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各大券商不限用途款項借貸用罄、個股質押額度用滿、大盤融資餘額創高。股市擦鞋童效應失靈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G本面?不,是G思面!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niki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6
https://vocus.cc/article/666a91b9fd89780001aa429b至於已經撇過責的銘異,餘裕持股方式跟短線操作的個人心得已經分享過了,應該無須再特別多嘴。已經完全賣飛的那些個股,本文也不再多蹭了。恭喜並祝福還持有的人就好。
avatar-img
G本面?不,是G思面!
27.5K會員
751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2025/04/27
我們先從為何普丁、習近平都不太鳥川普這件事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5/04/27
我們先從為何普丁、習近平都不太鳥川普這件事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5/04/24
台美談判 我方擬降汽車貨物稅 4月24日 買新車再等等?經濟部表態支持調降貨物稅 車輛公會:民眾會有感 4月24日 雖然離定案甚遠,但目前風向是由經濟部吹出來的,還是值得簡單聊聊:
2025/04/24
台美談判 我方擬降汽車貨物稅 4月24日 買新車再等等?經濟部表態支持調降貨物稅 車輛公會:民眾會有感 4月24日 雖然離定案甚遠,但目前風向是由經濟部吹出來的,還是值得簡單聊聊:
2025/04/20
最近的世局變化,越來越多人由不安、厭煩逐漸轉為冷眼以觀。 股票市場也是如此,「重大不確定性」持續影響了一陣子之後,即使不確定性離解除尚遙遠,但是當市場參與者主動(應對得宜)、被動(被斷頭)的對市場行情逐漸冷眼旁觀後,反而狀況就另類的逐漸確定了。 以下認真談談所謂狀況另類的逐漸確定,以及個人一週以
Thumbnail
2025/04/20
最近的世局變化,越來越多人由不安、厭煩逐漸轉為冷眼以觀。 股票市場也是如此,「重大不確定性」持續影響了一陣子之後,即使不確定性離解除尚遙遠,但是當市場參與者主動(應對得宜)、被動(被斷頭)的對市場行情逐漸冷眼旁觀後,反而狀況就另類的逐漸確定了。 以下認真談談所謂狀況另類的逐漸確定,以及個人一週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上篇整理了台股史上11次熊市期中,特別挑出2008年引發全球的金融風暴,其中台股走跌時間達6個月,並跌掉近一半的跌幅:58%。在這裡來聊聊,到底當時由美國引起的金融風暴,又稱「次貸危機」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上篇整理了台股史上11次熊市期中,特別挑出2008年引發全球的金融風暴,其中台股走跌時間達6個月,並跌掉近一半的跌幅:58%。在這裡來聊聊,到底當時由美國引起的金融風暴,又稱「次貸危機」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台股熱 群益證、統一證 不限用途借貸額度用罄 7月6日 以年度來看大盤融資餘額,目前3285億,已經超越金融海嘯前2007年年度餘額3278億,創新高。 近來不只房市擦鞋童效應有失靈的跡象,現在連股市擦鞋童效應似乎也不怎麼作用? 以下認真的來講講,並且應對:
Thumbnail
台股熱 群益證、統一證 不限用途借貸額度用罄 7月6日 以年度來看大盤融資餘額,目前3285億,已經超越金融海嘯前2007年年度餘額3278億,創新高。 近來不只房市擦鞋童效應有失靈的跡象,現在連股市擦鞋童效應似乎也不怎麼作用? 以下認真的來講講,並且應對:
Thumbnail
房產市場受新青安貸款帶動且上半年台股續創新高,市場游資熱錢滿滿,全國移轉棟數有感上升,惟央行6月再次發起信用管制針對第2戶限制貸款成數,買氣是否延續至下半年,端看股市及政經局勢表現。CECA發文提醒明年降息可能導致市場暴走。 桃園23年家戶數達90萬戶,較前年成長2.8%,成長幅度6都第1顯示住宅
Thumbnail
房產市場受新青安貸款帶動且上半年台股續創新高,市場游資熱錢滿滿,全國移轉棟數有感上升,惟央行6月再次發起信用管制針對第2戶限制貸款成數,買氣是否延續至下半年,端看股市及政經局勢表現。CECA發文提醒明年降息可能導致市場暴走。 桃園23年家戶數達90萬戶,較前年成長2.8%,成長幅度6都第1顯示住宅
Thumbnail
問台灣股市是否泡沫化:從全球股市總市值排名、單月漲幅、多頭程度及巴菲特指數多方面衡量台股 目前重演1980年代「泡沫模式」,股市、房市同時泡沫化,可先參考下文,更新至開盤前 《台灣房地產展望24Q2》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看得見的不一定是真的~泡沫經濟重演,先求全身而退而非賭注
Thumbnail
問台灣股市是否泡沫化:從全球股市總市值排名、單月漲幅、多頭程度及巴菲特指數多方面衡量台股 目前重演1980年代「泡沫模式」,股市、房市同時泡沫化,可先參考下文,更新至開盤前 《台灣房地產展望24Q2》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看得見的不一定是真的~泡沫經濟重演,先求全身而退而非賭注
Thumbnail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相似發展途徑 政府解決經濟發展過熱時,都不希望造成經濟降溫過速,經常不會先去緊縮資金,反而陷入「以製造泡沫方式解決泡沫」循環,這樣的循環終點就是股市、房市雙崩盤 所以,本蛙建議讀者認真學習等待,此刻冒險進場買房,一不小心你就套在史上最高價
Thumbnail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相似發展途徑 政府解決經濟發展過熱時,都不希望造成經濟降溫過速,經常不會先去緊縮資金,反而陷入「以製造泡沫方式解決泡沫」循環,這樣的循環終點就是股市、房市雙崩盤 所以,本蛙建議讀者認真學習等待,此刻冒險進場買房,一不小心你就套在史上最高價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總是聽到散戶買股票賠錢,你可曾聽過誰買房子賠了錢!不是沒有,而是相對少。
Thumbnail
總是聽到散戶買股票賠錢,你可曾聽過誰買房子賠了錢!不是沒有,而是相對少。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
Thumbnail
6年台股漲了一倍 竹北房價漲了兩倍 政府 資本主義 銀行 建商 玩死基層百姓? 你賺到多少錢? 台灣重大兩波不景氣,如2000年的科技泡沫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 卻遲遲等不到第三波的不景氣? 這些年看著房市、股市不斷上漲,別人財富則是翻倍再翻倍? 「這波十多年的牛市好像只會噴,完
Thumbnail
6年台股漲了一倍 竹北房價漲了兩倍 政府 資本主義 銀行 建商 玩死基層百姓? 你賺到多少錢? 台灣重大兩波不景氣,如2000年的科技泡沫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 卻遲遲等不到第三波的不景氣? 這些年看著房市、股市不斷上漲,別人財富則是翻倍再翻倍? 「這波十多年的牛市好像只會噴,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