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 第一次接觸日本的Flamenc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台灣要看到日本人的flamecno表演機會非常稀少,上週六算是真的能比較接觸到日本flamenco核心層的flamenco人(?)
不曉得是民族個性使然(?),日本人呈現的綜藝感非常強烈,頓時讓我有種第四道牆的感受.

raw-image

(此圖為主辦活動圖)


每首舞蹈曲式結構上激烈/留白/休息安排很多回合,每首舞的起伏都非常明顯(guajira還好),比較小可惜兩個男舞者都選擇五拍,雖然特意分開放在開頭跟結尾,但也許這是日本人安排好的節目.

四位舞者各有自己的個性
Nobuyoshi Nakane的五拍俐落沉穩,很難得能看到亞洲男性如此flamenco.
Mamiko Kashiwa的Buleria por solea非常讚,時而激烈,時而停頓,時而呼吸根本就是日本武士來的.
Yumi Gon的Guajira溫文儒雅,一點點俏皮.
Hiroki Sato的五拍真是戲劇成分頗大,此人是個嗨咖.


以下是四位舞者的基本能力呈現讓我汗顏:

  • 紮實不炫技的腳功 讓人開心愉悅~開心愉悅~開心愉悅~
  • 反拍能力 超紮實~超紮實~超紮實~
  • palma能力 就不用說了,就算是拍基本compas聲音質感都是ok的.
  • joleo能力 但可以感覺幾乎是Hiroki在喊,其他舞者還蠻專心在palma的.

這表演另外一個奇異點是日本舞者在跳舞時幾乎都會為自己jaleo,或是在某些段落的某個點開始自己jaleo,後面的palmero也會在某些段落的某個點開始固定jaleo.
這個奇異點讓我有點不太適應(不是yes or no),非常好奇這是日本風格嗎?
(不要誤會呀,在某些狀況下jaleo是非常棒的)

這場表演的音場我比較喜歡,乾淨的配置,舞者的腳步聲真是清楚多了,有時候要看場地狀況調整配置呀.

