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智慧之旅:在台中發現中醫的魅力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不是搭機出國叫旅行,不是吃齋念佛是修行。

歡迎跟著安布爾沒搭機、不唸經的一起旅行與修行。

【線上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embed/story/clym00op70dsc01116joz0jud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ym00op70dsc01116joz0jud/platforms


節目開始,安布爾想先請問大家有看過那部2006年上映,

改編自米蘭·崔克在1993年所寫的童書《博物館驚魂夜》,

這部冒險喜劇電影嗎?

我記得電影有一個橋段說道,因為現在3C、虛擬實境科技的進步,

博物館已經不吸引人了,所以大人、小孩都不太去博物館了。

其實虛擬科技還沒那麼進步的時候,安布爾就不是太想去博物館的人,

因為的確這種靜物展對我來說,有些無趣,

如果我需要知識和資訊,

在電腦前上網路搜尋,不但得到更多,而且聲光影俱佳啊!

不過這次台中朋友推薦我一定要到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看看,

他說這個博物館不一樣!

我半信半疑的去了,現在也邀請大家跟著我的聲音一起走~


【原來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很久了】


台中,其實並不是安布爾熟悉的城市,

但台中卻是我接觸、學習Podcast製作錄音資訊、課程的第一個城市,

在那個Podcast還沒有盛行,只有少數人摸索的時候,

台中這裡已經有課程和工作坊的推動了,

我記得那時候還是疫情緊張的狀態,大家上課全程戴著口罩,

隨時洗手、酒精消毒,每個人都緊張兮兮,但也異常的興奮!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緣分,

安布爾的Podcast收聽區域除了最大收聽量的台北之外,

台中一直都是排行第二的區域。

這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台中創意和創造力,

從此也讓我對這個城市改觀,原來其實都是自己的刻板印象。


凡事問Google大神,除了我需要Google map帶路之外,

也是瞭解一下目的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原來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是12項建設中,

三座博物館的其中之一,並且是最先實現的一座,

另外的二座分別是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和海洋科技博物館。

話說所謂「博物館」,

依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包括:

「永久設立的機構,以服務社會及其自身的發展,向公眾開放,

這個機構獲取、保存、研究、詮釋與展示人類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及環境,

以獲致博物館教育、學習與娛樂等等目標」。

所以各位朋友們,這一集大家跟著安布爾的聲音,

來趟博物館之旅,我們來修行學習。


台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有幾個主題區:

太空劇場、科學中心,還有生命科學廳,以及人類文化廳和地球環境廳。

由於朋友知道我對中醫的興趣,還特別加重語氣跟我強調說: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有一個中藥、中醫的專屬展喔!

這真的引起我極大、極大的興趣!


【恐龍是博物館必備,長毛象是博物館必藏】


恐龍和長毛象是博物館的標配嗎?

我在這裡看到了被很多小朋友包圍環繞的電動恐龍還有長毛象的骨架標本,

這讓我腦海裡不斷的浮現「班 史提勒」丟骨頭給恐龍追的電影情節。

不知道這裡晚上的時候,是不是也像「博物館驚魂夜」那樣精彩呢?!

raw-image

由於我最大的興趣是中國醫藥展,所以接下來就直奔人類文化廳這一區了!

來到中國醫藥廳先看到一個葫蘆門 ,這應該是策展人的幽默,

我們誰不知道那句話呢!「不知道你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不過為什麼葫蘆裡有藥呢?!

這倒是沒有細究過得事情,今天來看展呢~算是明白了,

原來「葫蘆」是一種植物的果實,

對於漢人而言,不但可以吃,也可以當藥,

木質化了之後呢~外殼輕又堅硬,還防水,

中間掏空後可以當作容器使用,能密封而且不走味,

所以古代方士煉丹的時候,會把這個煉好的靈丹妙藥收放在這個葫蘆裡,

起源就是這麼開始的,

後來古時候周遊四方的醫生,也把藥裝在葫蘆裡,

能妥善保存藥物,又方便攜帶。


據說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

東漢的時候,有位名叫「費長房」的人,

某天在街頭遇到一位懸掛藥葫蘆賣膏藥的老人家,

街市裡買賣的人群漸漸散了之後,

這位費長房看到老人竟然一溜煙的鑽進了葫蘆裡面。

他在心裡研判著:這老翁絕非等閒之輩!

所以就守著葫蘆沒有離開,苦苦相求請老人家能見上一面。

這老人家看費長房誠懇,所以就從葫蘆裡出來現身相見了,

並且還把自己的這些醫術傳給了他,

費長房學成之後,老人家就翩然離去了。

學有所成的費長房為了紀念老人家,四處行醫的時候就總是掛著這藥葫蘆,

由於他醫術精湛又有醫德,救了不少受病痛折磨的人,

名聲也就這樣漸漸的傳開了。

後來民間為了紀念這位傳奇的人物,

就都在藥鋪門口掛上了葫蘆來作為行醫的記號,

也延伸了「懸壺濟世」這樣的成語,是一句對醫師醫術和醫德的盛讚。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中國醫藥展,

其實從這道葫蘆門就開始了,裡面的知識海量,資訊爆棚!

