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和一般民眾的犯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A. 這幾天有人討論:「政治人物最容易犯罪,這是真的嗎?」

看到👀全球各國各地,天天都會有政治人物的犯罪

我也是想知道,學者專家對這些社會特定人士的研究報告🤔?

整理一下,昨天看到👀的學者專家們研究報告:


其實有關政治人物和一般民眾犯罪率的比較分析的研究告訴我們:


政治人物和一般民眾,他們犯罪類型傾向是不同的!


a. 政治人物

通常會集中在特定的類型犯罪上,如貪污、濫用職權、選舉舞弊等,這些犯罪行為,在政治人物中最常見。


b.一般民眾

相比之下,一般民眾的犯罪,可能包括更廣泛的類型,例如如侵佔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


c. 國際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兩者的社會地位不同、接觸犯罪的誘惑機會和犯罪動機都不同的!


B. 以下是從一些研究中的分析:

a.貪污與濫用職權

一項研究顯示,在某些國家,

「政治人物參與貪污和濫用職權的比例遠高於一般民眾」!

例如,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Report)報告中指出,在某些高腐敗國家,超過60%的高級政府官員都曾被指控參與貪污

哪些國家是貪污指數很高呢?😅😂

亞洲貪污指數高的國家,包括了例如:緬甸🇲🇲和阿富汗🇦🇫⋯⋯

2023 年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簡稱CPI)

https://www.transparency.org/en/cpi/2023

這個網站,你可以去搜尋你的國家是有多清廉呢?

b. 一般民眾犯罪率

- 相比之下,一般民眾的犯罪率通常反映在「治安」統計數據中

例如依據美國FBI的年度,犯罪報告中顯示,每100,000人中有大約3,000-4,000人涉及犯罪行為,但其中大多數是「非經濟性犯罪」,如暴力或毒品犯罪


https://www.fbi.gov/how-we-can-help-you/more-fbi-services-and-information/ucr


c. 政治人物的特定犯罪率

- 根據某些專題研究,在拉丁美洲某些國家,政治人物涉及選舉舞弊的比例高達15%-20%,而一般民眾參與此類經濟犯罪的比例,則低於1%

https://journals.sub.uni-hamburg.de/giga/jpla/article/download/565/565-590-1-PB.pdf

C. 為何政治人物和一般民眾,犯罪率會不同?

研究人員發現:政治人物的特定類型犯罪(如貪污、選舉舞弊)的比例,顯著高於一般民眾,這主要是因為:

政治人物,掌握了權力和利益資源所致。再加上財團誘惑所致」!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727270500126X

- 研究人員也仍然指出,在多項的研究分析:就整體犯罪率來說,一般民眾的整體犯罪率,仍是高於政治人物的,那是因為一般民眾函蓋「多種類型的犯罪行為」,而非只是專門針對經濟或政治的犯罪而已!


D.總之,政治人物的犯罪行為,可能在「媒體上更受關注,更有放大效果」,而其實,一般民眾的整體犯罪率,還是更高的!

但是,如果依犯罪類型的話,一般民眾多種犯罪行為,以非經濟犯為主,但是政治人物,大部分都以經濟貪污犯罪行為為主!

這真的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我們也許需要,更多更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

🙂今天,只是整理一下,我閱讀過幾篇相關研究的文章報告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1會員
468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08
木乃伊,不為人知的常見疾病 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告訴大家,我最近閱讀不少關於木乃伊研究中,得知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古代人類的疾病和健康問題。通過對保存狀況良好的木乃伊,他們也進行了CT掃描、MRI掃描和DNA測試。 研究人員,除了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死亡原因,還有這些mumm
Thumbnail
2023/05/08
木乃伊,不為人知的常見疾病 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告訴大家,我最近閱讀不少關於木乃伊研究中,得知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古代人類的疾病和健康問題。通過對保存狀況良好的木乃伊,他們也進行了CT掃描、MRI掃描和DNA測試。 研究人員,除了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死亡原因,還有這些mumm
Thumbnail
2022/11/22
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在各國的大選,不管誰當選了,還不都是一樣的啦!」 這是真的有趣一句話,但又似乎很有科學研究出來的, 因為關鍵:就是你個人的「腦袋」! A. 你腦袋中的刻板印象 我們認為,我們投票給誰,是基於個人和政治信仰,但科學家研究:實際上,這不是投票的極終決策工具。 而是你的頭腦🧠,
Thumbnail
2022/11/22
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在各國的大選,不管誰當選了,還不都是一樣的啦!」 這是真的有趣一句話,但又似乎很有科學研究出來的, 因為關鍵:就是你個人的「腦袋」! A. 你腦袋中的刻板印象 我們認為,我們投票給誰,是基於個人和政治信仰,但科學家研究:實際上,這不是投票的極終決策工具。 而是你的頭腦🧠,
Thumbnail
2022/07/22
我年輕時,看到別人寫「難得糊塗」,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啊?我一直以為那些人,怎麼可以那麼不小心,生活怎可如此糊塗的呢? 一直閱讀這首詞,才知道,原來我們在人間,如果我們可以糊塗的過日子,那可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才是吧! 燕鴻過後鶯歸去 細算浮生千萬緒 一切都如常,殊不知,其實一切都很是無常!
Thumbnail
2022/07/22
我年輕時,看到別人寫「難得糊塗」,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啊?我一直以為那些人,怎麼可以那麼不小心,生活怎可如此糊塗的呢? 一直閱讀這首詞,才知道,原來我們在人間,如果我們可以糊塗的過日子,那可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才是吧! 燕鴻過後鶯歸去 細算浮生千萬緒 一切都如常,殊不知,其實一切都很是無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真實案件。透過訪談案件的相關人士,娓娓道來整個事件的始末。當受害者開始跟嫌犯成為室友後,就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Thumbnail
真實案件。透過訪談案件的相關人士,娓娓道來整個事件的始末。當受害者開始跟嫌犯成為室友後,就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Thumbnail
安全/人權?隱形的監視vs.神祕的「二處」……Day 7,案情急轉直下!
Thumbnail
安全/人權?隱形的監視vs.神祕的「二處」……Day 7,案情急轉直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許多事情並不是一蹴可幾,日積月累的稻草更是壓垮駱駝的原因。
Thumbnail
許多事情並不是一蹴可幾,日積月累的稻草更是壓垮駱駝的原因。
Thumbnail
這樣的罪犯都用一樣的手段 慢慢引出內心深處的浪漫
Thumbnail
這樣的罪犯都用一樣的手段 慢慢引出內心深處的浪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