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幽靈船的真實原型 - 瑪麗.賽勒斯特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861年製造的亞馬遜號畫像圖

1861年製造的亞馬遜號畫像圖


瑪麗.賽勒斯特號(英語:Mary Celeste,又作Marie Celeste)是一艘美國貿易前桅橫帆雙桅船。1872年,在大西洋被一艘加拿大前桅橫帆雙桅船Dei Gratia(意即承蒙天恩)於亞述群島附近發現,當時此船正朝向直布羅陀海峽航行,然而船上並沒有目擊到任何人。加拿大船員們檢查瑪麗.賽勒斯特號時,發現船身有些斑駁,但整體而言仍具備充足的航海功能,另外少了一隻救生艇。於船上找到的航海日記,最後一篇日誌寫於加拿大船員登船的十天前。瑪麗.賽勒斯特號於1872年11月7日從紐約離開航向熱那亞,載著酒精等貨物前往貿易,這些已經變質的酒精當時仍留在船上,所有船長跟船員的私人物品並沒有遺失或損壞的痕跡,但已人去船空,而船長與船員們從此人間蒸發,沒有人再見過他們。瑪麗.賽勒斯特號經常被認為是鬼船的原型,這些船員的下落也衍生出許多猜測,包括酒精中毒、海底地震、海龍捲、遭受巨烏賊攻擊、以及遭遇各種靈異現象等推測。


建造


瑪麗.賽勒斯特號是一艘長31公尺(103英尺),重281公噸的前桅橫帆雙桅船。它建造於1861年的加拿大新斯科細亞坎伯蘭(Cumberland),是此地首艘打造的船隻。當時它被命名為亞馬遜號。

因為發生過許多意外事件,所以傳出這艘船帶來厄運的傳言。亞馬遜號的第一任船長在處女航開始不久即去世,而且它還在英吉利海峽中與其他船隻碰撞。儘管如此,在這次糟糕的處女航之後,在新斯科細亞船主名下,亞馬遜號仍舊度過了平靜的幾年。後來它在1867年因為遇到風暴而擱淺在格萊斯貝(Glace Bay),隨後在1869年被賣給美國人,船東對亞馬遜號進行重大的整修之後,重新命名為瑪麗.賽勒斯特號


命中注定的航行


1872年11月5日,在船長班傑明.布里格斯(Benjamin Briggs)的命令下,裝載工業酒精的瑪麗.賽勒斯特號從紐約史泰登島出航,準備前往義大利的熱那亞。除了船長與7名船員以外,還搭載了2名乘客:船長的妻子莎拉.布里格斯與2歲的女兒蘇菲亞.布里格斯,一共有10個人。

在1872年12月4日(一些紀錄為12月5日,因為缺乏19世紀時精確的時區資訊),瑪麗.賽勒斯特號被認識班傑明.布里格斯的大衛.瑞德.莫爾豪斯船長所指揮的德.格瑞第亞號發現。德.格瑞第亞號僅比瑪麗.賽勒斯特號要晚7天離開紐約港。德.格瑞第亞號的船員在全速朝向直布羅陀海峽航行的情況下觀察它達2個小時之久,他們判斷瑪麗.賽勒斯特號正在漂浮中,雖然它的速度很快而且沒有遇難的跡象。

德.格瑞第亞號的大副奧利佛.狄佛(Oliver Deveau)率領一群船員登上瑪麗.賽勒斯特號的甲板,他並且發現船上的狀況大致良好,雖然他報告說:整艘船非常的溼漉,船上只有一個幫浦,而且在甲板之間充滿大量的水。前艙口與活門都是開啟的狀態,而且只有一艘救生艇下水的跡象,所以他們認為這艘船被故意棄置在海上。一些被廣為流傳的故事:餐桌上擺著沒有碰過的早餐與茶、已經洗好的衣物被吊起來曬乾、碗裡留著吃剩一半的蘋果派等傳聞都是一本小說的杜撰。


瑪麗.賽勒斯特停航時的照片

瑪麗.賽勒斯特停航時的照片


船上1701桶酒精則是原封不動的,雖然當它們全部在熱內亞被卸下之後,其中有9桶被發現是空的。6個月的補給與食物被放置在船上,除了船長的航海日誌以外,船上所有的紙張都不見了。航海日誌最後記載的日期是11月24日,當時瑪麗.賽勒斯特號位在葡萄牙統治的亞速群島西方100公里的海面上,船上的石版最後顯示它將在11月25日抵達亞速群島的聖塔瑪麗亞島。