光是這個葫蘆門上的字,就有甲骨文、金文、到現代的文字符號,

單是這個「醫」字,就讓我腦智庫升級了,

我們現在所寫的「醫」字,下面是個「酉」字,

說是醫療的過程,「酒」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但是更早的「醫」字,下面卻是一個巫術的「巫」字,

中國人造字都是有意思的,這表示我們的古人祖先們啊~

在醫術有限的情況條件下,只能偏向超自然的治療方法,

不過隨著民智開化和醫療技術提升,巫術和醫術就正式的分道揚鑣了!

您說不過是站在門口,光是一個「醫」字,

就有說不完的知識和歷史了,

單是站在著葫蘆門外,我深刻的體認到自己是個多麼慘白的門外漢啊~

既然是博物館展,

自然從古至今所有中醫相關的書籍、醫療器具都有陳列展出,

這些都是需要保護的文物,因此只能隔著玻璃櫥窗看,

我就像是那劉姥姥進大觀園,每樣東西都讓我這個門外漢驚呼連連,

甚至中醫也不只是醫人,古時候就已經有獸醫了,

主要是治療對人類來說重要的、有經濟價值的牲畜,像是狗、馬、羊這些,

不知道來到現代我們有中醫的寵物或是應該說動物醫生嗎?


有醫人的中醫、獸醫,其實在古代中國就有法醫了,

而且這法醫檢驗制度還是在戰國時代就有了,比歐洲早了幾百年的時間,

法醫制度在南宋的時候不但有,還更加的發達,

那本南宋提點刑獄官「宋慈」寫的「洗冤集錄」,奠定了完善的法醫制度,

這本書後世還被翻譯成荷語、法語、德語、韓語各種版本。


另外就是歲月也抹滅不了的幾位中國名醫介紹,

從戰國到漢代的四名醫:扁鵲、淳于意、張機以及華佗,

在那個戰亂動盪的社會裡,這四位中醫師,不但抵制了巫術巫醫,

同時也一步一步確立了中國醫學的基礎。

博物館裡展出有他們的古書著作、醫療用具,

像是大家耳熟能詳沒看過也聽過的「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等這些。


說道中醫必要提到的還有「針灸」,相關的就是中醫理論裡的穴位,

為了要知道人體的穴位在那裡,所以那尊腰間圍著紅布的銅人就格外的重要了。

安布爾大約是中了廣告的毒,

總是會想起十八銅人行氣散類似這樣的橋段和形象。

不過,這經絡穴道銅人的人體模型,據館內資料提供最早出現在北宋,

太醫院翰林醫官王惟一,曾經鑄造過帶有經絡穴位的銅人,

同時還寫成了一本《銅人腧(ㄩ ˊ)穴針灸圖經》一書。

這本珍貴古書當然現在誰都翻看不得,

不過博物館這裡把《銅人腧(ㄩ ˊ)穴針灸圖經》,

還有明代獸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療馬集》一併做成電子書,

現場有設備可以透過觸控式面板翻閱,真的是大大造福民眾。


中國醫藥展的歷史單元,

是我這個不懂任何中醫醫理的人,看得最明白也是最感嘆讚佩的,

因為中國的醫藥知識起源,經過考古和記載證明,

是全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

比印度、埃及這些古文明,還早了大約700~1000年左右,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這方面的知識、器具、記載了,

而我們一般所知說中醫源起於神農氏、黃帝,

這應該都是象徵性的人物,是我們的祖先的祖先們,

自己當了臨床實驗對象後,紀錄了結果和編纂成書流傳下來,

這其中想必有不少的犧牲啊!


但是為什麼中醫的發展,比不上西方的醫學呢?

