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雜談] 聊聊工作的倦怠感 | 202407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在關注我粉專的朋友或許都知道,上個周末我去台南看了奇美博物館的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特展。


這本應該是一趟令人興奮、期待的旅程,但奇異的是,直到出發前一天,我的心情仍舊好不起來,繁忙的工作搶走我所有的思緒,甚至在出發的前一晚以及參觀完特展的當晚,我還必須遠端工作,與其他仍在努力的同事一起處理問題。


以前的我,從來沒有這麼為了工作而努力,這也是我第一次出遊還特地帶筆電,為得就是協助其他同仁的工作能夠順利推進。


對的,我是協助,而非主要負責該項目的成員。


以往也有工作很忙碌的時候,但我大多都能平心靜氣的溝通、處理,但這一次之所以會搞得我如此煩悶,全因這件事搞得真的太久了!


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乃至今日,原本自己負責的工作完全棄置,交由其他同仁協助,而我卻跑去支援不屬於我的工作,說實話,我對於協助我的同仁感到十分的虧欠,盡管我很想回去做好自己該負責的項目,但來自上層的決議,我是無法抗拒的。


長時間處理同一件事,若能處理好,那心情自然還是能夠平復,但問題是,這件事搞到現在還是一堆問題,究其根本,全是因為我們到了今天,還是不知道客戶的問題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只能針對最後的結果進行反推與預防,但實際環境的落差使的我們所有的推論都成了紙上談兵,我們可以推測出三條、四條、五條,乃至十條可能修復的路線,但無法複製出與客戶相同的情境,就意味著我們的推論都是有所欠缺的,盡管團隊中的大家都很清楚,但我們卻對這一點無能為力,畢竟客戶的環境並不在台灣,我們實際上的落差實在太大,究竟還有多少東西我們不了解?有多少東西是我們疏忽了?我們真的不知道。


於是事情就這樣硬著頭皮的推行下去,在不斷試錯的情況下,我們得到的並不是一個美好的終點,而是一條漫長看不見終點的拉力賽,它磨的不僅是客戶的耐心,更磨著我們的意志力。


許多人與我一般,選擇這時放一天假,但身在其中的我很清楚,盡管我們休假了,但這件事仍像狗皮藥膏那般巴著我們。


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席捲了我的內心,意志力也逐漸被消耗殆盡,一想到這件工作除了煩躁就是煩躁,有一種莫名的念頭縈繞著我,那便是「做得再多,都是白做工。」


然而更令人崩潰的是,我自己無法接受這樣的做事方式,但源於上頭的指示,以及我們有限的資訊,導致我們依然只能不斷的試錯、不斷的原地打轉或是走上歧路,又回到上述的輪迴之中。


當然,一次次的試錯,對於這件事仍是有所進展的,這也是我唯一能堅持住理性的原因。


但如此緩慢的進度,使得我感到疲憊不堪,慢慢的產生一種應付心態,這正是所謂的倦怠感吧,雖然我很想阻止這樣的自己,但我又能拿什麼來制止呢?畢竟煩躁的事情依舊存在。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一件難纏的工作,不僅會讓人想要逃避,甚至還會產生出倦怠感。


我不禁想,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源於自己的無力感,因為一件事情長時間處理不好,慢慢地對這件事產生害怕、抗拒,最後不願全力付出,只投入少少的心力應付,如此一來,最終就算這件事得到了一個壞結局,我依然能夠勸慰自己,告訴自己這並不是自己的問題,一來我並沒有灌注全部的心力,二來做決定的都是別人,最後我還能將這一切歸咎到他人身上。


或許有人也會認為,上層都有參與決策,那我們這些基層的個人意志又有什麼呢?這一點我始終不以為然,因為我認為若上層做出的決策不符合第一線人員處理的現狀,那我們就務必要通報,讓上層清楚的理解,第一線真正的問題,因此若我只是聽令辦事,明知道這麼做事無用功,我還是照做,那是連我自己都過不去的,因此前述的繞路、打轉,都是我們基於有邏輯的猜測進行的試錯。


