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為什麼叫做「WC」?

廁所為什麼叫做「WC」?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小時候出門上廁所時,注意到都有「WC」這兩個字。

當時覺得很好奇,為什麼廁所叫做「WC」?

曾經有人跟我說,「WC」是「Water Closet」的意思。

等到到美國,卻沒看過把廁所寫成「WC」的地方。

於是,我就想,我是不是被騙了?

等到學印尼文以後,發現印尼文的廁所是「WC」,發音做「way say」。

於是,我就開始想,會不會WC是來自於荷蘭語?畢竟荷蘭人殖民了印尼350年。

但是當時手邊沒有足夠的資源,所以也只是這麼懷疑罷了。

拜AI之賜,我昨天想到了這件事,便問了一下學習印尼語的AI。

結果AI告訴我,印尼語的WC的確是來自於荷蘭語,

在荷蘭語裡面就是「water closet」的意思。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但是,我接著問荷蘭語的AI,荷蘭語AI告訴我:

在荷蘭語裡面,WC寫作「watercloset」,中間沒有空格。

它的發音是 vah-ter-klo-zet。

它也告訴我,在荷蘭語裡面,現在比較常用的是用「toilet」或「WC」。

手邊有一本印尼語字典(感謝Andrew Fang),

裡面對 water closet 的解釋是 kamar kecil,就是廁所,字面的意義是「小房間」。

然後,我查了一下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它對WC的解釋是廁所,

還提到這個字源於1755,原來的意思是「設有廢水管和透過水沖洗排放的裝置的廁所」。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還提供了這個詞的使用頻率,

可以看到,這個字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使用頻率最高,到21世紀時,使用頻率已經很低了。也就難怪近年來我很少看到。

最後,我去查了一下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在「廁所」這個條目裡,提到,water closet這個詞是從十六世紀開始的,從廁所開始有沖水設備以後,為了與傳統的「earth toilet」(糞坑嗎?)相對應,所以就把有沖水設備的廁所叫做「water closet」,簡稱成「WC」。

就我的記憶中,沖水廁所在英國變得普遍,應該是在19世紀,當John Snow發現霍亂的傳播原來是因為糞便污染了地下水的關係。所以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water closet」這個詞在19世紀中葉開始使用率急速上升了。

總而言之,「WC」這個詞是源自於英文,然後印尼文的「WC」是源自於荷蘭文,至於臺灣的「WC」這個詞,到底是不是荷蘭人帶進來的?不清楚,因為根據維基百科,許多歐洲的語言都用「WC」來代表廁所,連西班牙文也是,而西班牙人與荷蘭人都到過臺灣呢。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81會員
587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網路世界裡,你可能見過這些神秘的詞: 「林北」、「夏夕夏景」、「3Q」 你以為是打錯字?其實這些字的背後,是一句句地道的台語。 但是,這種看起來很「謎」的詞,其實18世紀就有人發明了! 這個人,是康熙的第九個兒子,人稱「九爺」的允禟。
昨天看到一個影片才知道,原來康熙的第九個兒子允禟(原名胤禟)竟然是個語言天才呢。 允禟是赫舍里氏與康熙的孩子,在康熙的眾多兒子裡,他最有錢,因為他有經商的天賦。 更厲害的是,他還有語言天分,曾自學外語,還用拉丁字母來轉寫滿文,超強的!
從小就聽過這種說法:中文是最難的語言。 最近又看到在threads上有人貼 但是,並不是這樣喔。 因為,語言的好學與難學其實要看你的母語是什麼。跟你的母語比較像,你就會覺得他好學;跟你的母語相差得越多,你學起來就會覺得很累。
5/5FSI語言清單
在台灣網路世界裡,你可能見過這些神秘的詞: 「林北」、「夏夕夏景」、「3Q」 你以為是打錯字?其實這些字的背後,是一句句地道的台語。 但是,這種看起來很「謎」的詞,其實18世紀就有人發明了! 這個人,是康熙的第九個兒子,人稱「九爺」的允禟。
昨天看到一個影片才知道,原來康熙的第九個兒子允禟(原名胤禟)竟然是個語言天才呢。 允禟是赫舍里氏與康熙的孩子,在康熙的眾多兒子裡,他最有錢,因為他有經商的天賦。 更厲害的是,他還有語言天分,曾自學外語,還用拉丁字母來轉寫滿文,超強的!
從小就聽過這種說法:中文是最難的語言。 最近又看到在threads上有人貼 但是,並不是這樣喔。 因為,語言的好學與難學其實要看你的母語是什麼。跟你的母語比較像,你就會覺得他好學;跟你的母語相差得越多,你學起來就會覺得很累。
5/5FSI語言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