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桃花行-府城四大百年月佬廟
【線上收聽🎧】安布爾的故鄉台南是眾神之都,來到台南旅遊的朋友們,除了美食品嚐之外,或者也可以安排到幾處百年古蹟廟宇,祈求庇佑身體健康、事業學業進步。甚至想脫單、求姻緣的朋友,台南四座百年廟宇供奉的月下佬人,絕對為您加持桃花、護駕真愛!這一集安布爾就帶大家來趟台南桃花行,與大家分享台南府城的「戀愛加持地圖」!這說台南是眾神之都,可是有憑有據、有報導的,在內政部比較舊的資料和報導裡曾提到,台灣登記有案的寺廟共計約1萬2,106座,而台南至少就佔了1,647座,數量居全台之首。所以在台南一年到頭常有各式各樣的廟宇活動,記得小時候常被這些三天兩頭的遶境活動吵到不耐煩,不過這幾年台南市政府推動宗教優質化工作,在廟會活動方面,民政局也制定了廟會遶境活動標準處理作業流程。並且在各宮廟的支持和配合之下,現在宮廟的廟會活動,成了台南府城文化旅遊的特色之一。其中一個近年盛行而且很特別的,就是每年10月底的時候,大家流行跟著西方宗教習俗過萬聖節,在台南我們過的是「萬神節」!各路神明繞境遊行,為大家護佑保平安。這一集府城拾光 — 台南桃花行,我們就來認識、認識屬於中國的愛神,走一趟台南百年四大月佬廟!
【臺南四大月佬廟】
1.大觀音亭 — 「闊嘴月佬 脫單必拜 」台南市北區成功路86號
2.祀典武廟 — 「拐杖月佬 打小三斬爛桃花必拜」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
3.大天后宮 — 「緣粉月佬 婚前必拜」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4.重慶寺 — 「醋矸月佬 破鏡重圓 復合必拜」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2號
「天下婚牘對月檢,千絲萬縷繞指尖。」
在中國文化裡,皎潔的月亮一直被視為是愛情的象徵,從古至今這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互許終身的愛情傳說不計其數。「花」是信物,「月」是媒人,所以這屬於東方、中國的愛神,當然首先非月下老人不可了!這也是在我們民間流傳最廣、最久的愛情、婚姻媒人。不過,其實咱們中國的愛神可不只有一位喔!既然今天我的旅行與修行走的是求桃花路線,那就讓我們來好好的認識瞭解一下屬於咱們華人世界裡的愛神!
【月下佬人】
月下老人,是中國傳統文化千百年來的姻緣媒人,月佬被奉為愛情、姻緣之神,典故最早可見於唐代「李復言」的「續玄怪錄 訂婚店」。這個典故故事説的是唐朝的時候有位名叫「韋固」的公子,在他年輕還單身的時候,有一天來到了宋城(今日河南商丘)出公差,晚上他住宿在城南的一家客棧裡。
當晚月光皎潔,韋固看著花好月圓的良景,興致大發的一個人來到這後花園賞月。不過,偌大的花園裡除了他之外,台階上還坐了一位白髮蒼蒼、背著個布袋的老人家,看起來好像就著月光在檢查什麼書籍文件資料的樣子。這位韋固公子出於好奇,湊近了老人家旁邊想瞧瞧他在看些什麼,不過身為讀書人的韋固卻看不懂老人家手上的書,因為上面沒有一個字是他認得的!