回歸主題,當我察覺到這一份無力感後,我便開始調適自己的內心,具體的做法是先自問,問自己究竟是怕了什麼?這一點我能很快的給出答案,那便是怕表現的不如人意,重視個人表現的我,自然是最害怕這件事的。


接著我又自問,為何自己會怕表現不好?經過一陣子的思考後,我也得到了答案,那便是我並完全了解每一個試錯的意義,大多時候,我只瞭解個七、八成,因此在進行試錯時,總會出現一些小疏忽,導致我們還需要花時間修正這些個人處理上的錯誤。


雖然我得到了這些答案,但我仍對這件事感到疲倦,雖然已經知道該如何修正這些錯誤的想法、處理方式,但我的心態已然排斥、抗拒。


或許適時的娛樂,能讓這件事得到紓壓,但我又能做什麼娛樂呢?玩遊戲?看劇?運動?


我很清楚,這一切都是無用的,因為我的腦中仍不停地思考著這件事,究竟該如何在下班之後停止煩惱這件事才是我的課題。


或許一個好覺,是個不錯的決定?


raw-image





唉,真的好煩QQ


若是喜歡我的作品還請追蹤我的粉絲團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24會員
168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銘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我曾在年幼時被《末代武士》深深觸動,卻說不出為何而感動。直到成年重看,才明白那淚水,是為了那些願意為信念而敗的人。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敬仰。即使在善意被質疑的時代,我依然願意相信,人性中仍有不肯退讓的光。
Thumbnail
2025/05/04
我曾在年幼時被《末代武士》深深觸動,卻說不出為何而感動。直到成年重看,才明白那淚水,是為了那些願意為信念而敗的人。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敬仰。即使在善意被質疑的時代,我依然願意相信,人性中仍有不肯退讓的光。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08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Thumbnail
2025/04/08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台南藝文展覽意外帶來的啟發。從迷茫到領悟——這大概會是一個反覆的過程。能遇到拉回自我,重新提點自己的時刻,都能成為每一次推進自己的力量。遇見《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韓國藝術家Noma個展《希望滿懷》、《身體山島BODY ISLAND》關於手的複合媒材雕塑展。
Thumbnail
台南藝文展覽意外帶來的啟發。從迷茫到領悟——這大概會是一個反覆的過程。能遇到拉回自我,重新提點自己的時刻,都能成為每一次推進自己的力量。遇見《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韓國藝術家Noma個展《希望滿懷》、《身體山島BODY ISLAND》關於手的複合媒材雕塑展。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週邊環境有特別規劃挺適合放鬆走走的。
Thumbnail
週邊環境有特別規劃挺適合放鬆走走的。
Thumbnail
難得放假,去了趟奇美博物館去看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我完全不知道,當我在klook訂票時,竟然選到開展第一天........ 最近抽牌或看大眾占卜常常看到我要好好放鬆、善待自己(吃不夠多嗎?) 同時也要仁慈的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我就是太欠揍了 處處批判的死屁孩→雖已老) 總之,票也訂了
Thumbnail
難得放假,去了趟奇美博物館去看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我完全不知道,當我在klook訂票時,竟然選到開展第一天........ 最近抽牌或看大眾占卜常常看到我要好好放鬆、善待自己(吃不夠多嗎?) 同時也要仁慈的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我就是太欠揍了 處處批判的死屁孩→雖已老) 總之,票也訂了
Thumbnail
台南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預計於今年5月2日開展!消息一釋出便造成不少民眾的轟動,紛紛想探尋購票機制,下面就來告訴您奇美博物館早鳥票的懶人包吧。
Thumbnail
台南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預計於今年5月2日開展!消息一釋出便造成不少民眾的轟動,紛紛想探尋購票機制,下面就來告訴您奇美博物館早鳥票的懶人包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