德.格瑞第亞號的船員於是將瑪麗.賽勒斯特號行駛到直布羅陀,他們在這裡則因為表現出的勇氣與技術而在聽證會受到法官的稱讚。但是海軍法院的官員福雷德里.克佛倫德從一個簡單的救援任務轉而懷疑這件事事實上是一項陰謀。最後法院獎賞一些獎金給這些船員,但是整體來說,因為這件事受到懷疑(雖然無法證實),所以報酬遠低於他們應該得到的。莫爾豪斯船長則被賜與一些貨物與獎金。


船員的下落


因為沒有任何瑪麗.賽勒斯特號上的船員或乘客被發現,所以這個導致他們失蹤的事件的真相可能永遠無法得知。

在1873年初,兩艘小型木筏在西班牙被漁夫所發現。其中一艘裝載著一具纏著美國國旗的屍體,另一艘則裝載著四具屍體。這些屍體曾經被假定為瑪麗·賽勒斯特號的船員,不過後來沒有經過詳細鑑定,就被埋葬在一個墳墓當中。


碧藍航線裡的 瑪麗.賽勒斯特號

碧藍航線裡的 瑪麗.賽勒斯特號


最後的命運


瑪麗.賽勒斯特號在這次事件之後仍然被幾位船主使用12年之久。1885年1月,瑪麗.賽勒斯特號的最後一任船主將它裝載超過保額的貨物(其中包括靴子與貓食),打算將它弄沉來索取賠償。不過這項陰謀沒有實現,因為瑪麗.賽勒斯特號順利抵達海地,後續的調查也揭發這場騙局。

2001年8月9日,一組由克萊夫.卡斯勒(Clive Cussler,代表國家水下與海洋組織)率領的探險隊與加拿大的電影製作人約翰.大衛斯宣佈他們已經在海地發現這艘帆船的殘骸。


