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迷茫!手把手的Python入門教學-條件判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用最直白的語言解釋最複雜的概念,一系列教學​讓你在短時間內掌握 Python

前情提要

  • Python是以“縮排”劃分程式碼,所以如果希望好幾段程式碼在 if 判斷式底下執行,要記得縮排喔!
  • 條件判斷和迴圈在程式中被廣泛使用,靈活運用才是最重要的。
    • 我請AI生成了10份練習題目,想分享給大家,放在最後的連結喔!

條件判斷

If-else

條件判斷是最被廣泛使用的方法,白話來講就是:如果(if)條件成立,就執行縮排底下的程式碼;如果條件不成立,就不會執行,並判斷其它的如果(elif)是否成立,同樣的,條件成立,就執行縮排底下的程式碼;反之,就不會執行,並繼續往下判斷,若以上全部的條件都不成立,就會執行最後一個其它(else)的程式碼。

  • 所有的判斷式回傳的其實都是布林值(True、False),if True: 會執行,
    if False: 不會執行
  • elseelif可有可無,但是開頭的if一定要有。
  • else 後不須加判斷式,但要記得加冒號(常遇到有人忘記加XD)
  • elseelif 是當 if 的條件未成立時才會執行,所以如果 if 成立,之後的判斷式將自動跳過。
if 判斷式:
執行動作
elif 判斷式:
執行動作
else:
執行動作
條件判斷

條件判斷

解釋一下上方的範例,if z>10 不成立,所以判斷下一個條件 elif z>5 ,條件成立,所以執行 print("z大於5但小於或等於10") ,而因為上方有條件成立,所以下方的 else: print("z小於或等於5") 就會直接略過。

邏輯運算

最常用到的也就兩種:

  • 或(or):兩個條件其中一個成立即可。True or False => True
  • 且(and):兩個條件都要成立才執行。True and True => True

舉個很奇妙的例子-
A:橘子跟電視都是一種水果嗎? -and
B:錯,電視不是水果。
A:那橘子或電視其中一個是水果嗎? -or
B:對,橘子是水果。
稍微搞懂這個邏輯概念應該就比較能理解底下的表格

And & Or

And & Or

接下來來看一下底下的範例吧!其中x=10; y=3; z=7

邏輯運算

邏輯運算

z>10 是 False 但 y<10 是 True,所以 z>10 or y<10 是 True,程式執行;相對的,如果改成z>10 and y<10 就會是 False。

⬇️程式檔放置區⬇️

這個 Python 教學系列的程式檔都放在以下雲端資料夾,如果需要可以自行下載來試試看,請使用 Jupyter Notebook 開啟程式檔,資料夾中附有 Jupyter開檔教學,跟著我一步一腳印學習程式語言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の倉的程式小天地
6會員
32內容數
熱愛做志工的大學生 誤打誤撞跑去讀資管系 既然來到了資管系,那就學習新技能來幫助他人
2024/08/27
函數是一段可以重複使用的功能性代碼,通常接受輸入並返回輸出(雖然也有很多例外),Python 內建常見的函數有 print( )、input( ) ...,不過參數就像是工具一樣,需要呼叫它才會開始執行 本文將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你了解自定義函數、參數、區域與全域變數、遞迴,同場加映 f-string
Thumbnail
2024/08/27
函數是一段可以重複使用的功能性代碼,通常接受輸入並返回輸出(雖然也有很多例外),Python 內建常見的函數有 print( )、input( ) ...,不過參數就像是工具一樣,需要呼叫它才會開始執行 本文將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你了解自定義函數、參數、區域與全域變數、遞迴,同場加映 f-string
Thumbnail
2024/08/25
迴圈用於重複執行一段程式碼,直到滿足特定條件為止,可以幫助自動執行重複的程式,減少程式碼的冗餘,這邊介紹最常用的 for loop 跟 while loop
Thumbnail
2024/08/25
迴圈用於重複執行一段程式碼,直到滿足特定條件為止,可以幫助自動執行重複的程式,減少程式碼的冗餘,這邊介紹最常用的 for loop 跟 while loo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章節帶領讀者了解 Kotlin 的流程控制語法,包括條件判斷、當做三元運算子使用的 if 表達式、用來替代 switch 語句的 when 語句、用於迴圈運作的 for 和 while 語句,以及控制迴圈執行流程的語句和標籤概念。該章節目的在於讓讀者深入掌握流程控制功能,進一步提升編程技巧。
Thumbnail
本章節帶領讀者了解 Kotlin 的流程控制語法,包括條件判斷、當做三元運算子使用的 if 表達式、用來替代 switch 語句的 when 語句、用於迴圈運作的 for 和 while 語句,以及控制迴圈執行流程的語句和標籤概念。該章節目的在於讓讀者深入掌握流程控制功能,進一步提升編程技巧。
Thumbnail
if 條件式
Thumbnail
if 條件式
Thumbnail
例外處理是Python中的重要概念,用於控制並處理程序異常,防止程序崩潰和數據損失。它包括try, except, else和finally等語法結構,可用於對特定錯誤進行處理,或主動觸發和自定義異常。
Thumbnail
例外處理是Python中的重要概念,用於控制並處理程序異常,防止程序崩潰和數據損失。它包括try, except, else和finally等語法結構,可用於對特定錯誤進行處理,或主動觸發和自定義異常。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Python中的流程控制,包括if, elif, else語句,三元運算子,for和while迴圈,以及控制迴圈語句如break、continue和pass。透過範例程式碼,說明了如何使用這些語句和結構進行條件判斷,迴圈遍歷和控制程式流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Python中的流程控制,包括if, elif, else語句,三元運算子,for和while迴圈,以及控制迴圈語句如break、continue和pass。透過範例程式碼,說明了如何使用這些語句和結構進行條件判斷,迴圈遍歷和控制程式流程。
Thumbnail
當我們在做很多處理時,結果可能會是List包住一些數值,例如找輪廓或連通域分析時,沒有剛好的特徵可能就會有List含(空值得)形式出現。 為了避免報錯,我們就要額外先做一些處理,先做判斷是否有值在往下一個階段。 all 和 any 是 Python 中用於檢查可迭代物件(如清單、元組、集合等)
Thumbnail
當我們在做很多處理時,結果可能會是List包住一些數值,例如找輪廓或連通域分析時,沒有剛好的特徵可能就會有List含(空值得)形式出現。 為了避免報錯,我們就要額外先做一些處理,先做判斷是否有值在往下一個階段。 all 和 any 是 Python 中用於檢查可迭代物件(如清單、元組、集合等)
Thumbnail
在程式世界裡,if 條件句是我們的好朋友,幫我們做各種決策。如果不注意可能會讓我們掉進小陷阱。文中透過幾個例子,在使用 if 時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像是不必要的 if、過於複雜的條件、忘了用嚴格比較,還有嵌套太深的 if。透過這篇文章,你將學到如何避免這些小錯誤,寫出更乾淨、更有效率的程式碼。
Thumbnail
在程式世界裡,if 條件句是我們的好朋友,幫我們做各種決策。如果不注意可能會讓我們掉進小陷阱。文中透過幾個例子,在使用 if 時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像是不必要的 if、過於複雜的條件、忘了用嚴格比較,還有嵌套太深的 if。透過這篇文章,你將學到如何避免這些小錯誤,寫出更乾淨、更有效率的程式碼。
Thumbnail
本文介紹Python程式設計中處理異常的try, except, else, finally語句,並提供程式範例來更深刻理解使用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Python程式設計中處理異常的try, except, else, finally語句,並提供程式範例來更深刻理解使用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