韋固向老人家行禮,同時也好奇的問說:
「老伯!您看得是什麼書啊?我也是讀過書的人,下過功夫苦學的,就算是天竺的梵文我都能看得懂一些。怎麼您手上的書我一個字都不認得呢?這是一本什麼書啊?」
這位老伯笑著回答說:
「你當然看不懂這本書,因為這不是一本人世間的書,這是天界的『婚牘』,是一本專門記載天下世間男女姻緣婚配緣份的書。」
接著韋固指了指老人家身邊發光的布袋,又問:
「那這袋子裡面又是裝了什麼東西,一直發著紅色的光啊?」
老人家依舊和顏悅色的回答韋固的問題:
「這是我的紅繩子!千里姻緣一線牽,就是被我這個紅繩子綁住的。就算是倆人家世貧富懸殊、距離天涯海角、關係宿怨仇敵,只要這紅繩子綁住的兩人,便是終身姻緣。」
老人家看著一臉疑惑的韋固,就從布袋子裡拿出來一條紅線,朝空中一拋,就見一道紅光纏住韋固的腳踝,接著往北邊方向竄了出去。
老人家對著驚訝不已的韋固說:
「我剛剛看了『婚牘』,已經為你定下來今生的姻緣了!」
韋固聽到老人家為他安排了姻緣,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單身多年的他早就想成家,只是相親說媒都沒有成功,不過這老人家為自己安排的對象,是一個什麼樣的娘子呢?
老人家回覆韋固的疑問說:
「我雖然幫你牽了姻緣的紅線,但是你的婚期時候還沒到呢!你的妻子現在才三歲,要等她到了17歲的時候,你們才會因緣具足,進你的家門!」
這韋固一聽還要等14年,而且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妻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纏著老人家想要他再多透露一點訊息給自己,被磨到覺得不耐的老人家只好說:
「你未來的妻子是這間店,北邊賣菜老婆子的女兒啦!」
話音未落,老人家就消失不見了!隔天韋固起了個大早,梳洗一番後就趕到這店北邊的市場尋找自己未來的妻子。但是令他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三歲的小女娃看起來面黃肌瘦,還一身破舊、蓬頭垢面。
「我以後的妻子是她?!」
韋固非常的失望,甚至覺得生氣,當他回到了客棧後,拿了一把鋒利的剪刀交代隨從,要他去市場把小女孩給殺了,事成後就賞給隨從一萬錢。
隔天韋固的隨從來到了市場,他看到了這三歲的小女孩其實心裡是覺得可憐的,因為他自己也是艱苦人家的小孩,所以很有共感,可是公子交代的事情不辦又不行。。。。。
猶豫再三的他,還是準備下手完成任務!不過最終他還是狠不下心、下不了手,只是不小心的傷到了小女孩,在女孩的眉間留下刀痕。然後他就逃了,也沒有回去覆命。
時間過去了14年,這段時間韋固已經成了相州參軍,不過他卻遲遲沒有機緣成親,幸好他獲得刺史王秦的賞識,想把女兒「香娘」嫁給他。洞房花燭夜,韋固掀起新娘子的紅頭蓋,發現自己的妻子年約16、7歲,貌美如花,不過總是在眉心的位置上貼了個花鈿的裝飾,就算是卸妝洗臉也不拿下來。
因為香娘長年在眉心貼著花鈿,無論如何從來不取下,一次韋固實在憋不住追根究底的詢問香娘原因,香娘才傷心的說起這一段小時候的往事,其實自己是刺史的姪女,並非親生女兒。自己的親生父親曾經在宋城做過縣令,但是在任期中過世了,之後母親和哥哥也因故相繼過世,我當時還在襁褓中,只好跟著奶媽生活在一起,依靠奶媽在市場賣菜活了下來。因為那時候的我實在還太小,奶媽便把自己帶在身旁,一邊賣菜也好一邊能繼續照顧我。但是不知道為何有一天,有個人喪心病狂,拿著一把剪子朝我刺過來,在我的眉心處留下了刀傷,至今都無法完全消除,所以只好以花鈿來遮蓋著醜陋的刀疤。後來,叔叔到了附近當官,並且找到了香娘,於是就跟著叔叔來到這裡,如今則成了官人的妻子。韋固聽到這裡如夢初醒,萬萬沒想到香娘竟然是14年前賣菜老婦旁的小女孩,這姻緣的紅線、天意,不可逆啊!