這是我看此展最大的疑惑。

中醫在歷史上有著悠久的傳統和豐富的理論體系,

但在近現代卻被西方醫學所超越。

有這樣的說法,因為科學革命和現代科學技術的興起,

像是顯微鏡、X光、MRI、CT等等,

讓醫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人體結構和疾病機理,

進而大大提高了診斷和治療的精確性。

這是西方醫學得以因此能夠迅速的發展和完善的原因之一。

當然還有經濟發展的因素,

工業革命推動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

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也促進了醫學研究和醫療技術的商業化。

大量資金投入到醫學研究和醫療機構,

使得西方醫學得到快速的資源積累和技術創新。

但是與此同時中醫似乎沒有得到發展和精進的資源和機會,

再加上中醫學基於陰陽五行、氣血等理論,

無法以西方的現代科學實證,缺乏現代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數據支持,

有些療效無法通過現代科學方法驗證。

中醫診斷的方法如望、聞、問、切,

過於具有主觀性和經驗性,難以形成標準化和可複製的診斷流程,

等等這些都讓中醫落後了西方醫學一大截。

不過好在這幾年因為在預防、保健和慢性病調理方面,中醫有獨特優勢。

中醫與現代醫學結合的趨勢也在不斷增強,

許多研究正在嘗試用現代科學方法來驗證和闡釋中醫理論和療法

國家教育也有更多的投入,

希望和相信「中醫」未來一定會是造福一方和人群的學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琥珀沙龍—塔羅占卜X希臘神話生命數字X DISC識人溝通
39會員
122內容數
Podcast X方格子的聲音和文字創作。 是命理還是歪理,讓我們來好好梳理!塔羅占卜X希臘神話生命數字X DISC識人溝通,外加艋舺龍山寺觀世音靈籤神明的小紙條籤詩故事分享。生命歷程有很多探索,占卜預測是降低風險,提供抉擇的參考,不是預判自己的人生結果。讓我們透過中外的論命占卜古智慧,探索自己今生今世的好命和好運。
2025/03/14
台南桃花行-府城四大百年月佬廟 來台南必訪的愛情能量地點!我們介紹了四座百年月老廟,每一間都有獨特守護愛情的方式。希望大家來到台南除了享用美食之外,也能在月佬的庇佑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2025/03/14
台南桃花行-府城四大百年月佬廟 來台南必訪的愛情能量地點!我們介紹了四座百年月老廟,每一間都有獨特守護愛情的方式。希望大家來到台南除了享用美食之外,也能在月佬的庇佑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2024/10/15
你是故鄉的異鄉人嗎?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家鄉歷史,一次瞭解台灣歷史的策展懶人包—打開歷史現場。
Thumbnail
2024/10/15
你是故鄉的異鄉人嗎?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家鄉歷史,一次瞭解台灣歷史的策展懶人包—打開歷史現場。
Thumbnail
2024/08/16
我的故鄉神鬼之都 — 台南,在2024年的農曆7月再度推出「台南最強女鬼散步導覽路線」,讓我想起小時候聽家裡長者講起台南最強女鬼,就跟大家分享台南夜行 — 府城女鬼傳奇吧~
Thumbnail
2024/08/16
我的故鄉神鬼之都 — 台南,在2024年的農曆7月再度推出「台南最強女鬼散步導覽路線」,讓我想起小時候聽家裡長者講起台南最強女鬼,就跟大家分享台南夜行 — 府城女鬼傳奇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草一天堂,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 。 讓我們在這裡藉著聲音,走向世界的每個角落,在時空與人生的旅途中,尋找那個佛說的花花世界和增添我們的智慧。
Thumbnail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草一天堂,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 。 讓我們在這裡藉著聲音,走向世界的每個角落,在時空與人生的旅途中,尋找那個佛說的花花世界和增添我們的智慧。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週邊環境有特別規劃挺適合放鬆走走的。
Thumbnail
週邊環境有特別規劃挺適合放鬆走走的。
Thumbnail
❗折扣優惠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門票 📌生命科學廳以大自然的奧祕為總主題,利用13個展示區分別呈現大自然的現象及演化的動態 📌在人類文化廳見識到前人的智慧發明,也能體認到人類文化的變遷歷程 📌地球環境廳包括微觀世界、芸芸眾生、臺灣自然生態及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等主題 ⬇️完
Thumbnail
❗折扣優惠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門票 📌生命科學廳以大自然的奧祕為總主題,利用13個展示區分別呈現大自然的現象及演化的動態 📌在人類文化廳見識到前人的智慧發明,也能體認到人類文化的變遷歷程 📌地球環境廳包括微觀世界、芸芸眾生、臺灣自然生態及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等主題 ⬇️完
Thumbnail
在嘉義公欣賞完了古蹟 也吸收滿滿的芬多精 攤開遊客中心的地圖 我直指「花磚博物館」 嚷嚷著我一定要去看花磚 跳上計程車往花磚博物館前進 司機大哥停車時,我還沒反應過來 博物館竟然是在整排透天厝裡 沒仔細看就錯過了 一進博物館大門 是另一個世界,
Thumbnail
在嘉義公欣賞完了古蹟 也吸收滿滿的芬多精 攤開遊客中心的地圖 我直指「花磚博物館」 嚷嚷著我一定要去看花磚 跳上計程車往花磚博物館前進 司機大哥停車時,我還沒反應過來 博物館竟然是在整排透天厝裡 沒仔細看就錯過了 一進博物館大門 是另一個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