚芽鞘  3.胚芽  4.胚根  5. 胚根鞘

L 外稃    P 內稃

GI 外穎    GII 內穎 RG 退化的穎  R 穗軸  SP 穗柄 

EN 胚乳   EM 胚

SC  種皮 +  PC果皮+ AL 糊粉層 (備註: 糊粉層是胚乳的最外層組織,aleurone layer)

raw-image

之前種過稻苗,成長紀錄圖如上圖, 途中標示說明如下:

1. 胚芽鞘內含胚芽   2.初生根  3.胚芽鞘

4. cataphyll(暫先翻譯為初葉) 

5.eophyll-(1st): a 葉鞘, b 葉身 

6. eophyll-(2nd) (eophyll 暫先翻譯為幼葉) 

 cataphyll  與 eophyll 的正式翻譯還是需要大家的協助

雌蕊始終都躲在稻殼裡, 要看他必須像這樣把稻殼扳開


raw-image

我種稻的成果~種在研究室門口,後來很多稻穀被鳥吃了!!

raw-image

農夫種稻比較專業!!

一回外出賞鳥時還遇過插秧機正在插秧! 主人還說:歡迎我們把照片貼上網!

raw-image

秧苗長到某個程度進入青春期.....開花!

水稻開花的時候其實不是很明顯

raw-image

必須靠近看…而且只能看到雄蕊

raw-image

若是想看整個雌蕊, 還得像這樣,去除周邊雜物

照片中雌雄蕊都到齊清楚展現, 下方的"雙面膠"功勞不小


raw-image

一般狀態下雌蕊始終都躲在稻殼裡, 要看它必須像這樣把稻殼扳開

水稻雄蕊的花絲會在成熟過程中不斷伸長, 露出內外稃之外  

水稻屬自花授粉--於雄蕊花絲伸展過程中刷過雌蕊柱頭後授粉

而後花絲仍會繼續伸長露出內外稃之外

此時花藥內花粉大多已經散出只剩"花藥空殼"

raw-image

這是水稻成熟時的模樣, 真正的果實在稻殼的裏頭

raw-image

 簡易的水稻成長過程圖解如上…..


raw-image

若是把果皮種皮及胚芽全去除,只留下胚乳則稱為白米

於碾米過程中脫落的糙米外表部分稱為米糠

米糠包括:果皮、種皮、糊粉層及少部分的胚乳與胚 

在農委會介紹稻米的網頁裡提到:

田間收穫的稻穀,經加工脫去穀殼後就是糙米

糙米碾去米糠層保留住胚芽就是所謂的胚芽米

糙米碾去米糠層及胚芽,剩下的胚乳就是白米

raw-image

水稻生命週期與一盤炒飯!


raw-image

還沒結束! 割稻之後還有稻草

之前在FB上問了一個問題:收這稻草有甚麼用途?  

許多朋友開始陸續提供訊息....

有人說可以當母雞的巢材,可以用來捆綁蔬菜, 編草繩草鞋

可以用來種蔥, 增長蔥白的長度,做土壤改良或堆肥

是塌塌米及以前土角厝的材料之一

弟弟說:永豐餘在江蘇揚州生產紙箱是用稻草當原料,農民不用燒稻草,減少空汙,永豐餘也得到免費材料

raw-image

這車稻草的主人說他們收這稻草是要鋪在菜園裡可防雜草,還可防止大雨沖刷

raw-image

聊著聊著朋友小咪貼了一張她的稻草編織作品

是甕? 還是籃? 可能要小咪來回答!

小咪本名林彥伶 

raw-image

外加一張有蓋子正面的照片

對於藝術,不是很懂,但是我很喜歡這項作品,打從心裡欣賞...

raw-image

更喜歡這一個!!

raw-image

最後貼一張2014春節老家聚餐的照片–稻米是我們的主食生活中少不了它!


相關資訊:

中文名:稻

英文名: rice

學 名:Oryza sativa L.