後來宋城的縣令聽說了此事,就把當初韋固下塌過的客棧起名為「訂婚店」,而那在台階上就著月光翻閱婚牘牽紅線的老人家,自此就被大家稱呼為「月下佬人」。從此之後,民間就更是把月佬當成了執掌男女姻緣、婚事的神明膜拜。而我們現在大多數看到的月佬的形象,多是根據「浮生六記」裡記載的模樣:
「一手挽紅線,一手攜杖,杖上懸婚姻簿,童顏鶴髮,奔行雲煙白霧中。」
本來月佬的紅線是拴在腳上的,但是到了唐朝的時候,變成繫在手上。根據唐代史書記載:
宰相張嘉振有五位貌美如花待字閨中的女兒等待婚配,他看相貌堂堂的中荊州都督郭元振,很有才華能力,並且還未婚娶。就想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但是該把那一個女兒許配給他呢?
最後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命令自己五位女兒坐在紅布幔後,每個人手上各自拿著一條紅絲線,然後這5條紅絲線的線頭都露在布幔的外面,郭元振都督可以任選其中一條紅線,娶回紅線另一端自己的女兒。結果郭都督選到了宰相最漂亮的三女兒,一時傳為佳話!
到了宋代的時候,牽紅線還衍生、演化到婚禮習俗上成了「牽紅帛」。宋朝吳自牧的「夢粱錄。嫁娶」文中就有詳細的記載,當時婚禮上的新郎倌和新娘兩人各自手拉牽著紅色布帛的一端,互相牽著一起進入洞房。
這個由月佬栓紅線演變而來的風俗,也許在今日當道的西式白紗婚禮,很少看到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很多的古裝戲劇裡面看到。
【和合二仙】
在中式婚禮中,我們還會常看到象徵祝福新人百年好合、家和萬事興的「和合二仙」。和合二仙說的是唐代著名詩僧「寒山」和「拾得」。
寒山是一位奇特的僧人,早年懷才不遇,所以遁入空門,他常常吟詩作曲嘲諷世事,還會跑到各大寺廟中對著天空大聲狂罵一通,寒山的這些行為讓很多同門不以為然,更多人以為他是不是瘋了!但是只有國清寺的僧人「拾得」明白他、懂得他,經常和他一起吟詩作對,他們倆惺惺相惜、情同兄弟。
「拾得」是個苦命人,他剛出生就被父母丟棄在荒郊野外,幸虧被國清寺的高僧「豐干禪師」化緣路過發現,把他帶回寺中撫養成人,並受戒為僧。拾得在寺裡負責的是廚房伙食的工作,工作之外他喜歡寫詩,只是作品還不是很成熟。
當他看到寒山的詩作後,非常嘆服,也因詩結緣,兩人成了莫逆之交。豐干禪師見他們兩人如此友好,也讓寒山進了國清寺,從此兩人朝夕相處,一起研究佛學、詩詞。不過,拾得後來受寒山的影響,常常衣衫不整,個性和行為也變的顛狂不羈,二人成了憤世嫉俗的狂僧。
所以雖然在中國詩史上,兩人有其身份、地位,不過後人對他們二人的畫像,都是蓬頭垢面、衣衫不整、赤腳的模樣。但是到了宋代之後,畫風一百八十度改變,變成了兩位天真可愛,形影不離的小孩模樣。會有這個改變,或許是因為寒山和拾得他們友情經得起考驗。
這兩位青春年少的僧人,有一天在天臺山下遇到一名美麗的農家女,他們不約而同的愛上了這位名叫「芙蓉」的姑娘。友情和愛情讓他們兩人非常的左右為難煩惱不已,年紀稍張的寒山最終決定為了友情斬情絲,因為拾得是被棄養而被豐干禪師抱回來撫養的,並非是自願出家,所以只要他決定還是可以還俗娶妻。
寒山下了決心之後,留下一首詩就離開去了蘇州的楓橋邊結廬修行。他的詩這樣寫道:
