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lock Chen的沙龍
首頁
靜坐須知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懺悔
開仁長老 禪七開示節錄
六度
[轉動光明人生課程] 懺悔理論與實踐 釋常格開示
法鼓山香港道場 法師開示
佛法
【靜思晨語 法譬如水 - 證嚴法師講述慈悲三昧水懺】
空觀、假觀、中觀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記(小止觀講記)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密護根門,要六根清淨。無我
隨喜功德
所緣境
夢識法
生活禪系列動畫
捨
三十七道品
關於
六度
18
公開內容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Sherlock Chen
2024/08/31
發佈於
六度
降龍比丘之因緣(之二)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因果業報歷歷不爽。要留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逞一時之快而起瞋恨心、罵人、惱害眾生。
1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8/31
發佈於
六度
降龍比丘之因緣(之一)
世尊再為善來宣說佛法精要,開示善法應該做,不善法不應該做,教化引導捨惡行善,說明修善法的利益,隨喜讚歎行善法的功德。這時,善來立刻證得見道。
1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8/25
發佈於
六度
祇夜多驅惡龍,聞餓鬼壽長大苦
其實,除了外在的惡龍之外,我們想想我們內心是不是也有一條暴龍呢?我們反省自己:是不是容易動怒?一發脾氣來怒不可遏,不但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如果持戒嚴謹的話,不僅能降伏外在的惡龍,也能對治內心的暴龍!
#
持戒
#
佈施
喜歡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8/25
發佈於
六度
前生後世,業果相續
大家聽過「星火燎原」這一句話吧!就是星星之火(很小的火)可以延燒一片原野。還有一句話是「一念瞋心起,能燒功德林(一把無明火,能燒功德林)」。如果心念平常沒有好好調伏,只要起一念瞋心,小火會變成大火,把整個功德林都燒了。
#
戒定慧
#
十二因緣
#
名與色
1
1
宇牛
2024/08/25
1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1
Sherlock Chen
2024/08/22
發佈於
六度
億耳入餓鬼城求水緣
如果自己真沒有能力行財施或法施,希望能時常起隨喜心,看到他人布施時能真誠地歡喜讚歎,而不是嫉妒或毀謗。
#
佈施
#
六度
#
隨喜心
3
1
宇牛
2024/08/22
1
金錢不髒 髒的是貪欲~
1
Sherlock Chen
2024/08/09
發佈於
六度
佛以譬喻教誡羅睺羅莫妄語
佛就告訴羅睺羅:「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意思就是:你這個無慚無愧的人,經常說妄語,覆蓋了自己清淨的心,即使有上妙的道法也無法入心,跟覆蓋的盆子無法裝水一樣!)
#
持戒
5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8/08
發佈於
六度
狂逸之甚莫過貪欲,應當勤斷貪欲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喜歡
1
宇牛
2024/08/08
1
貪欲⋯無止盡⋯
1
Sherlock Chen
2024/08/05
發佈於
六度
佛度除糞人尼提
佛又對波斯匿王說:「眾生在三界中輪迴流轉,沒有固定不變的階級、身分。凡是累積善業、仁慈和順的人,便會生在豪貴之家;若是習慣造作惡業、放縱憍慢的人,便會生在卑賤低下的家裡。」 波斯匿王聽了心生歡喜,不再有憍慢心,便起身長跪,向尼提比丘頂禮雙足,自己誠心懺悔認錯,請求原諒,希望能去除自己的過失。
#
懺悔
#
佈施
#
持戒
4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18
發佈於
六度
捨己所愛命,護持佛教戒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反省:年少比丘這樣思惟:如果為了自己活命,緊抓著浮板或救生圈,雖然可以避免沈入海底;但如果不遵守佛陀的教導,將永遠沉沒在生死輪迴的大海中,雖然沒有沈入一般的大海,但卻沈沒於生死輪迴的大海中了!當我們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請問我們自己又是如何選擇呢?
#
持戒
#
六度
2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17
發佈於
六度
持淨戒者先見佛法身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喜歡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11
發佈於
六度
阿育王以半菴摩勒果供僧
得到富貴的人,如果守護財物,慳吝、不肯布施,即使用盡千方百計,終究這財富都還是會毀壞、衰敗的。 身處富貴時,當知富貴變化莫測,就如同蛇行曲折不直,行徑難以捉摸、掌握;富貴無常也是如此。若善於觀察的人,應當在身體強健時,趕快修福德。 即使後來身體遭受病苦,內心也應當常常修福,不要受限於軀體的不便。
7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10
發佈於
六度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6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09
發佈於
六度
鼓聲不如好名聲
這一則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鼓聲不如好名聲!你再怎麼打鼓,傳的距離有限;但是如果為善的話,口耳相傳,那可以傳得很遠。特別是持戒,有清淨的戒香,甚至還能夠傳達到天上。 另外,人不斷地追逐名利、權力,卻不一定追得到啊!
6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05
發佈於
六度
(一)數量、品質、相續心
說到「數量」,除了「物品的數量」之外,「心量」與業報也很有關係。如有一貧女,傾其所有換得一盞小油燈供佛,結果其他富有人家供佛的油燈都熄滅了,唯獨貧女這盞油燈還在燃燒。從「物質」的量上來看,油燈及油的量都很小;可是從「捨心」的量來看,貧女的心量比富裕人家的心量大多了,所以她所得的果報也大。
1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05
發佈於
六度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喜歡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05
發佈於
六度
我們來看看《大智度論》裡,提到的幾種修忍辱的方法。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1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04
發佈於
六度
修忍辱
我們最好學學彌勒菩薩,「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一笑,能化解許多的憂愁。
7
留言
Sherlock Chen
2024/07/02
發佈於
六度
富貴無常,應及時修六度
這個故事主要有幾個提示,就是說我們看到別人受苦的時候,不要起嫌恨心。自己要好好反省:如果我沒有起慈悲心,或者說沒有防範未然的話,說不定將來也會得到這樣的果報。就是我們思考要能夠想得深遠,自己有類似的毛病,應當要趕快消除,好好對治,要把握時光。
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