水稻果實屬穎果Caryopsis, 定義如下:

果實內含種子一枚,成熟時果皮與種皮癒合成皮膜狀。為禾本科所特有。(如薏苡,稻米,玉米及小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吃米吃了將近50年,今天第一次認真看它!   這帶殼的稻米來自學校李鎮宇老師的研究室 去除外殼的模樣--它們就是糙米 (右邊的泡過水所以果皮較不明顯) 這外殼包括了兩部分: 左邊的為 lemma, 右邊的為palea 同樣的英文字不同的翻譯(不知道哪一個對?!)  (1) 內穎(Pa
吃米吃了將近50年,今天第一次認真看它!   這帶殼的稻米來自學校李鎮宇老師的研究室 去除外殼的模樣--它們就是糙米 (右邊的泡過水所以果皮較不明顯) 這外殼包括了兩部分: 左邊的為 lemma, 右邊的為palea 同樣的英文字不同的翻譯(不知道哪一個對?!)  (1) 內穎(P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天谷歌相簿利用「相似照片」合成的照片。 每一張都知道在哪裡拍的。 . (上左)大雅稻子剛收割的農田。 (上右)收割前稻穗的樣子。 (中左)陽明山擎天崗的牛 (中中)新竹的茶園風光 (中右)嘉義瑞里茶園 (下左)雲林某媽祖廟旁的稻禾 (下右)宜蘭羅東水稻犁田白鷺鷥 . 台灣
Thumbnail
今天經過我二月初有分享的農田 竟然已經收成完畢了 我就這樣錯過了嗎? 我一直以為春天插秧、秋天才會收成欸 查了一下,原來一年有兩期的稻作 種稻的過程: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 再繞了一下 還好,還有一片稻田還在 金黃色的飽滿稻穗🌾 形成一片黃色波浪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童年時, 住家就在稻田不遠處。當然,經常看著稻子從插秧到稻子收割成長的過程。 事實上,搬到花蓮長住之前,並不清楚稻子會不會開花,如果會開花的話, 稻子開的花長得會是什麼樣子。 約在十年前,在五月底賞荷時,才偶然注意到的。乳白、纖細, 又十分含蓄。很不容易欣賞到。
常見病害 雜草: 文枯病: 穗稻熱病: 解決方案 雜草: 稻清: 金斯統普: 草霸王: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灣稻田季節美好的文章,描述了回到家步行的美好經歷和在稻田中看到的動物。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這個季節和在方格子上的寫作經歷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六月底的池上,稻田早就收割的差不多了,剩下光禿禿的地,但我覺得,不減池上的美,哪怕一整片都是收割完畢的稻田,伯朗大道依舊迷人。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你有在稻田裡見過一整群可愛的黃色小鴨嗎?🐣 你有看過生活在稻田裡的小鴨嗎? 請跟著我們的介紹,一起去認識這群可愛的農夫小幫手吧!👀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天谷歌相簿利用「相似照片」合成的照片。 每一張都知道在哪裡拍的。 . (上左)大雅稻子剛收割的農田。 (上右)收割前稻穗的樣子。 (中左)陽明山擎天崗的牛 (中中)新竹的茶園風光 (中右)嘉義瑞里茶園 (下左)雲林某媽祖廟旁的稻禾 (下右)宜蘭羅東水稻犁田白鷺鷥 . 台灣
Thumbnail
今天經過我二月初有分享的農田 竟然已經收成完畢了 我就這樣錯過了嗎? 我一直以為春天插秧、秋天才會收成欸 查了一下,原來一年有兩期的稻作 種稻的過程: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 再繞了一下 還好,還有一片稻田還在 金黃色的飽滿稻穗🌾 形成一片黃色波浪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童年時, 住家就在稻田不遠處。當然,經常看著稻子從插秧到稻子收割成長的過程。 事實上,搬到花蓮長住之前,並不清楚稻子會不會開花,如果會開花的話, 稻子開的花長得會是什麼樣子。 約在十年前,在五月底賞荷時,才偶然注意到的。乳白、纖細, 又十分含蓄。很不容易欣賞到。
常見病害 雜草: 文枯病: 穗稻熱病: 解決方案 雜草: 稻清: 金斯統普: 草霸王: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灣稻田季節美好的文章,描述了回到家步行的美好經歷和在稻田中看到的動物。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這個季節和在方格子上的寫作經歷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六月底的池上,稻田早就收割的差不多了,剩下光禿禿的地,但我覺得,不減池上的美,哪怕一整片都是收割完畢的稻田,伯朗大道依舊迷人。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你有在稻田裡見過一整群可愛的黃色小鴨嗎?🐣 你有看過生活在稻田裡的小鴨嗎? 請跟著我們的介紹,一起去認識這群可愛的農夫小幫手吧!👀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