相喚采芙蓉,可憐清江裡。
此時居舟楫,浩蕩情無已。
拾得一開始對寒山的失蹤,有很多的誤會和懷疑,後來知道了真相之後,非常的感動,想起他們過去友情,他揣著一個砵,也下了天台山離開了,一路化緣和打聽尋找寒山的消息與去處。
終於讓他在蘇州的蓮開亭見到了寒山,寒山隨手折了一支盛開的荷花,出了亭子迎接拾得,兄弟相見,自然是非常的歡喜,前嫌盡釋,兩人和好如初。兩人經過著情關劫數的考驗,徹底解脫塵緣,後來他們重回到天台山繼續修行,終於成為一代高僧,雙雙羽化登仙。
因為他們的情誼在民間被傳頌、推崇,所以後來漸漸就把他們視為和諧和友愛的象徵。清雍正年間,朝廷更是封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這兩位仙人,寒山大士手持荷花,取其「和」(和氣)諧音,拾得大士則是拿著一個錦盒,一樣取「合」(合好)諧音,這些都是為了和諧、和氣、合好的吉祥、美好的意思和象徵,並且將他們供奉為歡喜團聚之神。
在「周禮。地官。媒氏」中寫到:「使媒求婦,和合二姓。」
於是大家也把這二位當作是掌管家事和合的神仙,同時也逐漸演變成司職婚姻好合的愛神。因此中式的傳統婚禮儀式中,常會看到懸掛著和合二仙的畫像,他們笑容滿面,荷花中附有如意,錦盒裡飛出五隻蝙蝠,這些都是象徵著「和合如意,五福臨門」的意思,用來祝福新婚夫婦魚水相得、大吉大利。
台南四大百年月老廟,安布爾首先要介紹的是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大觀音亭」,是台南府城最早的觀音廟、保生大帝廟。
大觀音亭在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寺廟是由主奉觀音佛祖的「大觀音亭」與主奉保生大帝的「祀典興濟宮」所組成,雖分別屬於佛教、道教不同的信仰,但是兩座廟宇基本上中間因為有一座「官廳」而相連,兩邊廟方人員往來也很密切,同屬一組織管理,現全稱財團法人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
大觀音亭和祀典興濟宮都是早期來臺移民的信仰,清領時期,台灣最高武官官署「總鎮署」設立在這兩座廟附近,所以官兵們也常來廟裡面祈福。兩間廟中的「官廳」,則是提供官員參拜前更衣的地方,是目前臺灣難得一見還保有官廳的廟宇。
大觀音亭的月佬長相非常特別,祂手拄拐杖,面容看起來和藹慈祥,但是嘴有點大、耳垂特別厚,因此也被稱作是「闊嘴月佬」,也有「說媒觀音」之稱。闊嘴月佬因為祂的嘴大,所以善於四處說媒,據說可以把素昧平生的兩人撮合成對,為沒有任何對象的單身朋友找到意中人。想去大觀音亭祭拜求取姻緣的朋友,記得參拜的時候,要先參拜主祀的觀世音佛祖,再拜月佬,同時可以向闊嘴月佬祈求姻緣紅線。
怎麼求姻緣線呢?
先誠信的向月佬報告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居住地址,最重要的是自己希望的另一半有什麼特質或是條件,然後就可以擲筊,只要有一個聖筊,就可以拿神明桌上的姻緣線紅包袋。
大觀音亭的月佬紅線是短的,所以求得姻緣紅線後,放在錢包或是常穿的外套口袋,讓它自然而然的不見~那就是紅線出發去你牽緣份了啦!
