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溫從春節後,就持續高溫,香草植物不耐高溫,紛紛枯萎死亡。 於是,特別找了些耐熱又耐雨淋的夏日花做替代。 日日春,在一般人家的庭園常種,是很普遍的植物,沒什麼價值,但顏色紅的搶眼,作為景觀布置,深受喜愛。 現代人追求稀有獨特的盆栽,卻不適應氣候暖化多變的極端溫度,忽冷忽熱,暴雨炎熱。 而原本就適應南台灣的植物,照顧起來,還是比較容易。 就像香草植物,以迷迭香和芳香萬壽菊的狀況最佳,其他都很難度夏。 而多肉植物的景天科,在雨淋過後,又日曬的情況下,一個個夭折,雖然形狀好看,卻難以存活。 經歷一年的栽種觀察,植栽的選擇,就漸漸以耐旱,不需常澆水為主。 像馬櫻丹需水量大,尤其根部爆盆,必須換大盆,就不再種盆栽,直接淘汰掉,送走,改種到其他的土地上。 因應氣候暖化,水資源有限及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真的沒有多少人可以在這樣的大太陽底下工作,我算是異類,但還是怕中暑。 有時候,義工休假,只剩下我一人澆水,我就要考慮,如果一個盆栽澆水要澆滿,以每盆1分鐘計算,最多的時候,馬櫻丹高達100盆,加上其他盆栽,大約要一個半小時。 還有,小花園也要半小時。除了盆栽,大面積土地上的大樹和花草,也要兩個多小時,總計4個多小時。 分成早上和下午澆水,早上一個多小時,下午必須三點半以後澆水,以免傷害到植物,就常澆水到五點多。 另外,多肉植物、香草植物及小盆栽的澆水,有的不是天天澆水,也要半小時的維護和照顧,往往弄到六點多,才能離開,身體也有些疲憊。 有時候,加上拔草和修剪,或是移植和換盆,常累到懶得說話。 雖然累,卻很喜歡做這樣的工作,因為看到花開,或是植物長得很健康,就會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活得很有價值。
只是我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隨時都會離開義工服務,必須為接手的人著想,就要選擇植物的特性和減少盆栽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