整場表演非常棒,有很多我們台灣可以學習的地方(老師/舞者/學生),相較台灣這邊的編舞就像以前光華軟體大補帖,什麼都要塞得滿滿一張光碟才覺得夠本,每個厲害的炫技腳步都要編進去,但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對這腳步練成熟,不然就是用力過猛,希望台灣的佛拉表演者也能慢慢精進(我自己也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波倒數中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208 今晚在樹林藝文中心上台芭蕾舞表演。 這幾天與一群不熟識的人一起體驗、挑戰而完成我們精彩的表演。 在台上的我們閃閃發光。 寫於20240726(週五)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208 今晚在樹林藝文中心上台芭蕾舞表演。 這幾天與一群不熟識的人一起體驗、挑戰而完成我們精彩的表演。 在台上的我們閃閃發光。 寫於20240726(週五)
Thumbnail
佛拉民歌舞蹈女郎 迪斯可舞蹈女郎 肚皮舞蹈女郎,很難生成。老是被拒絕。 阿拉伯舞女郎 南美森巴女郎,被拒絕許多次。 拉丁舞女郎,喜歡這張,很有韻味。 中國舞女郎,典型的。 寶萊烏女郎 街舞女郎
Thumbnail
佛拉民歌舞蹈女郎 迪斯可舞蹈女郎 肚皮舞蹈女郎,很難生成。老是被拒絕。 阿拉伯舞女郎 南美森巴女郎,被拒絕許多次。 拉丁舞女郎,喜歡這張,很有韻味。 中國舞女郎,典型的。 寶萊烏女郎 街舞女郎
Thumbnail
在台灣要看到日本人的flamecno表演機會非常稀少,上週六算是真的能比較接觸到日本flamenco核心層的flamenco人(?)
Thumbnail
在台灣要看到日本人的flamecno表演機會非常稀少,上週六算是真的能比較接觸到日本flamenco核心層的flamenco人(?)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在這裡速寫的時候,剛好廣場上許多的人在做排練,還有人在旁邊觀察。 當廣場上充滿了表演的熱情,整個空氣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人群中穿梭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或是正在表演者,或是在旁邊觀看者,彷彿每一個人都被這份活力所吸引,彷彿與這個瞬間融為一體。 在廣場上,每個表演者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的人在展示
Thumbnail
在這裡速寫的時候,剛好廣場上許多的人在做排練,還有人在旁邊觀察。 當廣場上充滿了表演的熱情,整個空氣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人群中穿梭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或是正在表演者,或是在旁邊觀看者,彷彿每一個人都被這份活力所吸引,彷彿與這個瞬間融為一體。 在廣場上,每個表演者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的人在展示
Thumbnail
<大老闆家的才藝表演> 來到營隊約莫一個星期之後,全部的國際學生都獲邀到大老闆家出席才藝表演活動,每個人都要盡量穿著比較能夠代表自己國家文化特色的服飾,並作自我介紹以及表演各自的才藝,目的是希望藉由活動來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以及提升工作上的默契。 表演順序由抽籤方式決定。首先開場表演的是Jose,他
Thumbnail
<大老闆家的才藝表演> 來到營隊約莫一個星期之後,全部的國際學生都獲邀到大老闆家出席才藝表演活動,每個人都要盡量穿著比較能夠代表自己國家文化特色的服飾,並作自我介紹以及表演各自的才藝,目的是希望藉由活動來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以及提升工作上的默契。 表演順序由抽籤方式決定。首先開場表演的是Jose,他
Thumbnail
當我靠近、盯著伴時,我聯想到看過的舞蹈片段:舞者模仿動物、模仿海流樹木、模仿大自然、模仿情緒、演出情緒、表達情緒。我覺得我像雙人舞中的一半,透過身體傳達情緒給玩伴,讓她接續著表演,如此輪替、交織,形成一個整體。
Thumbnail
當我靠近、盯著伴時,我聯想到看過的舞蹈片段:舞者模仿動物、模仿海流樹木、模仿大自然、模仿情緒、演出情緒、表達情緒。我覺得我像雙人舞中的一半,透過身體傳達情緒給玩伴,讓她接續著表演,如此輪替、交織,形成一個整體。
Thumbnail
30年的表演路程,我越來越知道是什麼可以打開我的心,是跟我一起參與演出的大家。 我依舊不太習慣把觀賞者稱之為觀眾,我知道這是一目了然的名詞,但我總覺得這個距離感掀起我的反骨心態。演出的形式不同,通常都是有些距離的演出,如果這類形式,我依舊喜歡看著你們的表情。 如果允許,我總是有個衝動,走下台,帶
Thumbnail
30年的表演路程,我越來越知道是什麼可以打開我的心,是跟我一起參與演出的大家。 我依舊不太習慣把觀賞者稱之為觀眾,我知道這是一目了然的名詞,但我總覺得這個距離感掀起我的反骨心態。演出的形式不同,通常都是有些距離的演出,如果這類形式,我依舊喜歡看著你們的表情。 如果允許,我總是有個衝動,走下台,帶
Thumbnail
若沒有這一分鐘,也許大人們永遠不會與中學生有所交集; 但有了這一分鐘,也許思想的交集將成為開創未來的契機。 「Talk Folk Dance」是個讓大人和中學生們進行對話的活動。每一題,每人只有一分鐘的時間談論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提供了一個當地居民和中學生對話的場域。
Thumbnail
若沒有這一分鐘,也許大人們永遠不會與中學生有所交集; 但有了這一分鐘,也許思想的交集將成為開創未來的契機。 「Talk Folk Dance」是個讓大人和中學生們進行對話的活動。每一題,每人只有一分鐘的時間談論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提供了一個當地居民和中學生對話的場域。
Thumbnail
下個月要帶小孩去兩廳院聽交響樂,記得第一次我們在戶外看表演,他才四歲,全程都非常專注,飛機一直飛過上空,我不太知道爲什麼主辦單位會選擇辦在這個場合。但也讓我見識到孩子對藝文表演的熱衷。 我們去花蓮鯉魚潭,也有鯉魚潭fun暑假活動,很多原住民輪流上台展現該族的舞蹈,漫天飛蚊,小孩仍是目不轉睛⋯⋯
Thumbnail
下個月要帶小孩去兩廳院聽交響樂,記得第一次我們在戶外看表演,他才四歲,全程都非常專注,飛機一直飛過上空,我不太知道爲什麼主辦單位會選擇辦在這個場合。但也讓我見識到孩子對藝文表演的熱衷。 我們去花蓮鯉魚潭,也有鯉魚潭fun暑假活動,很多原住民輪流上台展現該族的舞蹈,漫天飛蚊,小孩仍是目不轉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