第2座百年月佬廟,也是創建於鄭氏時期,主祀關聖帝君,也就是關公,是全台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關帝廟 — 「祀典武廟」。
關聖帝君是古代的戰神,有正義、勇武和忠心的性格,被很多行業尊為主神,相信誠信參拜的話可以使生意興隆。祀典武廟有台南最美的一道牆,就是永福路段上連綿的朱紅色山牆,山牆把廟的每一進建築連在一起,形成了平均5.5公尺高,全場66公尺的朱紅色長牆,是打卡拍照的景點之一。我們現在看到的山牆,在2019年修復過,使用紅色的「土朱」礦石和關子嶺的石灰調配而成,並且由15位工匠老師一氣呵成重新上色粉刷。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祀典武廟主祀充滿正義感的關聖帝君,所以祀典武廟的月佬也一樣正義感十足,所以被稱為「斬桃花專家」,顧名思義知道就是專為信徒們處理感情不忠、始亂終棄的感情問題,化解不倫姻緣、孽緣、爛桃花、亂桃花,所以祀典武廟的月佬對單身的朋友來說,求的是正緣;有對象或是伴侶的朋友,可以來祈求愛情順遂、婚姻美滿。
因此單身的朋友只要向月佬上香誠信祈求就可以,不用拿紅線;有親密伴侶的朋友們則是在祈求後可以擲筊,求得聖杯就可以拿「紅線」和「緣粉」。把這2樣東西放進去廟方提供的小紅包袋裡面,再拿到月佬香爐上順時針繞3圈過香火。放了紅線和緣粉的小紅包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放在家裡睡覺的枕頭下面。
台南第3座百年月佬廟,據說是台南牽紅線業績長紅的一尊,廟方的說一年可以促成300多對佳偶,這意思是幾乎平均一天就促成一對,這座擅長牽紅線的月老廟就是台南「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是全臺第一座列入官方祭祀的媽祖廟,是台灣最早官方建設的媽祖廟,俗稱大媽祖宮。大天后宮本體建築原本是明朝末代郡王「寧靖王 — 朱術桂」的府邸,1683年施琅率軍大敗鄭克塽之後,為了收復民心,並且有鑑於臺灣的百姓篤信媽祖,所以特別向清朝廷請奏將寧靖王府改建成天妃宮,後來又改建成「大天妃宮」,對外宣稱是媽祖的協助才能收復台灣,因此隔年媽祖就被封爲天后,同時大天妃宮耶改名爲「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的月佬神被稱為「緣粉月佬」,因為在月佬的案前擺放著胭脂水粉,這個諧音哏就是「緣粉」。緣粉月佬的主力業務是將情投意合的二人感情加溫,助早日修成正果、結為連理。所以有意中人、戀愛中的朋友,可以來大天后宮參拜,祈求月老讓自己和感情伴侶能終成眷屬。
單身的朋友呢~可以來向月佬求一條姻緣紅線,還可以求「緣粉」喔!
怎麼求紅線和緣粉呢?
可以在廟裡的服務台買2分金紙,一份是參拜大天后宮主神 — 天上聖母,另一份是參拜月佬神的。當然順序上要先參拜主神,再去後殿參拜月佬。參拜的朋友如果沒有對象,在拜過主神之後,到大殿的服務台索取許願文一份,然後把許願文和自己的資料、金紙呈上,點香向月佬詳細報告自己的資料和心儀對象的條件等等。
大約等香燒個5、6分鐘以上,再擲筊向月佬祈求紅線。男生朋友呢~就拿紅線就好,女生朋友可以拿紅線和緣粉。紅線和緣粉記得都要去過一下爐火,紅線就放衣服口袋,一樣讓它自然消失,女生求到的緣粉可以塗一點點再眉毛周圍,就是命理面相說的夫妻宮位置,這樣可以幫助自己桃花變旺,加快、加重吸引那位有緣人趕快接近你喔!
