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噩夢》| 享受美好必須忍受帶來的不美好

《愛的噩夢》| 享受美好必須忍受帶來的不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愛的噩夢

Suffocating Love

  • 上映日期:2024.07.12
  • 導演:廖明毅
  • 主演:林柏宏、謝欣穎、項婕如
  • 片長:102分鐘



《愛的噩夢》講的是個夜路走多的渣男總會碰壁的故事,就算他是林柏宏,也是無法給予任何同情。

號稱是「驚悚愛情片」,的確有懸疑,驚悚感一點點?劇情的步調拿捏得不錯,後半段的劇情反轉安排也到位,心會跟著懸在半空中。

華映娛樂@YouTube

🐇《愛的噩夢》|解構式預告 (華映娛樂@YouTube)

= ❅ =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 =

顧名思義,這是個描寫愛情的故事。

男子(林柏宏 飾)白佳琪 (項婕如 飾)瞬間墜入愛河,聽著白佳琪提出的每項需求,他覺得好可愛,不僅可以「配合」,或許還有點樂在其中。美麗爽朗的 林艾璇(林艾璇/大元 飾)出現,他感受到自由,也觸動了反叛的開關。決心攤牌之後卻來了場奇怪的夢,夢醒後的女友瞬間換成夢中情人 黑澤由里(謝欣穎 飾),看似完美的表象卻也隱藏著可怕的真相。

要享受一件美好的事,要先忍受一百件不美好的事情

經歷過三段關係,男子獲得重新選擇的機會。姑且不論男子的最終抉擇是什麼,劇情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赤裸地呈現出「我們總是羨慕自己得不到的,到手後卻又開始不滿足」,簡言之就是 犯賤

雖然每段關係的開始都掌握在男子手中,但他總是表現得像是被動接受的那一方,而且他真的打從心底這樣想,更顯出他的渣。Come on! 你的肩膀到底在哪裡?

這就是愛情萌芽的開始,也是愛情最迷人的時候

在熱戀濾鏡下,對方的所有舉動都顯得可愛無比,但畢竟每個人都有只願揭露給最親密的人的面貌或秘密,學習接受對方的不完美才是愛情的人生考題。

華研國際@YouTube

我習慣會先看幾篇影評才來寫文章,發現不少人對於《愛的噩夢》裡的「厭女感」感到不舒服。

我可以理解這樣的觀點,但我的感受是,我們無法否認這樣令人作嘔的現實確實存在

況且,會被物化、妖魔化的不僅只於女性,我想今天就算把角色性別顛倒,類似的設定也完全可以成立,所以我個人覺得或許看完電影會有很不舒服的感覺,但也有某種自我反省的警惕作用(?)。

《愛的噩夢》裡有不少小巧思,像是「白」佳琪 vs. 「黑」澤由里 的對比或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我對這沒有特別的驚喜或感想,留待大家觀影時自己去探索。

我比較想提的是「男主角沒有名字」這件事。

其實我是在寫文章的時候才驚覺這件事。雖然《愛的噩夢》完全是男主角第一觀點的敘事,用男主角的獨白講出男主角的欲望與夢想,比起三位女友,男主角這個人其實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除了男主角的個人特質不重要,甚至以三位女性而言,電影裡也只呈現出她們外顯的客觀行為,而沒有論述過背後的主觀原因。

導演受訪時提到,原先有拍一個黑澤由里的背景故事來說明她的行為,最後沒放進電影裡。我支持這樣的安排,或許這樣很平面的描寫方式,更加強一種敘事的力道 —

這個人就是這樣,你願意接受嗎?

畢竟知道原因又如何,本來無法忍受的事情就變得可以接受了嗎?接受的話,那會是愛情的決定,還是同情的決定呢?

最後稍稍討論一下技術層面。

又是一部廖明毅導演 iPhone 拍攝的電影,拍攝品質令人讚賞,特別是明亮度的掌控把場景拍得很美,置中、低快門、破水平構圖等某程度也加強了懸疑感,我最喜歡的是夢裡的長廊(本劇最喜歡鏡頭就上圖海報,沒有之一)

全劇最讓我感到「驚悚」的點,一個是白佳琪含著眼淚大口吃肉,一個是男子夢醒後輕點身邊女伴的肩。

前者充滿詭譎感,項婕如表現得很好。

後者充分誘發觀眾好奇,也打從心底對自我推測的結果感到害怕。

私心推薦 ★:3.5/5

☞ 撰寫:Glenda

☞ 衍伸閱讀:愛的噩夢7/12全台上映!導演廖明毅不藏私公開iPhone拍電影8大秘訣【500輯 | 詹筱苹@udn】

內容總結
愛的噩夢
4
/5
avatar-img
Glenda's Note
10會員
56內容數
獨家樂廳,推薦喜歡的音樂,喜歡的音樂人,一起來聽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lenda's Note 的其他內容
金英夏作家在2013年發行的小說《殺人者的記憶法》,2017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薛景求、金南佶、金雪炫、吳達庶主演。 這場「殺人犯」跟「阿茲海默症」的人生戰爭,究竟最後誰是贏家呢?
我的人生電影 –《聽說》翻拍成韓版,當然要進戲院去研究一番。 跟隨著之前發布的《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系列,來分享台、韓版那種相似卻又不同的心動與感動。
「初戀就像是冷凍食品,凍好才能保持剛開始的青澀長久」 《是偶然嗎?》個關於初戀的故事,還有個帶給萬千少女充滿希望的故事設定,如果工作、讀書累了可以來個生活調劑,要不然姊妹們感受一下蔡鍾協的魅力也行。
金英夏作家在2013年發行的小說《殺人者的記憶法》,2017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薛景求、金南佶、金雪炫、吳達庶主演。 這場「殺人犯」跟「阿茲海默症」的人生戰爭,究竟最後誰是贏家呢?
我的人生電影 –《聽說》翻拍成韓版,當然要進戲院去研究一番。 跟隨著之前發布的《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系列,來分享台、韓版那種相似卻又不同的心動與感動。
「初戀就像是冷凍食品,凍好才能保持剛開始的青澀長久」 《是偶然嗎?》個關於初戀的故事,還有個帶給萬千少女充滿希望的故事設定,如果工作、讀書累了可以來個生活調劑,要不然姊妹們感受一下蔡鍾協的魅力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