raw-image


考古學家詹姆斯.P.德爾加多(James P. Delgado)根據海灣探勘與分析船隻的結構、材質、壓艙物與被火焚毀的痕跡來確定這些殘骸是屬於瑪麗.賽勒斯特號,這些證據也符合瑪麗.賽勒斯特號在歷史上的記載,然而其他的研究人員對於這項宣布有所爭議。加拿大地質探測與亞利桑那大學的樹木年輪研究實驗室分析從同一個地點採集的樣本,來重建當時的樹輪年代。根據這些實驗測試,加拿大地質探測的學者認為這些從樹木切下來的木材至少在這艘船沉沒十年後仍然活著,不符合當時建造的年代,這項發現被2005年1月23日的獨立報所引用報導,時日至今,真實的瑪麗.賽勒斯特號仍然還未被現代人給發現。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字橘-avatar-img
2024/07/14
好強大的紀錄。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4/07/14
很喜歡您對歷史船隻的介紹,有知識性,有歷史性,也有美學姓,亦有旅遊感。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7/18
大海茫茫,難以求證的羅生門。
好神秘,好精彩!
如果拍成電影肯定很棒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8.0K會員
969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14
聖加百列號是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於1497年建造,總重120噸,船上配備 20 門大砲,是瓦斯科·達伽馬艦隊首次航行印度時的旗艦。
Thumbnail
2025/04/14
聖加百列號是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於1497年建造,總重120噸,船上配備 20 門大砲,是瓦斯科·達伽馬艦隊首次航行印度時的旗艦。
Thumbnail
2025/04/13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2025/04/13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2025/02/16
聖特立尼達號(Santísima Trinidad)是一艘西班牙船,也叫做聖三位一體號,配備有116門大砲。1803年改革後,最初的火砲數量為136門,特拉法加海戰前夕,多帶了4門4磅榴彈砲,火砲數量增至140門。
Thumbnail
2025/02/16
聖特立尼達號(Santísima Trinidad)是一艘西班牙船,也叫做聖三位一體號,配備有116門大砲。1803年改革後,最初的火砲數量為136門,特拉法加海戰前夕,多帶了4門4磅榴彈砲,火砲數量增至140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聖地牙哥號輕巡洋艦(英文:CL53 San Diego),是美國海軍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的3號艦,聖地牙哥號及其姊妹艦聖胡安號都由伯利恆昆西昆船廠負責建造,由於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自1936年10月開工建造聖路易斯號後,直到1940年4月沒有開建一艘巡洋艦,這個時期長達40個月。
Thumbnail
聖地牙哥號輕巡洋艦(英文:CL53 San Diego),是美國海軍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的3號艦,聖地牙哥號及其姊妹艦聖胡安號都由伯利恆昆西昆船廠負責建造,由於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自1936年10月開工建造聖路易斯號後,直到1940年4月沒有開建一艘巡洋艦,這個時期長達40個月。
Thumbnail
因受到凱米颱風的影響而擱淺在喜樹黃金海岸的「蘇菲亞號」,蘇菲亞號的擱淺成了一個拍照景點,現場人山人海,大家都來朝聖,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來跟風了,難得可以近距離看到這麼大的船隻,夕陽做背景真的襯托出航海的美,看著夕陽從海平面慢慢落下直到消失,讓陸地上不知曉的人們見識到這浩瀚的美,碩大的船+無際的海+豔
Thumbnail
因受到凱米颱風的影響而擱淺在喜樹黃金海岸的「蘇菲亞號」,蘇菲亞號的擱淺成了一個拍照景點,現場人山人海,大家都來朝聖,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來跟風了,難得可以近距離看到這麼大的船隻,夕陽做背景真的襯托出航海的美,看著夕陽從海平面慢慢落下直到消失,讓陸地上不知曉的人們見識到這浩瀚的美,碩大的船+無際的海+豔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查爾斯.奧斯本是美國海軍一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也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二艘命名為此名的艦艇。這個名字來自一戰時期因沉船仍然堅守自己崗位,並隨船沉沒犧牲的水手查爾斯.L.奧斯本(Charles L. Ausburne),他在死後被追授海軍十字勳章。
Thumbnail
查爾斯.奧斯本是美國海軍一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也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二艘命名為此名的艦艇。這個名字來自一戰時期因沉船仍然堅守自己崗位,並隨船沉沒犧牲的水手查爾斯.L.奧斯本(Charles L. Ausburne),他在死後被追授海軍十字勳章。
Thumbnail
此篇為出現在歷史中的真實船艦目錄,可以點擊連結直接查看相關船艦的歷史資料。
Thumbnail
此篇為出現在歷史中的真實船艦目錄,可以點擊連結直接查看相關船艦的歷史資料。
Thumbnail
歷史上並沒有關於「皇家幸運號」的相關記載,卻有這麼一段歷史,是關於皇家辛運號船長的紀錄,而碧藍航線裡皇家幸運號的外觀就是以這位船長的模樣為原型。
Thumbnail
歷史上並沒有關於「皇家幸運號」的相關記載,卻有這麼一段歷史,是關於皇家辛運號船長的紀錄,而碧藍航線裡皇家幸運號的外觀就是以這位船長的模樣為原型。
Thumbnail
瑪麗.賽勒斯特號(英語:Mary Celeste,又作Marie Celeste)是一艘美國貿易前桅橫帆雙桅船。1872年,在大西洋被一艘加拿大前桅橫帆雙桅船Dei Gratia(意即承蒙天恩)於亞述群島附近發現,當時此船正朝向直布羅陀海峽航行,然而船上並沒有目擊到任何人。
Thumbnail
瑪麗.賽勒斯特號(英語:Mary Celeste,又作Marie Celeste)是一艘美國貿易前桅橫帆雙桅船。1872年,在大西洋被一艘加拿大前桅橫帆雙桅船Dei Gratia(意即承蒙天恩)於亞述群島附近發現,當時此船正朝向直布羅陀海峽航行,然而船上並沒有目擊到任何人。
Thumbnail
冒險加利號,Adventure Galley,也稱為Adventure,原是一艘英國商船,由蘇格蘭船長威廉.基德(William Kidd)駕駛,她是一種混合動力船,將風帆與槳相結合,使其在有風和平靜的條件下都具有機動性。該船於 1695 年底下水,並於次年被基德收購,用於他的私掠活動。
Thumbnail
冒險加利號,Adventure Galley,也稱為Adventure,原是一艘英國商船,由蘇格蘭船長威廉.基德(William Kidd)駕駛,她是一種混合動力船,將風帆與槳相結合,使其在有風和平靜的條件下都具有機動性。該船於 1695 年底下水,並於次年被基德收購,用於他的私掠活動。
Thumbnail
  1899年的大西洋,一艘載滿民眾的移民船,從歐亞舊大陸到北美洲,展開為期八天的旅程。在船上的乘客來自各種不同階層,每個踏上這段旅程的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為了逃離過去,他們搭上塞伯洛斯號,試圖展開一段新的人生。然而卻意外遭遇了人生中最光怪陸離的神祕經驗。
Thumbnail
  1899年的大西洋,一艘載滿民眾的移民船,從歐亞舊大陸到北美洲,展開為期八天的旅程。在船上的乘客來自各種不同階層,每個踏上這段旅程的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為了逃離過去,他們搭上塞伯洛斯號,試圖展開一段新的人生。然而卻意外遭遇了人生中最光怪陸離的神祕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