另外有感情困擾的朋友,大天后宮月佬神的月老籤詩,也許可以爲你的感情路做些提示。如何求取月佬靈籤,在月佬殿旁有詳細的解說,建議大家要仔細讀一下喔~因為跟我們平常求籤的方式有些不一樣。
基本求籤步驟先找祈願疏文上內容默念報告兩人的姓名、生日、居住地址,然後說明自己想請示的問題是什麼。先擲筊請示月佬是否賜籤詩,如果是聖杯,就是月佬答應賜籤詩,那麼接著就是連續擲筊3次,然後要記得這3次擲筊杯象依次是什麼,因為3次擲筊的杯象就是籤詩的序號。
例如要是第一次我們擲出的正、反個一的聖杯;第二次是兩個凸面都朝上的陰杯;第三次是兩個平面朝上的陽杯或是說笑杯,那麼籤詩的序號就是「聖、陰、陽」,根據這個找到籤詩櫃子裡對應的位置取得月佬要給你的籤詩。如果看不明白意思,可以回到正殿請廟方的老師們幫忙解說。
第4座百年月老廟,是府城七寺八廟之一,有200多年歷史的重慶寺。重慶寺主祀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雖然廟宇的建築沒有前面提到的幾座廟宇氣派,但是另有一種寧靜和與佛祖的親近。
重慶寺的月佬堪稱是愛情急救站!
重慶寺的月佬神像不是端身直坐,是立姿站著但是頭稍微斜向一邊,好像在傾聽善男信女的愛情問題。重慶寺的月佬之所以特別有名,因為他不只是牽紅線,還專門修補感情、守護愛情。與其他廟宇月佬不同之處,是這裡還有一個能量強大的「醋矸」,只要按照正確方式攪動,能讓感情加溫、回心轉意,甚至斬除爛桃花!
這個讓感情回心轉意的「醋矸」,據說早在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就已經存在。相傳,早年有一位農夫,他的妻子因為外遇而離家出走,農夫心灰意冷的最後來到了重慶寺,誠心攪動醋矸,並向菩薩祈求。沒過多久,他的妻子真的回到了他身邊,兩人重修舊好,農夫於是四處宣揚「醋矸」的靈驗,讓重慶寺的名聲遠播,甚至被暱稱為「醋矸廟」。
在詩人劉家謀的《海音詩》中,便有提到這項神祕的習俗。當時的信眾相信,只要在誠心祈求後,將自己的頭髮繞在竹棍上,再攪動醋矸,最後還要在另一半的額頭上塗上一點廟裡的燈油,可以讓失和的情侶破鏡重圓,甚至趕跑感情中的第三者!。
「醋矸」儀式怎麼做?
如果你也想試試「醋矸」的神奇力量,來到重慶寺,可以向廟方索取問事單,填寫以下資訊: 姓名、生辰八字 、居住的地址、祈求的事項,像是如感情失和、桃花問題等。然後邊搖醋矸中的醋,說出內心話,向速報司稟告,醋矸攪法倒是大家要注意一下的:
想要求的百年好合:順時鐘轉3圈。
想要對方回心轉意:逆時鐘轉3圈。
大家現在到重慶寺去想要攪動醋矸的話,要注意醋矸擺放的位置是在面月佬神像左手邊的速報司的案前。有一個說法是醋矸原本放在菩薩座下,因爲二次大戰寺廟毀損,醋矸也受損,廟宇修復重建後,新的醋矸便移到「速報司」案前。
速報司是誰呢?
他原本是城隍爺身邊的判官,負責拘查陽間壽終或冤死的亡魂,因為行動快速又有效率,所以被稱為「速報司」。隨著時代演變,信眾相信速報司不只掌管陰間事務,也能迅速幫助人們解決陽間的問題,無論是愛情、學業、事業還是官司,只要向他祈求,他就會像他的名字一樣,火速幫你解決問題!
如果你走進重慶寺,會發現速報司的神像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而且左腳微微抬起,彷彿隨時準備出發辦事,這也象徵他總是隨時待命,為信眾提供最快速的協助。大家現在是不是對重慶寺的月老與醋矸儀式充滿好奇了呢?如果你正面臨感情困擾、渴望穩定戀情,或者希望斬除爛桃花,不妨親自來一趟重慶寺,誠心祈求,試試這個傳承百年的儀式!
來台南必訪的愛情能量地點!我們介紹了四座百年月老廟,每一間都有獨特守護愛情的方式。希望大家來到台南除了享用美食之外,也能在月佬的庇佑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