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電影清單 ─《聽說》韓版翻拍版在台灣上檔,上映首日就馬上進戲院來研究一番(但現在才寫完...)。看完電影後,決定跟隨著之前發布的《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來分享台、韓版裡相似卻又不同的心動與感動。
* * *
《聽說》最最經典的地方當然在於它的 劇情反轉,所以在已知劇情的情況下,韓版帶來的那種震撼當然是少很多,沒辦法,這可以說是改編作品的原罪吧。
韓版 | 台版
不過,兩個版本的作品本身卻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 溫度差。
韓版的開場,馬上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新、浪漫的朦朧濾鏡。果然!這就是韓國人眼中的「台式文青」吧。
當年的台版,雖然海報洋溢著復古文青風,作品本身卻是熱情四射,很自然就會被三人組對於愛情、現實、夢想的炙熱感染。
經過十五年的時光,韓版的拍攝手法是精緻許多,同時也對做了些改編,讓整體劇情更完整一點,包含拉高了秋天(金珉周)的戲份,將雙主角的比較調成了三人組。
這似乎相當程度影響到前面講到的「溫度差」,但我個人是接受的,特別是 金珉周 帶點鬼靈精怪的演技,完全超乎預期,所以我還蠻喜歡這樣的設計。
其他部分,像是聾啞游泳選手在韓版變成了妹妹 秋天,讓 夏天(盧允瑞) 照顧姊妹夢想的力道,似乎也更合理了一點。比起台版,秧秧都已經窮到不行,還要供姊姊訓練,爸爸又跑去國外當傳教士,這我真的不懂。
不過,改編的部分也加了些韓國人拿手的催情法,夏天 成為全家唯一的「聽人」,多了點釋放情緒的空間,這就看個人喜好了。
韓版大致都保留下了經典的場景,若要說新創的橋段,我最喜歡的是龍俊(洪慶)、夏天、秋天到夜店玩樂的時候,喝酒、跳舞、感受音箱的振動,不僅扭轉了一些我們對於聾啞人士的刻板印象,也被燦爛的微笑感染到那種感動與喜悅。
但老實說,台版的角色還是比較立體,會讓觀眾更有情意。
不僅是天闊(彭于晏)、秧秧(陳意涵)對於生活跟愛情的衝撞跟挑戰,真的是很炙熱。那場小朋(陳妍希)被取消資格後跟秧秧爭吵的戲,那種渲染力完全震撼到我,至今都還是印象深刻。
當年畢竟是宣傳台北聽障奧運而拍的電影,所以在聽障朋友的敘述也更仔細一點,像是小朋很會「讀表情」的能力、小朋跟秧秧「無隔間」的房間等等。
(不過我也在韓版裡學到了,原來學會自己國家的手語,國際手語 (IS) 也是不簡單)
所以我個人的結論,只能說台版還是經典,韓版則是加上清新濾鏡的小品。
* * *
洪慶(圖片來源:Movie Rock / Naver)
最後,我想推一下飾演龍俊的 洪慶。
我第一次看他是電影《翻供》,接下來是《D.P:逃兵追緝令》,再來就是《聽說》,完全不同的風格,但都完美駕馭,太厲害了(私底下感覺又是個很害羞的人)。
希望不要出什麼事,順順地發展,潛力無窮。
然後,看戲的時候,我一直彷彿看到宋仲基(但我以前真的沒這樣的感覺)。
私心推薦 ★:韓版(2024) 3/5,台版 (2009) 4/5
☞ 撰寫:Gl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